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09:不贷款你们真以为我没钱? > 第152章 未来实验室:全球英才汇聚与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2章 未来实验室:全球英才汇聚与暗

今天是“安居未来实验室”正式挂牌的日子。

清晨七点,王安已站在实验室预留基地,望着眼前这片即将承载人类命运的土地,心潮澎湃。

“这里即将成为改变世界的地方。”王安轻声自语,呵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转瞬即逝。

沈佳裹着羊绒围巾走来,递上一杯热咖啡:“准备好了吗?今天全球媒体的眼睛都盯着你。”

王安接过咖啡,指尖感受着杯壁的温度:“比起外界的聚光灯,我更在意那些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才。”

上午十点,安居大厦会议中心。数百家媒体云集,直播信号通过卫星传向全球各地。王安站在“安居未来实验室”的标识前,目光如炬。

“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大挑战之一。”王安的声音坚定有力,“安居未来实验室将致力于开发低成本、大规模的水资源解决方案。”

随后,王安面向全球发布“英雄帖”:“我们诚邀水资源、材料科学、人工智能、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精英加入这场挑战人类极限的征程!”

全息投影上展示着实验室的宏伟蓝图与丰厚薪酬——不仅是物质回报,更有“参与改变世界”的历史机遇。

“关于安居未来实验室,您能透露更多细节吗?”一位记者提问。

王安微笑:“我们将建造世界最先进的跨学科研究基地,配备量子计算集群、纳米材料实验平台和海水模拟环境。我相信人类的智慧,能够突破看似不可能的边界。”

发布会结束后,安居的招聘网站几乎被全球申请者挤崩。简历如雪片般飞来,从麻省理工的教授到硅谷的工程师,从欧洲皇家学院的研究员到非洲的水利专家。

“王总,申请者太多了,我们需要更精确的筛选机制。”人力资源总监汇报。

正当此时,熟悉的系统提示在王安脑海中响起:【“人才争夺战亦是安全保卫战。建议投入1亿元建立多层级安全审查与反渗透体系,利息:三个月内成功识别并阻止至少一次针对核心技术的窃取企图。”】

“我接受。”王安在心中默念,随即对团队宣布:“除了能力评估,还要建立严格的身份审核与背景调查机制。这不仅关乎人才质量,更关乎国家安全。”

两周后,安居总部安保中心。王安正与安保负责人审阅最新安全系统方案。

“三重加密通信网络、行为识别AI、量子级加密协议…”王安翻看着方案,“看起来很全面,但我担心内部威胁。”

安保负责人点头:“已纳入考虑。每位研究员都会经过心理评估,关键区域实行双因素身份验证。”

第二天,一份特殊的简历引起了王安的注意——苏菲·陈,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副教授,华裔血统,年仅30岁,在水分子结构与高效过滤材料领域已发表二十余篇顶级论文。

“她两年前拒绝了谷歌的高薪聘请。”人力资源总监补充,“对金钱似乎不太看重。”

“尽快安排视频面试。”王安放下简历,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视频会议室内,屏幕上出现了一位东方面孔的女子。黑发利落地束在脑后,眼神锐利中带着一丝好奇。

“陈博士,为何对安居未来实验室感兴趣?”王安直奔主题。

“王先生,直说吧,我对您这个人感兴趣。”苏菲的回答出人意料,“从奶茶店到千亿帝国,再到挑战全球性问题,您的轨迹非同寻常。”

她微微前倾:“我研究水分子十年,不只为发表论文,而是希望解决实际问题。您提供了这个舞台。”

一个半小时后,视频会议结束。王安靠在椅背上,对身旁的沈佳微笑:“这位苏菲·陈很特别,直率得近乎冒犯,却也令人耳目一新。”

沈佳看了眼简历:“她的能力毋庸置疑,但这种性格,不知道能否融入团队。”

“差异化思维正是我们需要的。”王安起身,望向窗外,“发出聘请函吧。”

三周后,苏菲·陈抵达江州,正式成为未来实验室的第一位国际顶级科学家。她穿着简洁的黑色西装,拖着一个小行李箱走进安居大厦,仿佛只是来参加一次普通会议。

“欢迎来到安居。”王安亲自迎接,“您的实验室刚刚完成设备安装。”

苏菲打量着大厦内部:“印象深刻。我希望明天就能开始工作,材料清单已经发给您的助理。”

随后的日子里,更多全球顶尖人才陆续抵达:美国的量子计算专家、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工程师、德国的能源存储科学家、日本的仿生膜技术研究员…

未来实验室初步团队很快组建完成,一支多元文化、多学科融合的队伍成形了。然而,背景各异也带来了明显的壁垒。

“美国团队想用机器学习优化过滤算法,而德国团队坚持从材料基础研究做起。”项目协调员向王安汇报,“彼此沟通效率低下。”

王安知道,这需要他亲自介入。系统悄然帮助他快速吸收跨文化团队管理和前沿科技知识,让他能以专业视角引导讨论。

一个月后的项目例会上,王安站在团队面前,流畅地切换着英语、德语和法语:“我们不是在比较谁的方法更好,而是寻找最优的组合。”

他在白板上画出创新的系统架构:“美国团队的AI算法可以优化德国团队的材料配方,而以色列团队的工程经验能帮助实现规模化生产。”

会议室内充满惊叹声。苏菲凝视着王安,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王先生,您的学习能力令人震惊。”

随着团队整合度提高,实验室的安保系统也逐渐到位。然而,一天深夜,系统突然发出警报。

“王总,检测到不明来源的网络探测活动。”安保负责人连夜汇报,“目标是材料研究组的内部数据库。”

“追踪源头?”王安眉头紧锁。

“初步定位到t集团的新加坡服务器,但可能是跳板。”

王安思索片刻:“加强防火墙,同时启动反向追踪,但不要打草惊蛇。我要知道谁在背后。”

深夜的实验室,苏菲仍在工作。王安带着宵夜走进她的实验室:“喝点热汤,补充精力。”

苏菲接过汤:“这么晚还在?”

“实验室是我的心血。”王安在她对面坐下,“你对新型石墨烯膜的设想很有创意,但成本控制是个难题。”

“有个想法。”苏菲拿起笔,在纸上迅速勾画出一种复合材料结构,“利用仿生原理,模拟鲸鱼滤食系统…”

两人热烈讨论着,时间悄然流逝。当讨论临近尾声时,苏菲突然靠近王安,眼神中带着异样的光彩。

“王安,你知道吗?和你共事的这段时间,我发现你不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她的声音低沉而真诚,“你的远见卓识和对细节的掌控,令人着迷。”

微妙的气氛在实验室内弥漫。王安感受到了对方言语中的深意,他礼貌地后退半步,拿起水杯。

“谢谢你的欣赏,苏菲。”王安温和而坚定地转移话题,“说到过滤系统,我们还需要考虑耐久性测试方案。”

苏菲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恢复专业态度:“当然,我已经设计了加速老化实验。”

两天后,安保系统捕获到更具体的入侵痕迹,并成功追踪到源头——确实是t集团的一个秘密网络小组。

“果然。”王安得知消息,眼神中闪过一丝冷意,“准备法律文件,同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系统奖励随即而至:【“高科技人才识别与激励”模块,解锁“跨文化科研团队管理”高级策略。】

春意渐浓的某个黄昏,王安站在未来实验室的天台,俯瞰着这片正在崛起的科研基地。各国精英们正在这里创造未来,可暗流涌动也从未停止。

“挑战才刚刚开始。”王安望向远方,太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而新的曙光,也必将从这里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