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乱世边军一小卒 > 第382章 超越时代的力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居庸关外黑风寨大捷的硝烟尚未散尽。

杨定国与李成化正欲一鼓作气,依托黑风寨险要地势和缴获的充足粮草,彻底锁死左贤王大军的退路与命脉。

并配合幽州守军内外夹击,毕其功于一役。

军中将士亦因这场酣畅淋漓的胜仗而士气高昂,摩拳擦掌。

然而,就在此时,一队身着大胤官袍的人马,竟穿过了双方犬牙交错的战线,抵达了左贤王的大营。

来者正是奉新帝胤昭之命前来议和的礼部尚书苏哲言与鸿胪寺卿周廷玉。

左贤王正因后勤被断,进退失据而焦头烂额。

见到胤朝使臣,先是暴怒,随即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佯装愤怒,拍案而起:“议和?你们胤朝皇帝一边派使臣来求和,一边又派大军断我粮道,袭我后方!”

“这就是你们求和的诚意吗?若要和谈,先问罪杨定国、李成化这两个背信弃义擅启边衅的狂徒!”

“将他们的人头送来,本王方可考虑退兵!”

苏哲言与周廷玉闻言,如遭雷击。

他们万万没想到,本该在与晋王对峙的京师五营,竟会出现在这里,还打了如此一个大胜仗!

这完全打乱了朝廷“攘外必先安内”、企图与北狄暂时媾和的计划!

苏哲言不敢怠慢,立刻以八百里加急,将杨定国、李成化擅自北上、突袭黑风寨、以及左贤王问罪二人的消息火速传回京城。

京城,太极殿。

新帝胤昭看到苏哲言的急报,非但没有为前线大捷而欣喜,反而气得脸色铁青:

“反了!真是反了!杨定国、李成化眼中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还有没有朝廷法度!”

顾鼎铭与崔开济侍立在下,心中亦是惊怒交加。

顾鼎铭立刻上前道:“陛下息怒!此二人抗旨不遵,私自调兵,已是形同谋逆!”

“如今虽侥幸取胜,却彻底激怒左贤王,破坏朝廷议和大计,其心可诛!其罪当诛!”

崔开济也阴恻恻地附和:“顾大人所言极是。此风绝不可长!若人人效仿,岂非国将不国?”

“陛下当立即下旨,剥夺二人兵权,锁拿回京问罪,方可彰显朝廷威严,也可向左贤王展示我朝议和之诚意!”

胤昭此刻最怕的就是内部生乱,听闻二人之言,觉得正合己意,当即下旨:

派钦差大臣持天子剑,即刻前往幽州前线,革去杨定国、李成化一切职务,锁拿回京交刑部议罪!

其所率京师五营,由钦差暂代统领,即刻撤离黑风寨及居庸关险要,返回京畿待命!

钦差快马加鞭,赶到杨定国军中宣旨。

杨定国与李成化接到旨意,如闻晴天霹雳!

他们浴血奋战,扭转战局,解了幽州之围,非但无功,反而获罪?

“钦差大人!此时万万不可撤兵啊!”

李成化急得双目赤红,“我军现已扼守居庸关咽喉,左贤王粮草尽失,军心浮动,正是将其一举击溃的大好时机!”

“此时撤兵,无异于纵虎归山,前功尽弃啊!”

钦差却冷哼一声,高举圣旨:

“李将军,你想抗旨吗?陛下旨意清楚明白,尔等擅自行动,已破坏朝廷大局!速速交出兵符印信,随本官回京请罪!”

杨定国仰天长叹,一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岁,心中一片冰凉。

他看了看周围那些同样的将士,知道若抗旨,麾下这数万儿郎顷刻间便会从国之功臣变为叛军逆贼。

“臣…遵旨。”杨定国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缓缓交出了兵符。

李成化悲愤莫名,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同交权。

数万精锐之师,就这样在胜利的关口,被自毁长城,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战果化为泡影,士气瞬间跌落谷底。

杨、李二人被剥夺兵权,随钦差黯然返京。

新任统帅根本不懂军事,上任第一件事便是严格执行圣旨,下令大军放弃好不容易夺取的黑风寨和居庸关险要,全军开拔,南返京畿。

大军撤离途中,军心涣散,毫无戒备。

早已得到消息、并暗中重新集结力量的左贤王,岂会放过这天赐良机?

他亲率精锐铁骑,于大军行至一处险要山谷时,发动了猛烈伏击!

胤军猝不及防,指挥混乱,加之士气低落,瞬间崩溃!

一场血腥的屠杀在山谷中上演!

数万京师五营精锐,死的死,散的散,逃的逃,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少量残兵侥幸逃脱。

经此一役,左贤王不仅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更是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气焰愈发嚣张。

他立刻挥师再次兵临幽州城下,并将惊魂未定的苏哲言、周廷玉等使臣“请”回大营。

这一次,左贤王的谈判条件变得极其苛刻强硬:

“割让燕云十六州!岁贡白银百万两,绢帛十万匹!开放互市!否则,休怪本王铁蹄踏平幽州,直捣你们京城!”

苏哲言面如土色,他深知答应此等条件无异于卖国,必将遗臭万年。

但不答应,眼前便是城破人亡的结局。

谈判顿时陷入僵局,但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鞑子手中。

……

与此同时,赵暮云一行历经跋涉,终于进入了延州地界。

唐延海早已接到密令,亲自在预定地点迎接,并将赵暮云等人带入一处极其隐秘的山谷之中。

山谷内别有洞天,竟隐藏着一些简易的作坊和营房。

“赵头,您平安归来真是太好了!”

唐延海见到赵暮云安然无恙,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赵暮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延海,辛苦你了。此地可还安全?”

“绝对安全!此地乃是废矿坑改造而成,知晓者寥寥无几。”唐延海保证道。

“好。”赵暮云点头,“立刻密召延州都尉杜威来此见我,切记,不可走漏任何风声。”

当杜威被唐延海秘密带入山谷,看到本应“尸骨无存”的赵暮云活生生站在面前时,惊得差点叫出声来。

随即便是巨大的惊喜:“赵大人,您…您没死!这真是…真是苍天有眼!”

赵暮云示意他噤声:“杜都尉,此事乃最高机密,暂不可对外宣扬。今日召你前来,有要事相托。”

“尽管吩咐!末将万死不辞!”杜威激动地抱拳。

“我需要你暗中调动延州可信之人,大量秘密采购硝石、硫磺、木炭,尤其是品质上乘的硝石,越多越好,分批运入此谷。可能办到?”赵暮云沉声道。

杜威虽不明所以,但毫不犹豫:“末将必全力办妥!延州地处大河南岸,商贸往来复杂,采购这些物料虽需小心,但应能办到!”

“很好。此事关乎未来战局,务必谨慎。”赵暮云叮嘱道。

送走杜威后,赵暮云来到了山谷深处的一片空地。

那里,十几个从晋阳“请”来的烟花工匠正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赵暮云看着他们,直接让唐延海抬出一箱白银:“

这里是一千五百两银子。你们每人先拿一百两安家费。接下来,你们要按我的配方和要求,研制一种新的…‘烟火’。”

工匠们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又惊又疑。

赵暮云拿起一根木炭,在石板上写下了“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粗略比例,并详细讲解了研磨、混合、压实、封装的要求,以及他想要达到的“声若惊雷,烟焰张天”的效果。

“记住,比例并非绝对,需要你们反复试验,找到威力最大、最稳定的配比和制作工艺。”

“试验时务必远离人群,注意安全!”赵暮云神色严肃,“若能成功,后续还有重赏!若泄露半句,或蓄意破坏…”

他话未说完,但眼中的寒意让所有工匠不寒而栗。

工匠们虽然觉得这位“大人”的要求古怪又危险,但在重赏和威压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们开始在这与世隔绝的山谷中,进行着注定将改变战争形态的秘密试验。

赵暮云望着开始忙碌起来的工匠们,目光幽深。

他知道,朝廷的昏聩和自毁长城,已然让局势恶化到了极点。

要想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守护想守护的一切,就必须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