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听到徐致远嘴里冒出来的这几句话,要说黎卫彬心里一点都不失望那是绝无可能的。
留任松和。
可以说这是他截止到片刻前为止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而此前所有的努力和据理力争,为的也是能够留在松和。
当然了,他自己心里其实也很清楚,这次他能不能继续担任松和市委书记,其实关键还是要看省里的意思。
淮阳市委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是却很难做最后的决定。
很显然。
这一次省委组织部不仅仅否决了淮阳市的意见,恐怕也很清楚陈正清到底是在打什么如意算盘。
“怎么?听到这个结果你很失望?”
瞥了眼黎卫彬脸上的表情。
此刻黎卫彬虽然看起来仍然是脸色如常,但是眼底那一丝一闪即逝的落寞,徐致远又如何看不出来。
“失望确实有一些失望。”
“不过我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在这个问题上,黎卫彬也不屑于掩饰什么。
不过点了点头徐致远也没有在说什么。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从同一个人嘴里说出来,意义自然是完全不一样。
先前黎卫彬说服从组织的安排,那是官话套话。
这个时候说出来自然又是另一番含义。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
但是徐致远还是暗暗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黎卫彬的表现。
仕途这条路并不好走,被人挂在嘴边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只是外部因素,真正能决定一个人能够走到哪里的,终究还是内在的强大。
黎卫彬的位置虽然并不高,但是的确已经具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不具备的很多条件。
陡然听到这个消息还能稳住情绪,最大程度上保持镇定,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你有这种认识,说明你在正治上是成熟的。”
“组织上用人,考虑的不只是简单的某一地发展问题,也不是某一个区域的发展问题,需要考虑的是更加长远和更加广阔的区域。”
“松和市现在是我们江南脱贫致富工作的一面旗帜,你黎卫彬能竖起这一面旗帜,这是你的功劳和成绩,但是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
“一个优秀的基层干部,只有胆量还不够,还要务实,我也希望你能够再造一个松和市。”
“至于你个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通过对你个人的考察,部务会经过集体讨论并报省委常委通过后,决定任命你为黄江市委委员,常委,兼槐林县委书记。”
什么?
黄江?
办公室里,任由黎卫彬如何镇定。
听到这个任命决定的时候,整个人都难以自抑地露出了一副极其不可思议的表情。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他想过无数种可能,也做过各种推理和设想,调离松和市到其他地方任职这种可能自然也设想之中。
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调任黄江市委常委,而且还是兼任槐林县委书记的职务。
毕竟不管是从正治地位,还是从经济规模上来讲,槐林县的书记高配市委常委的可能性都极低。
不过很快,徐致远就给他解惑了。
“关于你的这个任命,是省委洪书记亲自推荐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徐致远明显顿了一下,同时抬头扫了一眼黎卫彬脸上的表情。
其实听到这句话黎卫彬的确无比的诧异。
洪建军是什么人?
执掌数千万人口大省的一把手,亲自推荐他下一步的任职方向。
这种待遇别说遇到了,就算是想都不敢想。
不过他也知道眼下不是走神的时候,所以立马就点了点头,徐致远这才继续问道:
“洪书记让你去槐林县干什么,你能不能想明白?”
闻言黎卫彬下意识地刚想点头。
但是立马又遏制住了心底的那种冲动。
在他看来,这一次洪建军建议他调任黄江,并且兼任槐林县委书记的职务,背后肯定是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黄江地处江南腹部,北临省城容城市,东部以及南部毗邻淮阳市,其中槐林县又是跟松和市以及丰水县呈三足鼎立的态势。
可以说黄江是联通江南南部地区跟中部地区的一个纽带。
江南南部的发展能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带,黄江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这些年黄江的发展并没有凸显出强劲的动力,甚至已经被淮阳市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加强黄江的发展无疑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他黎卫彬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区县干部,自然参与不了黄江发展的决策,更决定不了黄江的发展。
但是如果跻身进入常委班子的话,那自然就拥有话语权。
洪建军把他推荐到这个位置上,大概率是两层意思。
一个是看中他黎卫彬搞经济工作的能力。
另一个则是看重槐林县这个突破口,或者说看重松丰槐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景。
想明白这些问题,黎卫彬这才点了点头。
“徐部长,我大概能想明白。”
“如果说松和市是松丰槐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的话,那槐林县就要敢于充当黄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听到黎卫彬的这句话。
徐致远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意。
其实徐致远心底也在感慨,在识人用人方面,洪建军确实有独到之处,黎卫彬能在如此短,而且如此意外和复杂的情绪中想明白这中间的逻辑,的确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松和能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就摆脱贫困,呈现出勇猛精进的发展势头,不得不说跟黎卫彬这个人有很大的关系。
也难怪陈正清会不择手段想留住这小子。
但是很可惜,陈正清的目光所及,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实际上这次关于黎卫彬的任命,他这个部长最开始在部务会结束之后跟洪建军汇报的想法是让黎卫彬留在松和市,并且提任市委常委。
这么做虽然会让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不一致的想法,但是确实是稳定松和市的发展,并且继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好结果。
然而洪建军却极其意外地建议让黎卫彬去黄江。
当初他考虑的情况跟现在黎卫彬悟透的逻辑几乎是如出一辙,而这也是洪建军所考虑的问题。
“行了,既然你能明白,那今天就到这里为止。”
“你黎卫彬口气太大,我就不留你在部里吃饭了,赶紧滚吧!”
……
片刻后。
从徐致远的办公室出来。
黎卫彬刚一拉上门,立马就看到早就已经在外面等着的刘刚,当即就跟刘刚打了声招呼。
然而此刻,看着面前黎卫彬那张年轻得有些过分的面孔,刘刚心底却怎么也生不出所谓的优越感来。
作为省委组织部的办公室主任,而且还兼任了徐致远的秘书职务。
刘刚当然知道,只要今天出了这个门,黎卫彬这个名字恐怕又要在江南省的官场搅动一阵不小的风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