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也没有开口说话,他只是平静的看着在场群臣。
终于,在沉默了一会后,李建成才犹豫着说道:
“父皇,如果始毕已经刻意避开隋军攻势,却仍旧被隋军找到。
以儿臣之见,或许是那马展在突厥之中安插了间隙,所以才能得到消息,这始毕没有识人之名,才会落得这般结局……”
虽然李建成说得很认真,但李渊却没有深入分析的意思,他直接摆摆手说道:
“现在讨论此事,已经无济于事,随着突厥再度覆灭,那马展必然能够想到,此事和我大唐息息相关。
而接下来,如果他们采取行动,出兵来犯,那我大唐该如何是好?”
这才是李渊最担心的问题,若非如此,突厥是否覆灭,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要是隋军打上门来,以如今的大唐,想要战胜这个对手,实在是希望渺茫。
不过在李渊说完之后,站在最前方的裴寂,却是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就算马展能够猜到突厥复国背后,有我大唐的推动,他们也不会劳师动众,远征我大唐。
如果大隋当真想要对我大唐用兵,根本无需拖这么久。
这意味着,他们想要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而不是肆无忌惮的对外作战。
因为我大唐距离大隋路途遥远,他们想要杀到我大唐境内,没有这么简单。
如果我军坚守不出,拼尽全力拖延时间,纵然隋军兵强马壮,实力强悍,短时间内,他们一样无法大获全胜。
微臣相信,那马展绝对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对我大唐动手。
当然了,如果有朝一日,大隋当真出兵而来,那必然是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他们也不会留有余地。
所以在此期间,我大唐仍旧有着充足的时间准备。
只要我大唐上下能够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纵然那一天到来,隋军来犯,结果如何仍旧尚未可知。”
不管裴寂到底有多少把握,这个时候他都不能说大唐不行,唯有表明态度支持李渊,也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番话,倒是引起李渊的思考,如果大隋在短时间内不会出兵而来,那他就能放心了,他最担心,最顾忌的便是大隋来犯。
很快,李渊点了点头,他若有所思道:
“爱卿所言有理,可就算隋军暂时不来,我大唐接下来又该如何作为,才能增强实力,为日后应对敌军增加胜算呢?”
这可真是一个难题,如今大唐和大隋的实力差距太过悬殊,想要跨越这道鸿沟,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
但李渊既然问了,裴寂总不可能什么都不说,所以稍作思索之后,他就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想要应对大隋,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在我大唐境内广施仁政,收获民心。
只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们支持大唐,等到敌军来犯之时,他们必然倾尽全力,助我大唐取得胜利。
除此之外,就是秦王殿下率领大军对外征战,开疆扩土,只要我大唐的疆域足够广阔,人口足够多,实力自然会不断增长。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大唐必将拥有抗衡大隋之力,那时候纵然隋军再怎么强悍,想要覆灭我大唐,也没有这么简单……”
裴寂所言还是有些道理的,李渊认真思索一番,他很快说道:
“那就这样办吧。
相信诸位都很清楚,如今我大唐和大隋已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如果有朝一日,我大唐当真为大隋所灭,没有谁能够讨到好处。
接下来这段时间,就有劳诸位了。”
众人不敢怠慢,他们纷纷拱手道:
“微臣明白!”
如果李渊是覆灭大隋,扫平天下建立的大唐,自然不会有这么多顾虑,在场群臣也不会有这么强的危机感。
但现如今,如果他们不能认清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等到隋军精锐兵临城下,他们再反应过来,可就为时晚矣。
就这样,此事说定,裴寂等群臣退去。
——
自从回到大兴城后,马展的日子过得颇为惬意,虽然在军中他同样可以划水摆烂,但一路奔波,总是没有在家中舒坦。
朝堂上的事情,并不需要马展过多干涉,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出手,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即可。
这段时间,杨林都在忙碌着工程院的事情,这工程院颇为重要,如今已经是初具雏形。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之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大隋疆域广阔,人口众多,肯定是不缺乏人才的,但要如何将这些人挖掘出来,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兑现,却是一件麻烦的事。
消息已经公之于众,也是引起不少人的议论。
因为就目前来看,这工程院的选拔和科举一样,也是能够改变很多人命运的契机。
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或许他们的家族,他们的未来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无疑是令人期待的事情。
但是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可以不劳而获的东西。
就像是科举一样,同样需要经过剧烈的竞争,才能真正脱颖而出,取得最终的成功,这条路可没有这么简单。
大兴城中。
一处客栈之中,有一行人聚集于此。
只见为首一名男子,脸上带着无奈之色,他看着旁边的青年,开口说道:
“吴兄,不久之后便是大隋第二次科举了,这么好的机会,难道你当真要放弃吗?”
被称为吴兄的青年,听到这话,却是笑着摇了摇头,他缓缓说道:
“这段时间,在下在大兴城中,见到众多奇才。
在下心知肚明,以在下的能力,想要在科举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简直是异想天开。
既然明知没有希望,那又何必自取其辱呢?
如今朝廷已经公布政令,要成立工程院,只要能够通过工程院选拔,一样能够入仕为官。
虽然不能在政坛上指点江山,但能通过工程院考核,也算是得偿所愿。到时候,在下与诸位也算是官场上的同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