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幕上一幅巨大的地图出现,只见地图中蒙古的版图几乎填满了整个地图,唯有宋朝在这张地图中顽强的占据了一隅之地。

这一刻那个宋字竟然让许多人觉得有些孤勇!

同时也让无数人感受到了蒙古这两个字的含金量,再也没有比这张图更能证明蒙古的强悍了!

秦始皇年间。

“真是一个庞大且可怕的帝国啊。”

嬴政看着天幕微微握紧了拳头,毫不夸张的讲当这张图出现的时候他的心跳都加速了。

眼中更是带着一股不可抑制的渴望。

在天幕出现之前,他深深为自己的功绩感到自傲,大秦六世君主的夙愿终于在他的手中实现!

六国尽灭!

整个华夏大地尽归于秦!

这不仅仅是大秦历代君主的夙愿,也是他的!

这样的功绩如何能不让他感到自豪呢!

但自从天幕出现后,他知道了坐井观天这个词,而他正是井底的那只蛙!

后世英雄多如过江之鲫!

汉武!光武!

唐宗、宋祖,明祖、永乐!

现在更有那成吉思汗!

当年那个历代疆域的对比就深深刺激到了他,他自以为的庞大帝国原来在后世根本就排不上号!

大汉倒还好说,到了大唐李世民时期,帝国的版图差不多是大秦的三倍!

而蒙古更加的可怕,目之所及几乎全部被他们征服!

虽然后人将他排在皇帝第一,但他们同样也说了,他这个第一是占了先发的光,单纯从能力上来说他比不上这位太宗文皇帝。

他无法反驳,也不屑反驳。

“你们说如果异位相处,大秦能挡的住铁木真的蒙古铁骑吗?”

群臣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尽皆沉默了。

他们能不能挡的住蒙古他们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绝对做不到跟蒙古一样,能征服如此广袤的地盘。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是啊,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刘彻也很想问这个问题。

“到底是蒙古太强了,还是彼时其他国家太弱了呢?”

“这么大的地盘打下来难道不要派人治理吗?还是说他们就仅仅只是打下来而已。”

“应该是如此了,不然根本就无法解释。”

刘彻想了一会也想明白了,蒙古的征服应该就是一路杀过去,不可能说一边打还能一边治理的。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可怕了。

铁木真时期。

铁木真看到这里的时候挑了挑眉,说实话要不是看了天幕,他也没有想到他们蒙古竟然最后能打下如此大的一片疆土。

这都已经超过他的想象了!

“你们干的好哇,你们没有丢我的脸,个个都是好样的!”

“长生天在上!”

“您看到了吗!”

“哈哈哈哈!”

铁木真无比畅快的大笑了起来,这张地图实在太让人高兴了,不止是他,还有铁木真的一众儿子孙子们也是个个喜笑颜开。

唯独蒙哥歪着脑袋看着天幕一言不发。

众人笑了一会儿看到了蒙哥的表情后也回过神来。

“蒙哥,你小子这个大汗是怎么当的?”

“你这也不行啊,竟然死在了汉人的手里面!”

“而且还是被那个孱弱的宋国给击败的,你可真是丢脸啊!”

“要我说这个大汗不就不该给你当,简直是丢长生天的脸!”

“啧啧啧,你平时不是挺厉害的吗,就这啊~”

蒙哥的一众兄弟纷纷大笑了起来。

“不可能,我怎么可能死在宋人的手里!”

“我不信,我绝对不信!”

“假的,这肯定是假的!”

蒙哥脸涨的通红,说着一些打仗的失败不能算输之类让人听不懂的话,整个汗帐一片欢快的气息。

【我们大家印象中一直很弱的南宋,熬死了大辽,西夏,又熬死了金国,在金国被灭足足四十五年之后才彻底覆灭】

【崖山海战十万大宋军民葬身大海,大宋至死的那一天也没有向蒙元屈服】

【严格来说真的挺不容易了,当然我是说宋朝的百姓,绝大多数宋朝的百姓真的从没有没有想过投降】

【在北方大地被占领后,许多百姓直接拖家带口前往南宋,那仅余的半壁江山足足有着将近八千万的人口!】

【可惜啊,即便是到了此时,如果南宋上下一心,依托长江天堑依旧不是没有守住的可能】

【忽必烈攻破襄阳都不是硬啃下来的,而是花了足足六年的时间切断襄阳、樊城与外界的联系,随后靠着贿赂这样的手段才拿下了樊城】

【一旦划江而治坚持个几十年,熬到忽必烈死掉之后,那说不定还真就有光复北方的可能了】

【纵观整个宋朝,大宋的百姓从来没有对不起宋朝】

天幕下。

整个南北两宋朝堂上听到这里的时候全都沉默了。

不论他们暗地里有多无耻,心里面有多少蝇营狗苟,此时也都羞愧的抬不起头来。

这几乎是指着他们的鼻子在骂了,宋朝的百姓没问题,国力也没问题,那问题出现在了哪里显而易见。

有些事情真的只有打到脸上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痛。

你说他们心里面真的就对宋朝没有感情吗?

倒也并非全是如此。

要都想着大宋亡,那大宋也不会能坚持三百多年!

他们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以为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住局面。

乐观的时候过于乐观,消极的时候又过分消极。

永远不会吸取前人的教训。

等到那一天真的到来时又痛苦的几乎不能自己悔不当初,甚至于以身殉国。

但死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不过是他们逃避现实的手段。

其他各时空的朝堂听到这里的时候也怔怔的陷入了沉思。

虽然说的是宋朝,但他们本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纵观华夏几千年,有哪一朝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对得起天下百姓的。

有,但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