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我正在开会,你有什么事?”
秦云东没有和他寒暄,直截了当进入主题。
“秦书记,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正在着手准备槐荫市的国企改革推进,有一些情况想向您咨询意见,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辛胜利还是和过去一样地使用尊敬的语气。
秦云东虽然对辛胜利没有解除戒心,但槐荫市国企改革是大事,他需要用工作的态度对待。
“这样吧,一个小时后我给你联系。”
秦云东说完就挂了电话。
“云东,我听说辛胜利在槐荫市干得不错,刚上任就解决了几个民生问题,还做了一笔国外招商引资大项目,现在他的口碑已经建立起来了。”
何铸是在有意说辛胜利的好话。
他过去就对辛胜利的能力很欣赏,一直也在着力培养,现在看到辛胜利取得成绩,何铸心里当然高兴。
更重要的是,何铸不认为辛胜利有什么大问题,反而觉得秦云东对自己人太苛责,他想说点让秦云东高兴的话,试图缓和秦云东和辛胜利的关系。
“老何,辛胜利干了五年招商引资的工作,他只要肯用心,招一些大项目并不难。从临江出去的干部,如果还不知道解决民生问题,那就是临江市整个系统教育的失败。”
秦云东并不认可现在辛胜利取得的成绩,那是他应该做的,不值得夸赞。
而且,秦云东知道辛胜利是有能力的干部,唯一担忧的是辛胜利的品德。
“有才无德”的干部如同定时炸弹,其破坏力与权力大小呈正比。辛胜利以前只负责保税区,出了问题还能控制,但他现在掌管着一座城市,这就让秦云东很不踏实。
正因此,秦云东特意给苗英杰做工作,要他调李磊去槐荫市做纪委书记,也算是给辛胜利这匹野马拴上缰绳,防止他再任性胡为。
其实秦云东这样做,恰恰说明心里还是很在乎辛胜利,依然对辛胜利抱着一线希望。
一个小时后,送走了何铸和李卫华,秦云东坐下来想了想,这才拨打辛胜利的手机号。
连三秒钟都没有到,电话就已接通。
“秦书记,我现在向您汇报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槐荫市有些干部提出国企改革调整到鲍书记挂拍国企的思路,另一个是我对国企改革的实施路径。”
辛胜利深知秦云东的习惯,汇报工作要直奔主题,不能东拉西扯言之无物。
秦云东很耐心地听辛胜利汇报了半个小时,中途没有插话打断过。
他很欣赏辛胜利的实施方案,的确很有见地,也完全符合他为槐荫市规划的方向。
“胜利,我现在不再负责省里国企改革的工作,只能提供三点意见供你参考。第一,挂拍国企是饮鸩止渴,看似甩掉了历史包袱,却失去了槐荫市发展动力,这是自毁长城。”
秦云东很直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无论对辛胜利还是别人,他都会明确表达反对卖掉国企的做法。
接着,秦云东又表态支持辛胜利的实施方案,同时也指出方案中的不足。除了重新分配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分流国企职工到外企和第三产业外,还要用多种手段刺激国企技术革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这就相当于既要为国企动手术,也不能忘记强化国企体魄。
给国企减肥增加抵抗力,不只是让国企活下来,而是要让国企成为带动槐荫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秦云东给出的第三个意见是,不要把精力用于国企高层的权力重新配置,而是要多接触国企的中层骨干力量和工人们中的意见领袖,只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国企改革就有了支撑,哪怕国企高层撂挑子谈条件也有底气和他们博弈。
辛胜利心中暗赞,秦云东的思路清晰,方向感极强,如果让秦云东亲自操盘,或许早就已经完美解决。
“谢谢秦书记的指点,我会按您的指示一一落实。只是……”
辛胜利欲言又止,显得很有顾虑。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胜利,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吧。”
秦云东已经沉浸在工作中,不自觉地对辛胜利的态度又回到过去。
“秦书记,我最担心的是唐省长的态度。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个不喜欢国企的人,肯定支持卖掉国企的做法,我怕他会给我施加压力,扰乱槐荫市干部的思想。”
辛胜利说的是心里话,但也只说了一半。
以辛胜利找到的新靠山的实力,完全可以阻止唐群峰的干涉,但他还是希望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国企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赢得靠山的青睐。
秦云东轻轻点了点头,辛胜利的顾虑确实存在,唐群峰的态度的确能左右槐荫市国企改革的进程。
“这样吧,明天我去省城一趟,当面和唐群峰同志沟通一次,尽量取得他对你工作的认可。”
“那就多谢秦书记了,您还是对我那么好,为了我的事不辞劳苦……”
辛胜利感觉心中很温暖,秦云东还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好大哥形象。
“胜利,我不是为了你,是为了槐荫市人民过上好日子。希望你能以百姓为重,尽快把国企送上正轨。”
秦云东很不客气地立刻纠正。
他非常不喜欢下属把他提供的帮助扭曲成私人感情的结交,在组织里搞江湖义气,迟早会转化为拉帮结派。
“是是是,我一激动就说错话了,秦书记,您放心,我不会给临江市丢脸,一定会竭尽全力完成国企改革的目标。”
辛胜利很快跟上秦云东的节奏,他的心里无比畅快,还是认定秦云东对他是有感情的。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三十分,武辰开车载着秦云东和叶安妮来到省城。
秦云东提前约好唐群峰到一家环境清幽的海鲜私房菜馆吃饭。
走进包间,秦云东让叶安妮点菜,他再次打电话确认唐群峰会准时赴约。
刚挂了电话,叶安妮微笑着问:“按你的要求点菜,咱俩下半月就要吃窝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