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徐致远对着耳朵狂骂一通,黎卫彬其实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毕竟这一次他提议的方案确实太过匪夷所思了一些,如果不是他自己能够提前预知到光伏企业的发展趋势,铁定也不敢这么干。
当初高新区落地,为了招揽这些企业,黄江市不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差不多挠破头皮了。
现在他大手一挥,直接要把将近一半的企业分流出去。
这种决定做出来,被骂自然是难免的事情。
“领导,这个事情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您看要么我去您那边当面跟您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汇报。”
办公室里。
黎卫彬深吸了口气。
定了定心神才壮着胆子说道。
如果有人在办公室里,肯定要被吓一跳。
毕竟现在徐致远正在气头上,敢顶着领导的怒火说这种话可没几个人。
果然。
一听他这句话,话筒另一头的徐致远直接就炸了。
“汇报?”
“汇报什么?汇报你黎卫彬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要把企业从高新区赶出去吗?”
“……”
说完这两句话,徐致远紧接着又狂骂了一通。
期间黎卫彬也不敢说话,只能硬着头皮等这一位骂痛快了,这才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您批评的是,这个事情确实是我欠考虑。”
“不过我仍然坚持这个意见,高新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符合我们对高新区的发展定位,我个人认为这个动作迟早都要做。”
“晚做不如早做,越晚的话损失会越大,而且影响也越大。”
深吸了口气。
黎卫彬趁着徐致远停下来的空隙,几乎是一口气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完。
令他松了一口气的是,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话筒里居然没有传来徐致远骂娘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冷冷的一到声音传了过来。
“明天上午10点钟,我在办公室等你。”
紧接着话筒里就传来一阵盲音。
而放下手里的话筒以后,黎卫彬也察觉到自己的手心早就被汗渍浸透了。
看来有人比他还快啊!
办公室里。
放下话筒。
黎卫彬点了根烟直起身子,随即走到窗户边上盯着外面的松树暗暗想到。
很显然,徐致远之所以这么快就能接到消息,而且直接锁定到他身上,必然是有人通过某个渠道把消息传递到了领导耳朵里。
到底是某个人还是某些人虽然不好确定,但是必然是有人在盯着他。
事情不好办啊。
都是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混账玩意儿。
眼下黄江的经济形势怎么样,明眼人一眼便知。
连市里的经济都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不成气候的高新区。
深吸了口气,黎卫彬也没多想。
他毕竟也不是当年初入仕途的小年轻,这么多年在官场见惯了扯后腿跟下黑手的勾当,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不会觉得稀奇。
不过明天这个谈话怎么说服徐致远支持他的想法,今天晚上恐怕要熬夜好好想一想了。
翌日一早。
黎卫彬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直奔省城。
“领导,您先吃两口吧。”
车子里。
秘书熊秀财递过来两个包子和两个鸡蛋,另外就是一杯南瓜粥。
虽然刚刚上任还不到一个月,不过熊秀财已经基本上摸清楚了黎卫彬的生活习惯,连口味也从潘瑞那边打听的差不多。
比如吃早餐这件小事情,黎卫彬最常用的餐点是水煮鸡蛋,而不是茶叶蛋,而且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每天早上两个是雷打不动。
另外黎卫彬很少喝豆浆,而是比较偏爱南瓜粥和红薯粥,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有包子就吃包子,没有包子才会选择吃白面馒头。
很快。
车子到了省委省政府大院后。
黎卫彬推开门下车,让秘书司机在下面等着,自己立马直奔楼上的办公室。
结果刚上楼,他老远就看到林清泉拿着一个档案袋站在大厅里跟人寒暄,定神一看这才发现跟林清泉说话的正是省委组织部长朱智昕。
“朱部长好!”
跟朱智昕打了声招呼,黎卫彬又跟林清泉点了点头。
“哟,是小黎啊。”
“这么早就过来了,早饭都没吃吧。”
相比于前任徐致远,朱智昕这位新任江南组织一把手其实更为和颜悦色,不过黎卫彬跟这一位还真不是十分熟悉。
“朱部长,在车上随便吃了点。”
闻言点了点头,朱智昕估计也是有事情要跟林清泉交代,倒是没有多问。
见状黎卫彬自然很识趣,简单说了两句就先上楼去了。
片刻后。
跟着徐致远的秘书敲开门进入办公室。
看到这一位在打电话,黎卫彬也只好站在办公桌不远处规规矩矩地等着,一直到过了好几分钟才看到徐致远放下话筒朝秘书招了招手。
跟秘书吩咐了几句话后,徐致远才总算是把注意力放到了黎卫彬身上。
“来的挺早,坐吧,今天我倒要听听你黎卫彬有什么高见。”
“小吴你给他弄杯茶过来。”
闻言秘书小吴转过身跟黎卫彬点了点头,随即就推门而出。
而屋子里。
黎卫彬则依言坐到了徐致远身侧的沙发上,随即就从公文包里拿出来两份材料。
一份是黄江市高新区的最新概况总结。
另一份则是这一次采取企业分流措施的详细推进方案。
把材料恭恭敬敬地放到徐致远面前,他这才开始陈述自己的想法。
相比于此前在话筒里,这一次黎卫彬事先有了准备,整个内容自然是陈述得极为详细。
“那按照你的意思,黄江市的高新区以后是要做光伏产业园了?”
“你有什么依据能够判断未来光伏产业一定能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对于徐致远的这个问题,黎卫彬显然也不是没有准备。
闻言当即就从公文包里再次拿出来一份材料,正是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准备的东西,内容则是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态势,里面极为详细地概括了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目前所处的阶段。
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大量政策性和贸易性文件以及规定分析了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趋势。
极快地把这份材料翻阅了一遍。
徐致远虽然没有立马开口,但是心底已经暗暗点了点头。
先不说黎卫彬的观点和分析正确与否,就凭黎卫彬这份做事情的态度和严谨,他就知道黎卫彬的做法未必就一定是错误的。
官场上拍脑袋做决定的领导很多,像黎卫彬这样事事较真,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小心求证,科学推理的干部很少。
实际上黎卫彬并不知道,昨天通完电话之后,徐致远立马就联系了省里几个省直机关部门的负责人,也打电话到科研院所跟高校的几个知名学者那里询问了光伏产业的情况。
而从他得到的信息来看,黎卫彬的这份报告基本上都是符合事实的,而且关于光伏产业发展趋势的推理也很科学。
但是他今天要听的不是这个。
而是黎卫彬提出来的那个所谓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