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 第141章 为何会选择我裴氏,作为你的联盟对象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1章 为何会选择我裴氏,作为你的联盟对象呢?

此前或许是隐隐有猜测,但在亮出提炼细盐之法后,以裴洵的阅历,又怎会瞧不出真实意图呢?

什么给他家岁晚送礼?

什么与长公主的赌约?

不过都是幌子罢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他这个人!

“裴纳言何出此言?”

陈宴面不改色,平静反问道:“下官还未及弱冠,岂生得出这般多的心眼?”

这话说的风轻云淡,好似他真是什么好人一样....

“哈哈哈哈!”

裴洵捏着胡须,眉头轻挑,笑出了声,饶有兴致盯着某个睁眼说瞎话的小子,意味深长道:“凌厉处置陈开元、陈稚芸,却片叶不沾身.....”

“秦州戡乱一手打压扶持之术,出神入化....”

“还借前任刺史都督葬礼,收敛民心军心之人,能没有心眼?”

“陈掌镜使,这话说出来难道不觉得好笑?”

这位天官府纳言,对陈宴的事迹如数家珍,而这却还仅是他了解的冰山一角而已。

解决那对陈氏姐弟,难点不在于结果,而是如何不给自己,留下骨肉相残的恶名。

最终一个“畏罪自缢”,另一个“为子所弑”,堪称教科书式方案。

更别提以独孤昭嫡系的葬礼作秀,博取好名声、有口皆碑的同时,还能令朝廷顺利重新掌控秦州,民心归附....

“看来裴纳言还挺关注下官的.....”

被“揭穿”的陈宴,意外也不意外,嘴角微微上扬,笑道。

不仅自己做足了准备,对方亦是如此,那么就可以省去相互了解的过程,顺利推进下一步了.....

“就陈掌镜使这事迹,老夫想不关注也难啊!”裴洵端起热茶,浅浅抿了一口,玩味道。

顿了顿,又继续道:“长安出了个了不得的年轻人!”

寻常世家子弟别说入他的眼了,就连进入视线都能难....

但面前这位掌镜使,从废帝谋逆案开始,一次次“刷屏”,还做的甚是完美。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像,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陈宴越听越觉得熟悉,心中嘀咕一句,公式化地抱拳回应:“纳言谬赞了!”

组织部里来了个新同志,就是太年轻了啊.....

他陈宴可不想步其后尘,该韬光养晦就得韬光养晦,积蓄起足够的zz资源冗余与盟友。

“行了,言归正传....”

裴洵并不想进行,这种流于表面的商业吹捧,随即按了按手,重入主题说道:“如此细致的提炼细盐之法,换作任何一个人上呈大冢宰,都是大功一件,也是天大的人情.....”

“偏偏你却选择对老夫,详尽相告!”

说罢,裴洵那双如同鹰视的锐利眸子,直勾勾地凝视着陈宴,压迫感十足。

好似要将他脸上的一切情绪变化,尽收于眼底。

这些能够大批量推广的提炼细盐之法,意味着什么,能坐在那个位置上之人,没谁会不清楚....

天官府那么多高官,给谁也都会是天大的人情.....

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裴公在长安看惯了世事浮沉,真是什么也瞒不过您.....”

陈宴淡然一笑,迎上裴洵那好似能看穿一切的目光,波澜不惊,平静反问道:“想必您也早已看透,晚辈的意图了吧?”

陈某人恰到好处地改变了称呼,又将问题给踢了回去。

这位朱雀掌镜使、大周诗仙,还真如大哥来信里,描述的那般浑身长满了心眼.......桌侧一言不发的裴西楼,注视着极有语言技巧的陈宴,心中暗道。

以他父亲那经年累月积累起的威势,换作寻常人早已被压出了胆怯。

可面前这位年轻人,却是连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都没有.....

展露出了远超那个岁数的沉稳冷静。

甚至还能游刃有余的措辞应对。

难怪大哥的评价,能如此之高....

“所以老夫很是好奇,堂堂朱雀掌镜使,大冢宰宠臣....”

裴洵微微点头,目光并未挪开,沉声问道:“为何会选择我裴氏,作为你的联盟对象呢?”

那么天大的功劳,以及其中将会带来的巨大利益,怎么可能会是轻易相送的呢?

如此重礼,怎么看都像是,给盟友表达联手诚意,而递出的橄榄枝.....

但裴洵在意的不是这些,是这位势头正盛、深受权臣重视的年轻人,做出选择的原因。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晚辈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陈宴闻言,端起热茶抿了口后,说道:“河东裴氏,关中大姓,乃传承千百年之名门望族,底蕴之厚,深不可测!”

顿了顿,又抬起手来,指向裴洵,恭敬道:“裴公您桃李满天下,门生故吏遍布大周!”

这并非流于表面的恭维,而是实实在在的夸赞。

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

实乃大周顶级门阀,传统中原豪族。

在那位大佬身边,待了那么多年,陈宴深谙有靠山有背景的重要性。

更清楚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笼子里,靠山绝不能只有一个,必须得提高容错率。

而河东裴氏,就是他深思熟虑后,选定的能够依靠的盟友!

“这偌大的长安,能与我裴氏并肩的,还有他京兆韦氏,京兆杜氏....”

裴洵抿唇轻笑,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不徐不疾道:“那几位可同样是德高望重,不比老夫差分毫!”

顿了顿,又继续道:“甚至韦氏那位,官位还在老夫之上.....”

关中六姓,除了河东裴氏外,可是足足有五家啊!

若单论家族实力而言,再加上陈宴的评判标准,怎么瞧都是京兆韦氏更胜一筹吧?

又为何会选中,被压过一头的裴氏呢?

这才是裴洵想知晓的答案!

陈宴昂首,目光如炬,一字一顿道:“但他们族中的后辈,却远不如裴氏儿郎!”

正所谓权力在手,过期不用就作废。

陈宴执掌明镜司朱雀卫,早就公器私用,为未来做好了,曾经最擅长的数据分析.....

深入调查并分析了,每一家的后辈能力品性。

最终才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小子的切入点,还真不是一般的毒辣.......裴洵面不改色,却在心中叹了一句,平静问道:“作何解?”

陈宴淡然一笑,略作措辞后,开口道:“远的不说....单论裴公膝下两位嫡子,就是不同凡响之辈!”

“延韶兄初到秦州,就政务民生一把抓,使动乱过后百废俱兴之地,迅速步入正轨,民心安定,这可不是寻常官员能做到的吧?”

明镜司在秦州的探子,传回的消息,裴延韶在秦州治理极有章法:

兴修水利,清查户籍,安抚百姓,斩草除根数项并行,还着手于粉碎通天会根基。

哪怕他陈宴早已打下基础,但裴延韶若无能力,早就搞得一团糟,岂能如同现在这般有条不紊的进行?

他回京之后,竟还如此关注着秦州之事.......裴西楼闻言,心中叹道。

“而西楼兄年少有为,如此年纪就做到了计部中大夫.....”

陈宴抬手,又指向了身侧的裴西楼,说道:“政务处理,井井有条!”

“刨除家族因素,这二位是其他世家,所能比拟的?”

不可否认,这对裴氏兄弟能入仕,少不了家族长辈的荫庇....

但能做到高位,却全凭的是自己的能力。

毕竟,有背景的世家子弟那么多,为何偏偏会是这俩呢?

而且一个家族上限在于人,在于其族中的年轻后辈.....

“陈宴啊陈宴,此前早就听闻你办事滴水不漏.....”

裴洵眸中的欣赏之色,愈发浓烈,笑道:“如今一见,的确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