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潭死水?”
嘿嘿!
又何止是一潭死水!
办公室里。
方纬诚狠狠吸了口烟,心底在冷笑。
黎卫彬指出的这个问题不敢说是一针见血,但是事实就是这么回事,这一点他方纬诚心知肚明。
现在的黄江,发展更像是一个口号,一个玩笑。
北边的容城在强省会的发展战略助力下,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虹吸黄江的效应也在逐年增强。
长此以往,黄江失去的将不只是发展机遇,而是发展的基础。
南边的淮阳这两年虽然受制于有限的财政,发展的速度稍稍有所放缓,但是也不是黄江能够比拟的。
这种局面的出现,根源就是年家华当年确立了独立的发展思路。
到了陈正清这里,虽然国家科创园的项目进度缓慢,但是那位陈书记却支持黎卫彬成功培育了松和跟丰水的绿色产业体系,走了一条独树一帜的路子。
实事求是地说,黄江的地域优势其实比淮阳更好,然而当下在发展这个方面确实一言难尽。
他方纬诚不是什么有为之人,但是也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正治抱负。
年家华跟陈正清能做成的事业。
他方纬诚又岂有不想做的道理。
只是这几年在黄江,他面临的现实情况比心里的想法要残酷得多。
但是黎卫彬这个问题他却不得不慎重考虑。
因为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如果认同了黎卫彬的说法,那两人恐怕就要站到一条线上了,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方纬诚自然要慎重斟酌。
“不说这个了。”
“你这次来黄江,家里是怎么安排的?”
方纬诚有心思考,黎卫彬也知道。
见他话锋一转,于是没有再次谈及这个问题。
两人简单聊了聊生活上的家常,谈了谈当年丰水县的一些工作,黎卫彬随即就起身离开了。
常委会结束后,也就是7月30号。
黎卫彬处理了一些必要的工作,重点是跟市人社局和组织部了解了一下人才工作方面的情况,随即31号一大早就带着秘书潘瑞离开黄江市去了槐林县。
这一次他是由省组直接任命担任黄江市委常委和槐林县委书记,自然不用多此一举再额外通过市委组织部任命一次。
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31号上午十点钟。
槐林县委会议室里,在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赵孙林的陪同下,黎卫彬正式上任槐林县委书记。
这一次履新槐林,对黎卫彬而言,任务其实非常明确。
一个是重塑槐林县在松丰槐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槐林县的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其他的任何工作都必须让路,甚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所以在任职会议上,黎卫彬一改往日温和的作风,而是采用了雷厉风行的做派,直接点出要以经济工作为主,全县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工作推动槐林县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因此在人事问题上,总体上坚持的原则就是“能者上,庸者下,人尽其才”。
另一个则是依托槐林县的发展,推动黄江市的经济改革工作,重点是把槐林县作为一个突破口,为黄江市的经济发展点亮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比于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更加复杂,眼下黎卫彬自己都没有什么头绪。
不过即使如此,黎卫彬的内心已经没有太大的波澜了。
毕竟头顶一个市委常委的帽子,在槐林县他这个黎书记就是绝对的一把手,这一点槐林县的众人内心也很清楚。
……
“赵部长,那我就不多留你了。”
“回头有什么问题,等回市里了再跟你详谈,尤其是人才工作那边,还需要你赵部长多多指教啊。”
县委院子里。
任职会议结束后。
婉拒了黎卫彬留他吃饭的好意,赵孙林立即就要返回黄江,黎卫彬也不挽留,不过仍然亲自把赵孙林送上了车。
等赵孙林的车子一走,黎卫彬立马就回到县委办给他安排的办公室。
对槐林县这个地方黎卫彬其实并不陌生,此前在松和市任职期间,因为松丰槐三地合作的原因,他几乎每年都会来槐林这边开会或者参加活动。
只不过跟以往相比,现在他是槐林县的一把手,无论是考虑问题的角度,还是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办公室里。
跟潘瑞简单地交代了几个问题,黎卫彬正要打电话让县委办公室主任郝东平过来,耳侧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进来!”
话音落下。
紧接着就看到槐林县县长解军应声推门而入。
作为64年的干部,解军的年龄在县长这个位置上也不算大,不过这次黎卫彬出任槐林县委书记,对解军而言其实是忧喜参半。
忧的是这位黎书记的手腕他很清楚,黎卫彬来槐林,他这个县长肯定要彻底转变自己的工作思路才能在槐林存有一席之地。
喜的是从这两年接触的情况来看,黎卫彬的为人并不算霸道,更不是那种难以相处的领导。
而且从松和市那边的人事工作来看,黎卫彬这个人十分念旧情。
自己只要不跟这一位产生原则性的冲突,一旦黎卫彬能够推动槐林县的工作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那将来属于解军的机会肯定少不了。
在官场上,能够靠住一个潜力无限,而且又念旧情的领导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但是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看他解军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哟,老解来了。”
看到解军进来。
话音未落,黎卫彬已经从办公桌后面站起来跟他握了握手,随即招呼人坐下。
“坐吧!刚来槐林什么都没准备,今天我这里可没有什么好茶给你喝。”
两人毕竟见了多次,自然无需那么客套。
不过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解军还是显得有些拘谨。
“不用不用,黎书记您太客气了。”
“得知您要来我们槐林,这几天我是坐卧不安,心里既高兴您能来我们槐林主持工作,又怕工作做不好给您丢脸。”
然而闻言黎卫彬却笑着摆了摆手。
“这些话就不要说了,你老解有什么本事我清楚,槐林县这几年的工作做的很不错,这里面有你一份功劳。”
官场上的人形形色色。
黎卫彬身在此间多年,当然有一套自己识人的标准。
尽管以他现在的身份,解军在他面前完全可以说是毫无底气可言,但是站在他的角度,解军放低身段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毕竟槐林要发展,仅靠他黎卫彬个人的力量是做不了事情的。
一个有能力也愿意听话的县长,自然更能事半功倍。
办公室里。
两人聊了大概半个多钟头,期间主要是黎卫彬在听。
解军这个人很聪明,黎卫彬上任,他很清楚这位黎书记最想掌握的是什么信息。
所以在这半个小时内,他汇报的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槐林县的组织人事情况,一个则是槐林县的发展框架。
然而就在谈话即将结束之际,黎卫彬却突然问了一个让解军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题。
“老解啊,今天我就不跟你多聊了。”
“不过我这里有个问题,你觉得杨玲玉这个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