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润自三日前穿着绛纱袍,头戴七旒冕,以驸马的身份,前往太庙,行告庙礼后,就带着谢天恩搬到了新宅。
一大早,作为陪嫁内侍的谢天恩,亲自巡视府邸,最后一次视察各处是否布置妥当。
而苏润则是换上红彤彤的喜服,直奔后院祠堂祭拜。
赶在晌午前祭祀完,又匆匆赶去正堂,接受长辈训导。
苏润父母双亡,只能让大伯、小叔和哥哥嫂嫂顶上。
苏安福看着眼前丰神俊朗的小侄子,慈爱叮嘱:
“润子,你成亲之后,就是一家之主了。”
“为人丈夫,当重责任、有担当,好好对待妻子,教养儿女。”
“日后也要稳重些,做事三思而后行,不要冲动。”
苏润跟苏远河不一样,三兄弟在苏氏开磨坊那日,就分了家。
要是苏润不乐意,别说苏安福,就是养大他的苏丰,一般情况下,也没道理插手小弟家事。
苏兴旺同样叮嘱,让苏润遇事多跟家里商量商量,不要仗着自己是驸马就胡来。
“侄儿谨记于心!”苏润很认真地应下。
接下来,苏润站到了苏丰和李氏面前。
他刚喊出大哥大嫂,李氏眼角便染上了湿意。
分家,就是把他们从家人变成了亲戚。
五年前分家时射出的子弹,五年后正中李氏眉心。
她后知后觉:
原来看着养大的孩子成家立业,逐渐远走,心中除了欣慰与骄傲,还会有浓浓的不舍与酸涩。
苏丰同样感怀万千:
他当儿子养的小弟,也到了娶妻生子的时候了!
“润子,娶了媳妇就好好过日子。”苏丰拍拍小弟肩膀,交代道。
李氏强压情绪,哑声交代:
“润子啊,好好对公主,遇到什么事,别忘了还有大哥大嫂呢!”
她被苏家父母捡回苏家的时候,苏润才刚刚会走路。
一晃十七年过去,小弟也要成亲,移居别府了。
苏润一一应声。
轮到苏行夫妇,画风就不一样了。
苏行这时候也不忘挤兑两句:
“日后你自己起床,别总让公主喊你。”
“要是惦记二哥的钱,就多回来看看。”
说着,他失望叹气:
“你这一成亲,做了驸马,以后再揍你的时候,还真得注意分寸了。”
苏润脸登时拉得老长:
“二哥,其实你当会儿哑巴也行!”
一天天净说些他不爱听的!
大大咧咧的张芸没有李氏的细腻情感,她直言:
“润子,公主弟妹跟你是天作之合,二嫂绝对不会亏待弟妹的!”
“以后你们缺什么花用,二嫂全包了!”
张芸拍拍胸脯,一副二嫂罩你的模样。
她想的很简单,公主弟妹名下有铺子,日后她就多个赚钱搭子。
摇钱树她怎么会不喜欢?
“二嫂大气!”
苏润比出大拇指。
这才像话,看看二哥说的都是什么玩意!
一家人说完话,正巧谢天恩派人来禀,说有宾客到了,司彦、梁玉他们正陪着苏远山等人在外招待。
闻言,苏润赶忙出去,迎面正撞上崔毅和郑英豪。
他们来这么早,是苏润没想到的。
他立刻作揖客套:
“两位尚书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
崔毅这个小老头,笑呵呵地拱手道喜:
“子渊,恭喜恭喜!”
大嗓门的郑英豪亲自拿过贺礼递来:
“恭喜驸马爷!兵部会一直等着驸马爷的新军械!”
苏润笑着将两人迎进去,由苏安福和苏丰他们陪着说话。
随着登门的宾客越来越多,苏润这个主人公留在厅里与宾客寒暄,外头就全交给了苏远山和司彦等人。
苏远山他们的规矩礼节,是谢天恩春节这一个月加紧训练出来的,招待宾客完全没问题。
至于梁玉五人,则是主动上门,为兄弟两肋插刀。
不出意外,今日满朝文武都会到此。
上至一品公爵,下至九品芝麻小官,都有可能登门。
但苏润树敌不少,而苏家除了苏丰和苏润外,其余人连个功名都没有。
司彦担心有人故意找事,给好友添堵,所以早早登门,与苏远山他们两两一组,帮着招待宾客。
原本平西侯见招待他的苏远河是个平头百姓,很不高兴,觉得苏润派个贱民来应付他堂堂侯爷,实乃轻视。
然而。
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见跟在苏远河身侧的司彦,淡定拿出纸笔,做记录状,还贴心的问:
“侯爷驻足不前,可是有什么心事?下官愿意效劳!”
监察御史能效劳什么?
平西侯气的胡子抖了抖,送上贺礼,就甩甩袖子跟仆役进去了。
眼不见为净!
司彦还算是客气,但梁玉就没那么客气了。
因为他今日来帮忙的时候,不仅带上了爹娘,还摇来了正二品的岳父大人。
他守在苏远山身边,遇到谁话里有话,低于四品的直接怼,高于四品的就派人去跟岳父告状。
跟着,陪苏安福喝茶聊天的柳玉成,就会放下茶杯,去给女婿讨说法,并热心的送上督察院弹劾奏折一份:
公主大婚,却有人在驸马府上阴阳怪气,此为对皇室不敬。
不仅柳玉成,梁玉连秦镶、冷云和宋修齐也不落下,当真是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贯彻到底。
时间一点点过去,迎亲的吉时总算到了。
申时初。
苏润在众人的注目下,骑着脖系红花的高头大马,带着仪仗队、乐队、随从人员等数百人,抬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前往皇宫结亲。
司彦、梁玉、萧均和孔楼四人,提着迎亲礼随行。
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铜钱飞洒,声势浩大,引得整个京城的百姓都涌来围观:
“这就是娶公主的场面啊?真是活久见!”
“你们看!那花轿竟然是十六抬的!公主出嫁不是只能八抬大轿吗?”
“你没看前两天的杂报吗?上面说了,皇后娘娘疼爱幼女,特下懿旨,允许瑶光公主乘十六抬花轿出嫁!”
……
就在百姓们跟着迎亲队伍往皇宫去时。
同样祭祀完先祖,又辞别帝后的赵婉,回到了瑶光殿静坐,等着苏润前来接亲。
她身边,陪着的是太子妃慕诗、瑞王妃秦韵以及交好的命妇和官家小姐们。
申时三刻,苏润到达宫门口。
他原本还没觉得有什么,但此时,随着宫墙渐渐清晰,苏润竟然紧张起来。
看着时常走过的道路,今日变得格外陌生,苏润不由得转头问梁玉:
“璨之,你有没有觉得,这路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
梁玉仔细打量一番,实诚的摇摇头:
“玉觉得跟以前一样啊,可能……比平日更干净些?”
司彦沉默片刻,开口宽慰:
“子渊,别紧张。”
苏润条件反射般咋呼道:
“润什么时候紧张了!”
司彦:……你最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