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6月份黄江已经算得上是炎热。

烈日当空,走在水泥地上,整个人都如坠蒸笼,浑身冒汗不说,就连手心里都是黏糊糊的,总觉得身上干不透。

程妍带着孩子去淮阳市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个人待在黄江,因为各种工作层出不穷地扑面而来,黎卫彬倒是算不上悠闲。

全身心地扑到工作上面,反而越发忙碌了一些。

不过儿子方平不在家,耳根子清净倒是真的清净了不少,但是偶尔也会觉得过于安静。

平时下班回到家里,他总会逗逗那个小家伙,枯燥乏味的生活里自然也添加了一丝难得的乐趣。

现在嘛,自己孤家寡人一个,就连厨房都已经很久没有开过火,平时在单位的食堂了能对付一顿就是一顿。

不过今天家里倒是挺热闹,不是程妍回来了,而是潘瑞那小子总算是开了窍,经过程妍介绍,终于跟黄江学院外语系的一个小姑娘确定了婚期。

这不正好碰到周末。

所以黎卫彬就让潘瑞把人带过来认认门,见见面。

小姑娘叫宛平,年纪不大,86年的人,比潘瑞小两岁,是黄江本地人,现在在黄江学院外语系做团委书记。

人嘛长得挺周正,算不上十分惊艳,但是个子很高挑,父母都是黄江本地的普通职工,父亲在黄江市第一中学做数学老师,母亲则是在街道妇女办公室做妇女工作。

潘瑞有副市长秘书这个身份,本身又是堪比正科级干部的主任科员,宛平的父母当然不会多想就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黎市长,我们打算等今年的国庆节再办婚礼。”

“我爸妈已经跟叔叔阿姨见过面了,时间也已经确定好了。”

客厅里。

虽然早就已经从潘瑞口中无数次听到过黎卫彬的名字,但是第一次登门拜访看到真人,宛平仍然紧张的不行。

她虽然并不在政府单位上班,但是学校本身也是事业单位,算是体制内的工作,加上最近半年多黄江市一直在搞人才工作,黎卫彬这个名字她当然听过。

因为人才引进和人才评定的政策,现在这位黎市长在高校的口碑很不错。

不说其他的东西,以往黄江学院这种在全省都只能算是末流的本科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基本上都是年年个位数,甚至还会出现剃光头的情况。

但是自打黄江市的人才政策出来之后,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黄江学院不到一年时间里,通过市里的绿色人才通道,已经成功引进了超过二十个名校毕业的青年博士,另外还有几位具备高级职称的学者回来。

这些人回黄江的原因很多。

有的是黄江本地人,希望回到家乡工作。

有的是现在外面的竞争很激烈,他们自身也要换环境。

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没有市里在住房、补贴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的福利待遇,他们肯定也不会选择回黄江学院。

然而这一些都是出自眼前的黎卫彬之手,一想到自己眼前这个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就是黄江市的副市长,主导了黄江市人才工作改革的市领导,宛平就很难稳住心神的平静。

“小宛啊,不要紧张。”

“潘瑞是我在松和市工作的时候就一直跟着我的,掐指一算马上就四年整了。”

“这小子在感情方面脑袋瓜子不开窍,是榆木脑袋,这次你们能走到一起,我也替他高兴。”

“你现在在黄江学院工作,感觉在学校里上班怎么样?”

脸上含笑看着面前略显的有些局促的宛平。

黎卫彬确实是打心眼里替潘瑞高兴。

官场这个地方利益是永恒的,即使是领导跟秘书之间,多半也是靠各种利益来维持一份不错的关系。

但是也不排除存在情感上面的因素。

正如他所说,潘瑞跟着他马上就要满四年整了,四年的时间足够一个青葱的少年变得成熟起来,也足够改变很多东西。

还是那句话,这四年时间里潘瑞的成长很快,现在在他身边充当的其实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秘书的角色,更是他的私人助手,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琐事他其实都是交给潘瑞去办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真正论工作上的亲密度的话,潘瑞充当的角色甚至不亚于妻子程妍。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这一次潘瑞能够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从另一方面来讲,也代表着他应该有一个新的开始了。

只不过潘瑞并不知道,就在不久前,他已经正式给黄江市委组织部那边打了招呼,希望由潘瑞出任黄江市高新区的副主任一职。

高新区现在在他分管的工作里面权重很大,从长远来看,甚至要超过人才工作。

这么重要的分管领域,如果不安排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过去,黎卫彬是不可能会放心的。

“还好吧,学校的工作日常的事情比较多,偶尔也有一些专项任务,不过总体上还好。”

被黎卫彬问及工作上的事情,宛平倒是放松了不少。

就这样一问一答结束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见面之后,等两个年轻人告辞离开,黎卫彬立马就起身给市委书记刘坤元的秘书打了个电话。

这一次他通话的时间很短,三两分钟就已经挂断了。

不过放下手机,黎卫彬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给刘坤元的秘书打电话,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今天晚上到刘坤元的家里去登门拜访一次。

以他跟刘坤元的关系,亲自上门拜访自然不可能是为了闲聊。

而是眼下随着各项工作渐渐进入平稳的推进阶段,他也是时候跟这位刘书记开诚布公地谈一次了。

这段时间很多工作看似推进得很顺利。

但是他那里不知道刘坤元是因为高新区的问题一直在隐忍不发。

然而他黎卫彬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过这一次他有充分的把握能够说服刘坤元支持自己的各项工作,原因也不复杂。

他黎卫彬需要工作成绩。

但是刘坤元更需要。

如果高新区的事情再弄不好的话,到时候他黎卫彬担的是小责任,但是刘坤元恐怕就没有这一次这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