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424章 第一装甲集群的末日预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4章 第一装甲集群的末日预演

李峰并未通知西南方面军,发财扬名的事情,当然是中五国方面军就干了。

收拾仆从国一个军两个师的战斗,交给西南方面军正合适。

单独调整中五国方面军的主力,以五个坦克师形成集群冲锋的势头,骤然舍弃了西北部的战斗,不惜代价的向东压进。

李峰的突然变奏,让克莱恩特汗毛直立。

不会吧?

怎么会有人如此高的敏感性。

对战场的嗅觉如此敏锐?

他刚刚下令让精锐撤离战场,李峰的精锐就压上来了?

追着装甲师的精锐跑,利用炮火、坦克的优势,追击撤退的精锐部队。

轻易的咬掉了两个营的兵力,俘虏300余人。

“古德这家伙,真教出了一个好学生,给我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难缠,真够难缠的。”

“不惜代价,拦住对方的坦克集群。”

已经下达了大撤退命令,部队正往指挥部的方向靠拢,这时候无论如何不能再变命令了。

否则会让整个装甲集群陷入大混乱。

到底是撤还是打?

不能一会撤退,一会反击。

兵力越多的兵团,越要注意令行禁止。

一旦动作起来,容易出现尾大不掉的可能。胡乱下令会让整个部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危机之中。

本就是泥浆期,经过昨天的雨水以后,路基条件更差。

除了有数的几段公路外,大部分土路难以行车。

士兵的靴子里湿透了,浑身黄泥,还要抽出力气帮忙推车。

不利的路基条件,寒冷的深秋天气,让装甲部队的行军异常困难,士气变得非常低下。

许多士兵还穿着单衣,根本没有见到冬装,不得不去周围的村庄搜罗衣服御寒。

问题出在这里,士兵偷偷的进入村庄,却不知道两侧区域已经有大量的骑兵埋伏了。

在他们撤退的路线上,埋设了不少地雷,还有用手榴弹制作的鬼雷。

士兵一开门,门后绳子绑着一枚手榴弹,破开引信后,手榴弹轰然炸开。

破碎的弹片,将倒霉的汉斯士兵炸死当场。

隐蔽的骑兵开枪狙击。

子弹从角落里射过来,把七八名汉斯士兵射杀当场。

双方的仇恨极大,苏维士兵利用绳子把尸体吊起来,远远望去,挂在树下的人影像灯笼。

对于15万兵力的第一装甲集群而言,几名士兵的阵亡太正常不过了。

部队转移过程中,受寒冷、疾病、意外导致的减员很正常。

两翼有骑兵游击也很正常。

但克莱恩特不能停下转移的命令,他必须催促着兵团快速撤退,越快越好,越快越安全。

能明显感觉到来自中五国方面军编制的一张巨网,正狠狠的收缩过来。

眼下的战场,成了骑兵师的天堂。

依旧保持着机动优势,可以在侧翼撕扯,削减第一装甲集群的兵力。

半天时间,损失超过千人,失踪的士兵超过300人。

即便如此,第一装甲集群的精锐仍然保持着井然有序的撤离。

不愧是汉斯帝国的精锐,士兵素质强,军官指挥有度。

前有狼,后有虎,后勤物资紧张的情况下,整个兵团依旧紧紧的抱在一起,像一个棘手的刺猬。

无从下口啊。

李峰的进攻并不着急,他已经手握优势了。

几百辆t-34,几百辆轻型坦克,加起来有1000多辆坦克助阵,而对方的坦克数量严重不足,估计连100辆都凑不出来了。

沿途撤退过程中,还在不断因机械故障和路况损毁、遗失。

“急什么。” 他对着电台轻笑,驳回了曹振宇请求正面强攻的报告。

“让坦克集群在河谷西侧待命,把发动机保养好,现在该让骑兵唱主角了。”

泥浆路况对双方是一样的,对方的坦克、卡车难以行进,李峰的车辆也面临一样的道理。

宝压在骑兵集团身上。

靠骑兵集团狠狠的阻击第一装甲集群。

时间是在李峰手上的,有利于中五国方面军的。

阻击一天,对方的战斗力下降20%;

阻击两天,对方战斗力下降50%;

阻击3天,不需要进攻,这支部队就会因后勤问题分崩离析。

既如此,没必要浪费精力猛攻,围住它们,拖延撤退速度,就足够消化掉这支兵团了。

中五国方面军的步兵、骑兵纷纷向东南方向靠拢。

沿途撑开口袋阵,设立多处机枪火炮阵地,依托工事跟火力层层阻击,梯次布防。

与敌人相比,中五国方面军的后勤是顺畅的,可以借助马车、马匹,甚至人力运输。

克莱恩特站在指挥车上,望远镜看向前后。

脸上的忧虑浓重不减,对李峰本人,对中五国方面军的评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之变化。

难缠的对手,对战场的把控非常敏锐。

此刻第一装甲集群仍有一战之力,而中五国方面军很默契的保持几公里距离,只包围消耗,不进攻。

一旦第一装甲集群的战斗力下降后,包围圈迅速收缩,便可以吃掉这15万兵力了。

“理智、冷静、缜密、毒辣,比那些只知道莽冲的苏维军官,强了何止一点半点。”

“遇到这样的对手,既是一场幸运,也是一次莫大的失利。”

在对方感慨的过程中。

李峰麾下的部队加急行军。

骑兵们已构筑起三层阻击线,最前沿是配备82毫米迫击炮的游动哨,中间层架设着重机枪,反坦克炮、山野炮,最后放则是部署榴弹炮团。

第一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与骑兵集群的游击兵力碰面。

骑兵们如同草原上的狼群,借着机动性突袭对方的卡车纵队。

交锋的瞬间,燃烧瓶炸跟手榴弹就甩上去了,三十多辆卡车在火海中殉爆。

骑兵师的炮火同样不错,依托迫击炮,对着先头部队一阵反击。

克莱恩特很懂,必须借助冲锋的势头,一波打穿阻击。

一旦兵团被阻拦在这,就意味着全军覆没。

双方交火的瞬间,就立刻枪炮齐名,数千汉斯士兵疯狂冲击防线。

冲过去,兵团可满血复活。

冲不过去,大家一起全军覆没。

不同于日军那种不要命的愚蠢冲锋,汉斯帝国精锐的冲锋更加高效。

士兵配合默契,依托班组的火力,形成一个个钉子般的急速推荐。

但凡防线火力差一点,必被对方轻易捅穿。

孙德胜负责前线指挥,一声令下,间瞄火力全部投入作战。

榴弹炮团加持,炮声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