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柳平安所说的承诺,赵朗其实一直都挺好奇的。

这个家伙平常一直都不苟言笑,今天却神神秘秘,显得很不对劲。

赵朗并不在乎什么好处,只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弄清楚真相。

柳平安絮絮叨叨的夸奖着那些野生药材的年份和品相质量,然后动作娴熟的分门别类进行晾制。

这家伙效率还挺高,很快就把几大麻袋的药材都收拾好了。

随后又给林远添了杯茶,叮嘱道,“你不要乱走,我马上带人过来,接下来的事,你绝对会感兴趣,并且会感激我。”

说完就一溜烟儿的跑出去了。

赵朗也就是喝了杯茶的功夫,突然就听到院子外面有说话的声音。

是柳平安,还有一个非常甜美清脆的女人的声音。

那女人年纪应该不大,类似于少女的状态,听起来十分的舒服悦耳。

赵朗顿时变得局促起来,甚至想要赶紧翻墙逃跑。

嘴里头嘟囔着,“柳平安这个家伙,平常看着挺正派的。”

“今天这干的叫什么事儿啊,弄了半天,真的是要给我介绍女人吗?”

正胡思乱想着,虚掩的院门被推开。

柳平安带头走了进来。

然而跟在后面的却并不是什么青春少女,而是一个身材略显肥胖,长得不怎么好看的中年妇女。

赵朗就更生气了,恨不得冲过去把柳平安锤一顿。

给自己介绍女人也就算了,居然还介绍这样的大妈级别的人物,这狗东西是哪根筋搭错了吗?

“赵朗,你别愣着了,赶紧过来打声招呼。”

“我之前就跟人家说好了,特意等着你呢。”柳平安一个劲儿的给赵朗使眼色。

赵朗咬着牙,“等我干什么,柳平安你搞什么鬼。”

那中年妇女愣了一下,“怎么了小柳,你没跟人家说好吗?”

“这不是浪费我时间吗,早知道我去找别人了。”

“这事儿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能办。”

对方也有些不高兴了,一边拿眼角甩着赵朗,一边捋着额前的发丝。

更显得那张肥胖的脸蛋油光水滑。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僵硬。

柳平安赶紧劝说中年妇女,“刘大姐,这事儿怪我了。”

“我没跟赵朗说清楚开供销社的事。”

“但是我保证他肯定感兴趣,我只是想要给他卖个关子。”

赵朗瞪大了眼睛,“什么,什么供销社呀?”

“你不是给我介绍……”

还好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

但那位姓刘的中年妇女却很敏锐的猜到了什么,脸色绯红瞄了赵朗一眼,“你这小伙子真是唐突,我都多大岁数了哪能扯这个事儿。”

气氛又变得无比尴尬。

柳平安走过来锤了赵朗一把,“一天到晚的胡思乱想,刘大姐可是正经人。”

赵朗气得直咬牙,“你要是早把事情说清楚,至于这样吗?”

“所以说你啥意思,我不是正经人吗?”

那中年妇女捂着嘴在旁边笑了起来,似乎对于赵朗误会这件事情觉得挺有意思。

柳平安陪着笑脸,“这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吗。”

“来,我给你们两位重新介绍一下。”

他拉着赵朗来到中年妇女面前,“这位刘鲜花刘大姐,是咱们公社的一名干部,主要是负责供销社这一块。”

赵朗出于礼貌,伸出了手,“原来是领导啊,刚才一场误会,还请见谅。”

刘大姐抿着嘴笑,大大方方的跟赵朗握了一下手,“这都小事,多少年没有人对我产生这想法了。”

赵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很想告诉对方,自己没想法,不过这话却不能说出口。

只能露出尴尬的笑容。

“这位是我们村护林员,也是狩猎队队长,赵朗。”

“别看年轻,本事大着呢,而且方方面面认识的人多,村子外面的那个工厂就是他的,我的意思是说他领头建起来的。”柳平安又开始介绍赵朗,专挑好的说。

搞得赵朗又有些不好意思了。

中年妇女刘大姐点头,“这个我都听说了,赵朗同志年纪轻轻的,能有这番作为,而且一心为生产队的男女老少着想,真是让人佩服。”

“这一次我也是看中了你的实力和人品,所以才愿意来帮助你共同发展供销社。”

赵朗到现在还有些云里雾里,不过满肚子疑惑,却也不方便问,只能把疑问的目光看向柳平安。

柳平安清了清嗓子,“那啥,咱们七里屯,现在也算得上是十里八乡鼎鼎有名的村子了。”

“虽然村子不大,但经济发展的好,理应开上一家供销社。”

“别人都没这个实力,只能赵朗你来。”

赵朗终于明白了。

柳平安神神秘秘的,所说的自己一定会感兴趣的事儿,原来是在村子里开个供销社。

这的确是个好事。

因为周围这几个生产队共用一个供销社,其实挺不方便的。

别的季节都还好说,可如今大雪封山又封路,出了村没有个交通工具,只靠人的两条腿,真的遭罪。

如果能在村子里开个供销社,那村民可就方便多了。

最主要的是,开供销社能够给生产队带来额外的收入,就这一条,不知道多少人眼馋呢。

只不过这事来得太突然了,赵朗一时没反应过来。

“怎么样啊赵朗同志,你有没有兴趣,或者说有没有这个魄力?”刘大姐紧盯着赵朗。

柳平安在旁边咳嗽一声,赵朗不假思索地回应,“兴趣和实力我都不缺。”

“不过供销社好像一直是归公家管吧,而且也不是想开就开的。”

按照他了解的情况,由于某个运动的缘故,从早两年开始,私营商店和国营供销社就合并了。

就连隔壁村的供销社,那也是上头选址,上头专门派人来管的。

“现在有新政策了,鼓励各处生产队有能力的自己经营供销社,虽然也受上面管辖,但自由更多。”刘大姐立刻解释起来。

赵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这是好事儿,在刘大姐的指导下,如果真的能开供销社,资金我来出这没问题。”

关于开供销社这件事,赵朗没有半点压力。

自己背靠着黑市,各种物资都能搞到手,平常也可以收点东西给大家带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刘大姐笑着回应,“年轻人就该有你这种闯劲儿,我很喜欢。”

“不过,你也不要过于乐观,开供销社还是要面临许多麻烦和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