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玉良反驳道:

“或许更早时候就是了,我也说不清了。”

李镇抓住了关键信息:

“张家待你不厚道?”

“并非,每月金太岁一斤,银太岁十斤,食祟仙的符意一帖。”

武举声音抬高:

“金太岁?!”

说完又补充一句:

“我草泥马的,老子都没吃过!”

“……”

李镇解释道:

“他是武将,说话向来如此。”

“还是大王懂我,”武举脑袋微扬,“这符水张家真他妈狗大户。”

李镇又问:

“既待遇不差,又给你赐姓,你又如何在这脑袋后面长出一块反骨?”

张玉良摸了摸后脑勺:

“没有啊!”

“……”

算是缓和了一下气氛,末了,张玉良才道:

“说来惭愧,五年前,盘州妖窟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当时所有门道人都执着于这妖窟之中的机缘秘藏,妖窟中不少诡祟逃了出来。

正是七月半鬼节时候,天地阴气极重,鬼门关大开……

尤其是中原,受诡灾侵袭最为严重,甚至衍生出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童谣。”

张玉良悠悠一叹,再道:

“可那时候,身为这天下符水门道之首,七位中州世家之一的符水张家,竟然耗着天大的人力物力,去找那张家二少的遗蜕!

请憋宝人算计,请神算子卜卦,请铁把式出山……

或许每个民间的寨子里,能多一个登堂境的铁把式,也不至于让那些百姓尸横遍野。”

李镇眯起眼睛,武举也沉默了。

合莫是蛤蟆精所化,对人没有多少情感,但考虑这氛围沉重,便只闷头喝酒,不怎么说话。

“所以,你这时候就起了反心?”

李镇忽然开口。

张玉良摇头:

“我吃着张家的饭,借着张家的托举走到了朝廷三品大将的位置,那时候,我还不足以拿起碗砸锅……

前往盘州,调查张家二少爷死因时候,我遇到了参州的巡守大人,李筹。”

听到“李筹”二字,李镇的神情微微有了变化。

“我知道此人,曾经镇仙李家的叛徒,怎么了,是他激起了你的反心?”

张玉良摇头。

“当初时节,我与李巡守相遇官道,他正说教近卫。

李巡守问近卫,‘阿敏,这一路走来,你都看到些什么?’

那近卫答道,‘天下安康,秋收繁忙,孩童唱歌谣,夕阳落,美不胜收。’

李巡守却道,‘不是让你说给那狗皇帝听的,是让你说给我的听的。’”

武举听到这儿,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

“好官!清官!”

被李镇瞪了一眼后,便老老实实缩了回去。

张玉良再道:

“结果,那近卫思索片刻,又回李巡守,‘天下大乱,妖鬼作乱,秋收时节而田中无粮,孩童唱谣,却是找娘亲的哭丧,夕阳一落,便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死在七月半后的四更天里’。

后面记不清了,总之那李巡守很高兴,直到见了我之后,才如同看见了什么晦气的东西,羞辱我一番后,才带着人离开。”

李镇沉默片刻,

“这和你反叛张家,又有何关系?”

“噗通!”

离开饭桌。

张玉良又是猛然间跪下。

“我虽是走了后门当上的三品将军,可值守那么多年,我心里总装着这天下百姓。

如今天下,清官看七门与朝廷如唾弃猪狗。

我与其为伍,心中有愧,愤然之!

求李世子,求镇仙王,收留末将!!”

李镇瞳眸微缩。

此子,甚是聪颖啊。

晓得自己身份而不报张家,何尝又不是一张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