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我来一番鸡蛋炒拉条!”
“给我再来一碗鸡蛋汤!”
当魏大山拉着马车,来到何永昌饭店门口的时候,就听到饭店里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
都没进门,魏大山就知道,这何永昌的饭店火了!
到底是城里,人们的消费力比村里面强多了,看来这段时间,何永昌没少赚钱啊。
“哎呀,大山兄弟,请进请进,那啥,小刘,帮忙看着点马车!”
看到魏大山过来,穿着围裙的何永昌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就亲自过来招待,甚至还让人专门给魏大山看着马车上的东西,自己则是拉着魏大山,往后厨的方向走。
“大山兄弟,有段时间没见你了。听秀峰说,你从南疆搞了不少那什么长毛兔?赚钱吗?”
何永昌笑呵呵的拉着魏大山,进入了后厨后面的院子,一脸好奇的看着他。
何大清发现,一个多月不见,何永昌的脖子明显胖了不少,这饭店的生意,是真的火爆啊。
“哪里哪里,只是刚刚进货回来,还没开始赚钱呢!”
魏大山笑了笑,
“何师傅,看来生意不错?”
何永昌道,
“这不多亏了你养鸡场供应的鸡蛋,说来也神奇,其他鸡蛋我也买了不少,但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没有你家的鸡蛋香。你看看外面的这些顾客,都是奔着咱家的鸡蛋来的!”
说到这,何永昌欲言又止。
魏大山养鸡场的鸡蛋都如此好吃,那养出来的鸡自然也很美味,不过他没有说出口。
毕竟,养鸡场一共也没多少鸡,一旦开卖,恐怕不出两个月,就得卖光了。
魏大山哪里看不出何永昌的意思,笑着道,
“这件事不急,等我养鸡场的鸡多了,到时候直接给你供应油鸡。”
“当真?”
一听这话,何永昌顿时来了精神。
鸡蛋都如此畅销,若是提供油鸡的话,那他的饭店,估计会更加火爆。
“那是当然!”
何大清笑道,
“我可不会跟钱过不去。等我的那些鸡崽子们都大了,可以先给你供应一批试试水,如果不错,我再扩大规模!”
“那就好,那就好!”
何永昌听得心花怒放,
“你还没吃饭吧,我给你搞点拉条子吃!”
说着,便让魏大山先坐下喝水,自己则是走到厨房里,亲自给魏大山做饭。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大盘鸡蛋炒拉条,就出现在了魏大山的面前。
魏大山拿起筷子戳溜溜吃了一大口,别说,真香!
何永昌的饭店太火爆,魏大山也不好继续留在这里打扰人家做生意,吃饱喝足之后,就从饭店里走了出来。
接着他又去了不远处修车的地方,将林利民和刘小兰委托的裤子和短袖,递给了林水牛。
“天热了,你妈给你改了两件短袖,还有新裤子,你换着穿,托我给你带过来,让你自己注意点!”
“诶诶,谢谢大山哥!”
林水牛看着手中的衣服,目光中也满是感动。
旋即,他就又从兜里掏出手帕,要给魏大山,却被魏大山一把拦住,
“叔和婶子还说了,钱是你赚的,你自己留着,他们在村里也不花钱。不用给他们,只要你能把日子过好了,他们比什么都高兴!”
但林水牛脾气倔的厉害,非要将手帕里的钱塞给魏大山,
“我这里没什么花钱的地方,给他们,他们也吃好点!”
看到这一幕,魏大山也颇为无奈。
林利民和刘小兰,担心林水牛在村里过不好,不想要钱。
而林水牛呢,又因为长时间不回家,觉得对父母不孝顺,所以想要给钱尽一下孝心。
这种事,魏大山心里清楚,却也只能无可奈何。
又跟林水牛交流了几句,魏大山才拉着马车离开,不过他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又在县城里转悠了一圈。
这趟进山,一下子搜集了不少鹿茸,现在也不过才卖掉四十斤而已,词条空间里还囤着不少呢。
一次性出货太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魏大山也只能多找点销售渠道,进行分销了。
可饶是如此,当他从两家药材收购站走出来的时候,还是遭到了收购站老板的亲自陪送。
“大山同志。以后常来啊,价格方面,绝对没问题!”
“诶诶。”
魏大山笑着回应了一声,这才在药材店老板恋恋不舍的目光中,朝着城外走去。
也不怪收购站老板热情和不舍,其他猎人,最多一次也就送来两三斤的鹿茸,而且质量还一般,可是魏大山呢,一出手就是二十斤鹿茸,而且质量都是一级货,这样的供货方,谁不喜欢啊?
又是卖了四十斤鹿茸,魏大山这才悠哉游哉的回到了红柳村。
接下来的几天,他没有进山,而是又从李孝武那边,买了两拖拉机的红砖。
贝母晾干是需要时间的,去早了也没用,倒不如趁着这段空档,和大哥一起将养鸡场扩建一番。
之前建立的养鸡场,空间还是不够大,如今一下子进了这么多兔子,还孵化出了不少小鸡仔,不出两个月,养鸡场的牲畜数量起码翻一倍以上,若是不抓紧时间扩建的话,到时候这些鸡和兔,恐怕就只能在外面睡觉了。
而且,以前只有他一个养鸡场,现在旁边忽然多了林水旺的羊圈,魏大山自然也想借此机会,多圈点地,甚至在养鸡场的周围,还专门种植了不少枣树和苹果树。
一来可以圈定地盘,二来么,等这些枣树和苹果树都结果了,也能增加不少收成呢。
“大山,我听说乡里的那个面粉厂需要不少人,你和人老板认识,看看能不能让我们也过去找点活干啊!”
得知魏大山养鸡场要扩建,这几天,邻居建强和建刚,也每天过来帮忙。
而在干活之余,兄弟俩也不由冲着魏大山提出了帮忙。
现在各个村都在风风火火的搞营生赚钱,但于子乡这边的工厂相对较少,能干的活也不多,大部分都在隔壁的乌台镇那边。
像建刚和建强这种,除了一身力气,没有别的本事,又想找个离家近的工作,思来想去,貌似去面粉厂和纺织厂那边最为合适,而这两个工厂的老板,和魏大山也认识,所以就想让魏大山帮忙说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