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打开袋口定睛一瞧,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家伙,里面竟然全都是鹿茸,而且一个个新鲜十足,切割完整,一看就是刚切下不久的新鹿茸啊。
这品质,极品!
旋即,他又有些颤抖的打开另外一个口袋,就看到了一堆晒干的贝母,一个个饱满光滑,没有一点泥沙,而且,阴干的层次刚刚好!
同样是极品!
张主任心中不由感叹,不愧是魏大山,每次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精品啊!
“大山同志,你随我来!”
张主任冲着魏大山,笑呵呵的说道。
就要拉着魏大山,往收购站的后院走。
贝母倒还好,大家都见过,但鹿茸这玩意儿可是珍品,现在人多眼杂,交易起来不是很好。
“嘿,张主任,我们都排了一上午了,他什么人啊,才刚来就走后门?”
“张主任,凡事讲究个先来后到吧?你这样太不地道了!”
“就是,这不公平!”
眼看着魏大山跟着张主任往那大门走,不少排队的村民,纷纷表达不满。
对此,张主任却面不改色,冲着众人吼道,
“什么叫先来后到?这位魏大山同志,我几天前就提前预约了,你们没听错,是我在等他,不是他在等我。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一边说,一边就拉着魏大山往里走,若是换做以前,张主任断然不甘如此,但现在他也没这么多讲究了,魏大山这么好的客户,自己必须优先啊。
他冲着收购站门口的那个新人道,
“小王,你跟会计盯着,我一会儿就过去!”
说罢,就不再理会众人,带着魏大山打开大门,等魏大山进去,转身又从里面锁上,生怕别人进来打搅。
直到走到没人注意的地方,张主任方才长长松了口气,朝着魏大山竖起大拇指。
“大山兄弟,还是你靠谱啊!”
“不论是贝母,还是鹿茸,都是一等一的极品,没的说!”
张主任扶了扶眼镜,笑着道,
“这样,贝母我给你一百一斤,鹿茸二百七一斤。这红花品质也不错,可惜刚刚采摘的,水分比较大,算你三十一斤,你看如何?”
红花其实也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不然魏大山也不会专门让两头哈熊帮自己采摘,晒干的优质红花,在这个年代,能卖到六七十块一斤。
但因为昨天下了大雨,魏大山的这批红花比较潮湿,只能卖个一半的价格了。
“行,张主任说了算!”
对此,魏大山倒也没有异议。
毕竟,昨天从吴智慧几人的口中得知,李建春那边,差不多也就这个价。
“好嘞!”
张主任嘿嘿一笑,旋即就拿来家伙进行挨个称重。
贝母一百一斤,一共是五十斤,算五千块。
鹿茸二百七一斤,这些鹿茸一共九斤六两,张主任直接按照十斤算,给两千七。
至于红花,就相对少了点,一袋子红花,称重也就八斤重,一共是二百四十块。
这么一车山货,一共卖了七千九百四十块,差不多八千了!
魏大山这还是收敛的着卖,仅仅从词条空间里拿出了一部分,如果全部拿出来的话,难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饶是如此,八千块对于这个时代,已经是一笔相当多的巨款了。
不过,魏大山解释,这些贝母和红花,都是委托山里的牧民采收的,还得额外支付给牧民一笔钱,张主任笑着表示理解。
“大山,以后这种品质的货,你有多少,我要多少。价格只高不低!”
张主任自己开了个发票,然后将一堆崭新的纸币,递给了魏大山,不忘笑着叮嘱,
“下次还得来找我啊!”
“必须的!”
魏大山哈哈一笑,
“那张主任,我就先走了,咱们改天见!”
门外还有那么多人排着队卖药材呢,若是魏大山再不走,估计得引起众怒。
将厚厚的一沓钱分成好几部分,分别装在了不同的口袋,魏大山方才拉着骆驼阿福,朝着院门外走去。
饶是如此,当他走到外面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众人嫉妒的眼神。
“这家伙,看来都卖完了。”
“十有八九是张主任的亲戚,光天化日之下走后门,真是无耻。”
“那么多货,也不知卖了多少钱,偷偷摸摸的。”
村民们七嘴八舌。
对此,魏大山懒得理会,坐着板车,就摇摇晃晃的朝着红柳村走去。
当他路过养鸡场的时候,发现不少村民们还站在那边看热闹,林水旺已经搬完了砖,还在一个劲的跟村民们炫耀他的养殖大业。
都还没有开始养殖,仿佛自己已经变成了万元户。
魏大山摇摇头,这帮人,还是太闲了啊。
他忽然想起,因为养鸡场多了二百只长毛兔,再加上刚刚诞生的那么多小鸡仔,原本的玉米面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但从供销社购买的话,依旧还需要粮票限量购买,倒不如……
魏大山念及此,冲着围观的村民们道,
“大家伙儿,谁家有玉米面的,都可以卖给我哈。一毛五一斤,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
去年家家户户都分了不少玉米,很多人还没有完全磨成面,一听到魏大山要收购,顿时全都来了兴致。
“一毛五一斤,真的假的,比市场价贵了两分钱呢!”
魏大山笑着道,
“那还能有假,我养鸡场需要大量的玉米面,所以啊,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都是这个价,必须是磨好的面,玉米我可不要!”
把玉米磨成面可比较费劲,魏大山宁愿多花点钱,也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还有,你们亲戚家,若是有想卖玉米面的,也可以拉过来卖给我们养鸡场,我照单全收!”
这么大的养鸡场,光靠着红柳村可能不够,还得考虑周边的其他村子。
而魏大山这话一出,顿时在众人之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要知道,现在很多人家都吃不起白面呢,哪怕是玉米面,他们都是省着点吃,没办法,以前穷怕了,可魏大山呢,竟然高价收购玉米面,而且还是用来投喂养鸡场的鸡和兔,你瞧瞧,他们活了大半辈子,到头来,活的连鸡和兔都不如呢!
可话说回来,若是能用玉米面换点钱的话,他们也能用钱购买更多的东西,村民也乐意。
“大山到底还是有钱啊!”
“我家还屯着不少玉米,一会儿我就拿去磨面!”
村民们一边议论着,一边就往家里走。
被魏大山这么一吆喝,他们知道,最近这段时间,村里的石碾子,怕是又不得空闲了。
而刚刚还在吹牛皮的林水旺,已经无人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