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夏长海给出的答复,
李伟邦像是被雷电击中一般,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没了动静。
短暂的寂静过后,
他猛地吸了一口凉气,发出“嘶”的声响。
足足100把气枪,这可不是虚假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100把!
即便按照每把90元来计算,
这也是一笔高达9000元的大生意!
这个数目,比他这些年从姐夫那里买东西的总金额还要多出不少!
以至于李伟邦的大脑此刻像是停止了运转,
各种杂乱无章的想法一股脑地涌了出来。
“夏长海该不会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应该不会,乡亲们都说夏长海这人很可靠。”
“话说回来,我该不会是在做梦吧?”
“嘶!这么疼,看来不是在做梦!”
“100把气枪,夏长海不会是在欺骗我吧?”
“可特务买这种没用的东西干什么?根本打不死人。”
李伟邦深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压制住脑海中的杂念。
尽管心里充满了疑问,
但他决定先不去管这些,
这么大的生意,
要是能做成,好处肯定少不了。
一想到和表姐夫约定的分成比例,
李伟邦用力咽了口唾沫。
他丝毫没有怀疑夏长海的能力,
如今村子里谁不知道,夏家已经富裕起来了。
这些日子夏长海又是打野猪,又是打熊瞎子,
天天往家里赚钱,
别说成为万元户,就算是两万、五万元,说不定都能拿得出来。
也就是说,这生意的关键在于他的姐夫!
一百把气枪,
供销社肯定没有这么多库存,
想要办成这件事,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其他地方凑齐。
这可不是他能做决定的,
想到这里,李伟邦说道:
“这件事我得跟我姐夫商量一下。”
好像担心夏长海会反悔,
他又补充了一句:
“你放心,我姐夫肯定会给你答复的!
就算短时间内凑不齐100把,50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好。”
“最迟明天早上给你回信。”夏长海表示理解。
不只是货源的问题,
接近一万元的大生意,对方肯定要仔细考虑门路。
本来也没指望当场就能定下来,
估计明天得由李伟邦的姐夫亲自来谈。
离开李家后,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喜栋忍不住问道:
“风哥,要那么多气枪干什么?真的要组织人去打灰皮子吗?”
“没必要这么大的阵势。”
赵二溜劝说道:“就咱们三个人自己干就行了,人多反而容易出问题。”
100把气枪,意味着要有100个人,
这么多人一起出现,
不用说话,光是走路的动静就足以把所有动物都吓跑了。
夏长海笑着摇了摇头,
“我怎么会那么傻。”
“我买那些气枪不是为了打猎。”
王喜栋和赵二溜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夏长海也没有继续卖关子,解释道:
“就这么点时间,咱们24小时上山,能打几只松鼠?”
“20只,还是30只?”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缓缓地说道:
“那样根本赚不到几个钱。”
“但我囤积气枪就不一样了。”
“不管谁想打灰皮子,都得买气枪。”
“我现在把附近所有的气枪都买下来,到时候每把加价二三十块钱卖出去。”
“不用出门就能赚两三千块!”
不到1万元的成本,时间短、不费力、不欠账,轻轻松松倒腾一下就能赚两三千,
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回报,
世上哪有比这更好的生意!
要不是没有赌徒心理,谁能睡得着觉,
夏长海甚至想把家里的钱全拿出来做这件事。
再者,
根据夏长海前世的记忆,
这次灰皮子价格涨得特别厉害,
短短几个月,就涨了两三倍!
连带和气枪的价格也一路攀升,
从最初的八九十元,涨到后来的一百元,
再到半年后,飙升到一百二三十元、一百四五十元,直到巅峰时期的两百元!
别觉得这价格涨幅吓人,
说白了也就三四张灰皮子的钱,
运气好的话,一天就能回本,
两天就能赚到钱。
夏长海清楚地记得,明年开春的时候,
很多林场职工,早晨早早从家里出发,进山打一波灰皮子,然后直接去上班,
迟到扣的那点钱不算什么,
一张灰皮子能顶半年的罚款!
事实证明,上万元的大单子,
就算是李伟邦姐夫这种供销社干部,也必须重视,
没等到第二天,
当天夜里,李伟邦的姐夫就带着礼物上门了,
拿到定金,确认夏长海不是在开玩笑后,
对方拍着胸脯保证,
自己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凑齐100把气枪!
“行,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还得谢谢你呢。”
一番寒暄后,李伟邦的姐夫没有留下吃饭,
匆匆返回了,
看那样子,估计当晚就会行动。
等人走后,
母亲李锦娴说道:
“你这傻孩子,那么着急干什么,还可以还价呢。”
“哪怕就还一块钱,100把也能省下100块。”
夏长海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当然知道还价能多赚些钱,
但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做生意别想着把每个环节的钱都赚到手,
很多时候让点利,看似吃亏,
到最后反而能赚更多!
近万元的超级大单,夏长海确实有还价的资本,
不用说,
在已经谈好的价格基础上,再每把还2- 3块钱,是没有问题的,
但李锦娴忽略了一点,
就是数量问题,
国家大量出口灰皮子这消息又不是什么秘密,
连赵二溜都能在路边听到,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知道,
夏长海从不觉得自己是世上最聪明的人,
他能想到囤积气枪赚钱,别人也能想到,
实际上,夏长海甚至怀疑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只不过本金或许没有他多,
本来起步就慢,这时候再纠结三块两块的差价,
拿什么去激发对方的积极性?
少还三块钱,日后说不定能多赚三百,
多吗?
未来气枪要是涨到一百多元,
无非就是四五把枪的利润,
夏长海现在要的是速度,是数量,
别说还价,李伟邦姐夫要是能快点凑齐,倒贴钱都可以,
他甚至愿意在原价基础上再加几块钱!
有着几十年从商经验的夏长海,比谁都清楚,
在什么阶段,该注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