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幕下。

各时空的古人看着炮火声震天的战场全部失神了。

后世的战争以声势来说相比他们现在实在是太可怕了!

到处都是火光,遍地是硝烟,炮弹如雨点一般不断落下在自己的身边炸响。

甚至可以看到残肢断臂在天上飞!

这样的战场对于士兵心理素质的考验太大了。

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在这样的战场上,谁都不敢保证炮弹、子弹下一秒会不会落在自己的身上。

生命在这一刻脆弱的像是一阵风!

贞观年间。

李世民人麻了。

“像李延年这样的人他们竟然不止一个!”

“朕好像明白咱们为什么能在武器、物资、技术落后这么多的情况下胜利了。”

“这是一支被锤炼到宛若精钢一般的队伍!”

“哪怕是神也无法战胜他们,不!或者说他们此刻与神明并没有区别!”

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像李延年这样的将领不只是一个人,这种事情实在太可怕了。

这样一支军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倒他们!

这样一支军队如果是敌人,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可怕了!

即便骄傲如李世民,也不敢想象如果他的敌人是这样一支部队他该怎么打。

打个锤子!

【1950年10月咱们的军队入朝之后,通过第一次战役便粉碎了美军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稳定了朝鲜战局】

【但麦克阿瑟此时对咱们仍然没有放在心上,以第八集团军、第十军分别从西、东两线分兵北进,企图对我军南北夹击】

【彭帅敏锐的识破了美军的意图,故意示弱后撤,将西线美军诱至预定战场,再以我军第38军、42军从侧翼穿插切断美军后路,配合正面部队第39、40军将口袋扎进,不放过一个敌人】

天幕上地图出现,将敌我双方的军力部署、战略意图一览无余的展露出来。

各时空许多将领目不转睛的看着天幕,沉浸在这场大战中。

对于军人而言,这样的战场既凶险,但又让他们神往!

嘉靖年间。

“快快快,你们赶紧帮朕看一下,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我们该怎么堵住他们。”

“胡宗宪、戚继光,你们两个说说看。”

朱厚熜招了招手,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天幕上连头都没转。

胡宗宪眉头微皱大脑正在飞速运转。

“目前我军已经占领了德川、价川、军隅里地区!”

“被堵在这里面的美第1军、第九军如果得不到支援的情况下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从地图上的兵力部署来看,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一支援军能够支援过来。”

“如此一来美军想要不被全歼,唯有断臂求生留下一支部队断后,其余部队突围,并派遣其他部队进行接应。”

胡宗宪说完目光落在戚继光的身上,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流,他对于戚继光非常欣赏。

不愧是后人嘴中的冷兵器集大成者,确实很不一般。

戚继光手拿牙杖指向了眼前的沙盘地图。

“美9军想要撤退,从地形以及兵力部署来看,唯有向顺川这一路能走。”

“而想要拦住这支部队,我们需要从侧翼出发将这个口子给扎紧,把他们全部堵在里面。”

“这其中三所里,松骨峰两个位置又是关键节点。”

“一定要占据这两处,将口袋给扎死!”

朱厚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在目光落在了三所里和松骨峰这两个位置。

他虽然精通权术,但对于大兵团之间的战术布置看的并没有那么清楚。

只感觉天幕上地图一道道红蓝箭头不断交错,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经过他们两个这么一讲之后,战场的形势一下子就明朗了许多。

不止是朱厚熜,张居正、严世蕃、高拱等人也都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术业有专攻,打仗还得让专业的人来才行。

“也就是说,这一处战役的胜负手就在三所里和松骨峰这两个位置。”张居正询问道。

“倒也不是胜负手,这一次战役我们胜局已定,关键的地方在于能取得多大的成果。”

“要是轻易放跑了这支部队,对于我们而言会是巨大的损失,前面做的这些部署全都白费了。”胡宗宪补充道。

“那这两个地方能守的住吗?”朱厚熜喃喃道。

群臣没有回话,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天幕。

此时天幕上画面一转来到了指挥室中。

“离三所里最近的是哪支部队?”

“是38军的113师。”

“有多远?”

“140里!”

“正常行军每天是60里左右,113师刚刚打完了德川这一大仗,还没来得及修整,让他们一夜跑140里的路实在是太困难了。”

“要不组建一支精锐的小部队也许能赶到。”

“就算几百人的小部队能赶到三所里,也无法阻挡数以万计逃命的美军吧”

“一夜奔袭140里,除非有奇迹出现!”

彭帅手在桌上用力一磕,“那就看看我们的战士能不能创造这个奇迹吧。”

洪武年间。

朱元璋抓了抓脑袋,“正常行军速度是每天60里左右?”

“这个速度正常吗?”

“这也不正常啊!”

朱元璋目光落在了徐达身上,“咱们大明的部队一般每天可以行进多少里?”

徐达不假思索道,“不算骑兵奔袭,如果是正常步兵队列一天行军里程,每日在20-40里左右,具体里程还要看道路的情况。”

“如遇紧急特殊需要急行军的情况,士兵卸下辎重只带一两天的口粮轻装出发,精锐部队可日行60里!”

“极限情况下一昼夜可行百来里,这已经是极限了,并且如此强度的急行军后,需要修整3-5日才能恢复战斗力。”

一众文武百官闻言均沉默了下来。

朱元璋的嘴角扯了扯,他是马上天子,一生历经大小战事百余次,这些数据他自然心中有数。

他这是被天幕披露出来的数据给晃了心神,才询问徐达来确认他印象中的数据。

“也就是说他们的日常行军速度,我们需要精锐部队急行军才能做到。”

“而现在他们想让一个师万把人,在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还没有修整的情况下,急行军140里!”

“这是人能办到的事情吗?”

“如此荒谬的军令他们就不怕士兵哗...”

朱元璋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下意识把志愿军当做他手底下那群军队了。

从志愿军展现出来的精神意志,这支军队根本不是他手底下的军队能比的,即便是他手底下最精锐最能战的部队,那也是远远不如他们的普通士兵。

甚至可以说这都是两个不同物种的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