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之中,刘备高坐主位,文武分列两旁。
众人都面带疲惫之色,可眼中喜色难掩。
有一文吏肃立帐中,手捧竹简,将战损、斩获一一报来。
“...斩敌三万四千余,降者一万九千余...
铁甲两千领,马甲九百副,皮铠及刀兵无算...
战马一万四千余匹。”
众人闻言,皆庆贺大胜。
“大胜!大胜呀!”
“经此一战,汉中定矣!”
“这许多斩获,又可拉起一支铁骑!”
众多庆贺之中,却有一个不同声音。
“战损如何?”
众人闻言,皆偃旗息鼓,看向主位。
只见刘备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正问那文吏曰:
“将战损一一报来。”
文吏得令,取来另一卷竹简,展开念道:
“守营之卒,战死四千余,轻重伤者约莫一万两千余。
关、赵二位将军所部合七千余众,战死七千,伤者...二百九十七人。
羌骑战死九百余,伤者四百余。
三将军所部骑营战死一千六百余,重伤三百余,轻伤无算。
合计...合计...”
刘备:“念!”
文吏略带哭腔,颤声道:“合计战死一万三千余众,轻重伤者逾一万五千人...”
此言一出,众人皆不言语。
刘备起身下阶,来到文吏面前,接过书简,垂目看了一遍,言道:
“伤亡近三万之众...三万将士...”
手捧竹简,行至阶前,环视众文武。
刘备颤声道:“我等此番出征,志在汉中,为复兴汉室,谋一方稳固之地以立足。
众将士皆怀赤诚之心,奋勇向前,方有此战之胜。
不期伤亡如此惨重,何谓大胜耶?”
众人皆不言语。
帐中一时陷入死寂。
须臾,刘备忽肃然道:“传令下去,凡伤者皆领双饷,重伤加倍,再行论功行赏。此事便由柏轩负责。”
又道:“阵亡将士,依军中名册一一辨认,重抚恤,免赋税徭役三年...厚葬,立碑。吾当亲往祭奠。”
与此同时,妫墟关。
徐晃与郭淮领数百残兵绕小路逃回关下,叫开城门,引败军入内。
却不料关城里只余七八个骑卒,军师及留守士卒皆不见踪影。
正诧异间,有一骑卒拱手言道:“敢问将军,可还有人撤回?”
徐晃叹道:“只有徐某侥幸走脱。”
骑卒又道:“许将军也回了关,只是随军师先行一步。”
徐晃闻言,奇曰:“军师欲往何处?”
骑卒道:“许将军负伤而回,军师详问战况,料到我军大势已去,遂领许将军与留守士卒往褒斜道退去...”
骑卒将消息详尽叙述一遍,末了,问徐晃曰:
“军师有言,南郑尚有两千精锐,降卒四五千人,若将军意欲退至南郑死守,可自行离去。
若将军不愿,便叫小人领将军去追军师,一同撤军。”
徐晃闻言,叹曰:“悔不听先生劝告,乃有此惨败。今愿听从先生安排,撤兵去向丞相请罪。”
骑卒闻言,拱手一礼,引徐晃败兵连夜追赶军师离去。
待次日刘备派兵来取妫墟,才发觉早已是空城一座。
接下来数日,关、张、马超、张合、庞德、刘封、魏延各领一部人马,分头去取郡县。
曹军败走,余下原汉中降卒皆无战心,几乎是刘备军方才赶到城下,便立时献城归降。
赵林每日于帐中核算士卒抚恤、犒赏等,忙得焦头烂额,直呼:“不想人在大汉,也得算数。”
三月初,汉中全境皆降,刘备命黄忠等人撤兵回南郑论功行赏。
四月初,徐晃与那神秘军师派出的快马返回邺城,面见曹操,报战败详情,亦为请罪。
曹操闻讯,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几近昏厥。
泣曰:“渊性烈如火,本无用兵之能,今奉我之命领兵争汉中,不听贾诩良言,乃至身死,我之过也。”
又道:“刘备!杀我族弟,我誓要杀汝!以解我恨!”
遂召文武齐聚,商议亲征汉中。
时合肥被江东夺取,战报早传回邺城,文武分作两派。
夏侯与曹姓之人皆愿随曹操去讨刘备复仇。
外姓之人却以合肥已失,江东或将北进之由劝说,欲先攻江东,夺回合肥重地,再征刘备。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直吵得曹操犯了头痛病,不能理事。
当日夜里,又有战报传来,却是张辽信使。
信中言,张辽与乐进自寿春、九江等地招募壮士,得兵三万,操练数月已成精兵,愿请命戴罪立功,去夺回合肥。
曹操见信,大为宽慰,命于禁领兵两万,前往增援,暂由张辽节制。
次日又召文武齐聚,以张辽书信示众。
外姓之人皆无言以对,夏侯、曹姓之人皆大喜。
经过商议,曹操定下汉中一行。
遂于四月末,以夏侯惇、夏侯尚、夏侯渊五子夏侯荣并曹洪、曹休、曹真等数十人为将。
以司马懿、刘晔及远在长安的贾诩为军师,杨修为中军主簿。
起大兵十万,亲征汉中。
徐晃、许褚及贾诩、杜袭在长安接到曹军亲征之命,遂与司隶地区招兵买马,得青壮两三万人,合并地方守军,共五万余人,以为先锋。
又传讯曹仁,兵犯襄樊,逼迫刘备分兵去救。
消息传至长安。
徐晃与许褚二人欲戴罪立功,先取一道,以为大军通路。
贾诩遂献计曰:“如今刘备新得汉中,各路皆有守备,不可轻取。
将军若要取功,可先分兵屯于陈仓道,褒斜道,作南下之态,吸引刘备陈兵褒中。
待丞相大军来到,便可自傥骆道南下,取龙亭,西攻成固,妫墟,乃至南郑。
届时,将军再率兵自褒斜道南下,与丞相两路夹击,刘备必首尾不能相顾,或可重夺汉中。”
徐晃闻言,奇曰:“我今为先锋,只屯兵不动,却叫丞相中军先攻,是何道理?”
贾诩道:“此为戴罪立功,稳妥之法。”
徐晃见贾诩欲言又止,思忖半晌,方才明白其中深意。
“为丞相大军创造用兵之机?如此也好,待丞相大军南下,刘备必然分兵相抗,我再进兵取攻赎罪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