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 第409章 牧大人,我没问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9章 牧大人,我没问呐!

乐业皇帝的圣旨出了京城,想要找到忙碌的齐烨承并不是难事。

毕竟,虽然齐烨承的重兵是私募的,但是他本人的行踪是公开的啊。

若是没有这档子事儿,他还是父皇的好皇子呢。

于是当圣旨抵达齐烨承手上的时候,齐烨承人都傻了。

他万万没想到,闻越泽这个蠢货竟然敢去刺杀皇帝。

更没想到,本来在京城影响力甚大的棋圣一族,竟然会轰然倒塌。

他一开始拉拢棋圣,不过是想将来登基之后快速稳定朝局。

可闻越泽这个蠢货显然高估了自己。

怎么办?怎么办?

明旨召见,并且要他撇下一切事务,单独回京。

齐烨承肉眼可见的慌了神,他手上的事情有多么重要,皇帝不可能不知道,然而皇帝却执意要明旨召他回京。

偏偏还是在闻越泽刺杀失败之后。

这分明就是极度危险的信号。

虽说他招揽闻越泽是一件秘密,京城也少有人知,但不代表会一直瞒得住父皇的耳目。

“公公,父皇此举何意啊?万请公公给本王指点指点。”

太监狡黠的眼珠子一转,目光低垂落到了手上,齐烨承塞到手里的两颗玉润珍珠。

“殿下,皇帝陛下只是思念殿下过深,再加上老迈听信了一些谗言,所以想传殿下回去问问而已,绝无大事。”

齐烨承脸色阴沉了下来,这太监不愧是宫中泥鳅一样的东西,说话真是会避重就轻。

问问?

怕不只是问问吧。

“殿下,您该接旨了。”

齐烨承并没有理会,仿佛没有听到,来回踱步似在盘算着什么。

“殿下,殿下?”

齐烨承有些烦躁的瞪了太监一眼。

太监被齐烨承突然的变脸吓得下意识后退了几步,“殿下,您……”

齐烨承瞬间换了表情:“噢,没事。还请公公下去休息。”

“可是殿下,您还没有接旨呢!”

齐烨承眼里闪过一丝阴鸷,不耐烦的跪下来道:“孩儿接旨,谨遵父皇圣谕!”

“既然殿下已无异议,就尽快收拾行装,随奴婢回京去吧!”

齐烨承接过了圣旨,面色不善的说道:“请公公先下去休息。”

“啊?这,殿下!这怕是不妥,奴婢身负陛下明旨皇命,不敢有片刻耽搁……”

齐烨承脸色骤变,“哼。”

这一声冷哼仿佛是信号一样。

太监下意识抬头,却见到一个面容冷峻的侍卫朝着自己的脖子挥出了一刀。

传旨太监吓得魂飞魄散,可那刀太快,他只来得及惊呼出几个字:“大胆!!你可知咱家是……”

嗤——!

血溅了一地。

太监的头颅被斩落。

不可置信的表情依旧凝固在脸上。

齐烨承握着手帕捂住鼻子,静静等待几个侍婢将尸体盖住,拖走。

“春童,你之前替本王回京去找牧青白,他曾谏言我带兵前往幽州,对吧?”

“回禀殿下,正是如此。”

齐烨承脸上阴晴不定:“他为何如此着急?难道他早就知道本王有此一难吗?”

春童太监有些诧异的问道:“殿下的意思是……难道这一切都是牧青白搞得鬼?他胆敢背叛殿下吗?”

“不然的话,牧青白为什么要谏言本王带兵速速前往幽州?难道他能够未卜先知吗?呵呵!”

主仆二人说话间,外面隐约传来了惨叫声。

是来传旨的仪仗队被杀了个干净。

春童太监有些疑虑的问道:“殿下,就这么将他们杀了。”

齐烨承咬着牙说道:“这明旨传召本王回京肯定不简单,这该死的奴婢收了本王的宝贝,还胆敢迷惑本王,就该死!要么,这次明旨传召,就是一个死局,要么,就是牧青白在搞鬼!”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请殿下吩咐,奴婢们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齐烨承冷冷的说道:“哼,本王与闻越泽的关系,只有牧青白知道,现在闻越泽死了,牧青白还活着,京中还有一个三皇兄,你说,这场局,是谁给本王设下的?”

春童一惊:“殿下的意思是,是三皇子齐云舟与牧青白联手给殿下设局?可牧青白为什么要背叛殿下您?难道他觉得三皇子一个奴婢庶出的皇子,比您更有胜算不成?”

齐烨承冷笑道:“也许牧青白并不是倒戈齐云舟,不要忘了,他本来就是殷国人!一个连自己母国都可以背叛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不过,这一切,只要本王率兵进驻京城,就都清楚了。”

春童太监面色一紧,立马跪下说道:“奴婢一定紧随殿下意志,为殿下马前卒,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齐烨承点了点头,低喝道:“起兵!进京!清君侧!”

……

“齐烨承敢来吗?他当然敢啊!”

“牧大人,我没问啊!!”贾梁道吓得魂飞魄散。

“他为什么不敢?他手里头有三万重兵,可能还不止,毕竟他对我有所保留!三万只是个保底,上限无可估量,谁知道他这趟出去,策反了多少将领和地方官员?”

贾梁道瞪大了眼睛:“牧大人,你在跟谁说话啊?”

“现如今,京城的情况都算是空虚的,太子齐承弼带着一部分的禁军和大部分的京城戍卫往显州而去,显州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我估计太子那一批人都被剿灭了。”

贾梁道的喉咙像是被人掐住了似的,脸色涨红,他急得想扑过去捂住牧青白的嘴,却扑了个空。

“滁州等地的灾区里,有那个该死的小和尚以及安稳、隗氏父子,这些人给灾民做了个榜样,开了个好头,现在滁州泛区到处都是起义的反贼。”

“朝廷派去了一波又一波的赈灾使以及平叛使。之前又因为围剿隗氏父子与安稳的起义军,而损失了一批大军,现在的京城啊,空虚着呢!”

贾梁道哀嚎道:“牧大人,你别说了,你别说了!我真没问啊!”

牧青白像是没听到似的,朝着贾梁道摊了摊手:“再说了,齐烨承又没有明着抗旨,只需要一刀把传旨的太监杀了,悄咪咪的带着重兵朝着京都而来,等信儿到了京城,估计他也距离京城不远了。”

“换做是你的话,你会乖乖接旨进京吗?要知道,这个节骨眼召你进京,那迎接你的就是个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