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人见时间还早,顺便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回去。

路上众人抑制不住的溢出笑容,不是因为能早点回去,而是交完公粮意味着接下来队里能分粮了。

用一句口号来形容:交公粮,先国家,后集体,最后才是我们自己。

三年的饥荒总算迎来了曙光,这份期盼与喜悦非置身其中者所能理解。

当然,李文华只能分点村里的空气走,所以在吃过午饭后便回了城。

刚进屋,老太太对他说:“斑点生了,生了五只。”

李文华赶紧去看,那临时做的产房内,斑点趴在破衣服上,脑袋回望着自己肚子旁的五小只。

让李文华有些意外的是,五只小狗中有两只白的,两只继承大壮基因,黑色中头上带点红,最后一只更像是拼凑出来的。

额头一抹红色艳如血,背部黑与白交织,乍一看不怎么好看,可细看又觉得挺不错的。

五小只可能饿了,闻着味儿凑过去吃奶,目前看来都挺健康,李文华也就没去动它们。

倒是小丫头非常稀奇,蹲在旁边一直瞧。

李文华见她看得入神,用屁股拱了下:“你今天怎么没去大妈那学习?”

“不,我要看小狗狗。”

那一副别打扰我的样子,李文华不问了,故意吓唬道:“看吧,看多了小心长针眼。”

小丫头连忙转移视线:“大哥,真会长针眼吗?针眼是什么样的?”

“你问奶奶。”李文华没见过针眼,哪知道长啥样。

于是小丫头去缠着老太太问:“奶奶,针眼长什么样?为什么会长针眼……”

老太太被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脑子发懵,越解释问题越多,一个头两个大。

李文华暗道一声罪过,偷偷溜走。

第二天早上,他去叫赵鹏飞上班时,和大妈说了斑点生了的消息。

于是,当天小丫头不用去赵家学习,因为大妈过来看小狗,顺便留下教她。

目前小狗还太小,她没选定哪一只,等长开一些,快断奶时再决定。

随着一天天过去,小狗长的很快,已经能到处乱窜了,整天围绕在斑点大壮乃至家里人脚边,走路都得注意,不然一不小心能踩着。

虽然可爱,有时候却也有点烦人,比如周秀芬在端着一盆水时,三小只在脚边打转,使得她迈脚都要拨一下。

偏偏小狗还觉得好玩,乐此不疲。

这天晚饭,周秀芬终于忍不住开口:“老大,一个多月了,小狗可以吃稀的了,叫人来抱走吧,太多了我脑壳疼。”

李文华也觉得差不多了,点头应道:“好,明天就送走。”

隔天,不用上班的大妈一早便过来了,先到先挑。

两只白的虽然好看,毛发不似宠物狗那般长,没有洁白如雪,除了小小一只挺可爱,颜值中规中矩。

两只黑的越来越靠近大壮,与莱州红相差无几。

最惹人注意的反倒是那只额头一抹鲜红如血的小狗,原先黑白交织的颜色随着生长,竟如花纹一般,加上额头那抹红,特别吸睛。

不出意外,李文华最喜欢的这只被大妈抱走了。

不过这只大概是斑点最不待见的,被抱走时都没啥反应。

张立军和石头下班过来,两人分别选中两只莱州红小狗。

这次大壮和斑点就有反应了,要不是李文华拦着,非得追出去不可。

最后剩下两只白的,他都不用问,老娘肯定还觉得多,等两只小的长大,家里四条大狗……

想了想,他给黑子送去一只,这家伙快结婚了,送只狗过去偷看他们洞房。

嘿!黑子配白狗,不知是相互嫌弃,还是相互羡慕。

最后一只他暂时没收进空间,一下全没了,斑点得急眼。

想的虽好,但意外来的总会很突然。

他怎么也没想到童招娣会上门,要养只狗。

“嫂子,咱们这两步路,你要喜欢有空过来就行。”

不是他不愿意给,这年头养狗也是个负担,越大吃的越多。

童招娣低着头,过了会才微微抬起说道:“文华兄弟,俺晓得,但俺还是想养一只,大茂经常不在家,俺养只狗安全些,也有个伴。”

李文华这才反应过来,粮食恢复,许大茂也踏上了下乡放电影之旅,特别是最近交完公粮,厂里响应上面的意思,多去村里放几场电影,给辛苦劳作的农民们增加点娱乐。

细想下,已经好几天没见过许大茂了。

“行,嫂子那你抱走吧。”

“谢谢。”童招娣放下点心,将小狗抱了回去。

但是到家一放下,小狗又自己跑了回来。

那小短腿倒腾的可有意思了,童招娣在后面追着喊:“别跑,跟俺回家……”

此后院里人每天都能听到童招娣呼唤:“小白,回家吃饭啦~”

然后哐哐哐敲几下小搪瓷盆。

小白听到声音就会从李家跑出,吃完又跑回来,把许家当成了饭馆。

童招娣白天随着它,晚上就会把小白关在屋里,虽然闹腾了点,但家里也多了些活气,不再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九月,斑点已经开始嫌弃有些长大又喜欢腻在身边的小白,爱搭不理的,有时还把小白带出屋,然后一个转身,用前肢关门,把小白关在门外。

简直是史上最无情的狗妈。

许大茂还是隔三差五不在家,但回来时总会给李家送点乡下带回来的东西。

经过这段时间的下乡放电影,人黑了几圈,有意思的是比之前还胖了点。

电影设备挺重,拉着到处跑还能长肉,只能说伙食不错。

到了九月下旬,李文华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但事到临近他又犹豫了,不断问自己有必要吗?

目前有吃有喝,不缺钱花,有必要去冒险吗?

手上的登山钩拿起又放下,不知要不要趁十月与阿三打仗,混过去顺点东西。

最后他还是将登山钩放下,这场仗太短,而且只是自卫打了回去,并没攻入阿三的城市,与79年不同。

李文华怅然一叹:“唉~还是不够浪啊!”

要是能进入空间,他估计就去了。

此时的阿三虽然是黄金进口大国,但因为有他国的合作与支持,除了农业,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决定不去后,李文华呢喃道:“算了,放他们一马,也饶过自己。”

主要是去了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在那开车都得半天才能见到有人居住的地界,实在太操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