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不木耳采收卖钱了嘛,大家伙都想跟着盖大棚呢!”
魏大山笑了笑,就走到大哥几人的面前,冲着魏大根道,
“我已经跟木耳培植基地的姜先生说好了,你们一会儿,把这养鸡场的玉米杆子,都给姜先生拉过去,再从他哪里把木耳菌种给我拿回来。记得盖上棉被,这菌种暂时不能见光!”
“姜先生那边要玉米杆子?”
闻言,魏大根也不由神色一怔。
这几天他也发愁呢。
毕竟这些玉米杆子都是用牛粪换来的,一旦牧场那边没有了牛粪,养鸡场就会堆积大量的玉米杆子,这么多他们养鸡场根本吃不完呢。
虽然之前魏大山也说过,种植木耳也需要这玩意儿,但哪里想得到,这玉米杆子还真派上了用场!
此时众人也都走进了养鸡场,魏大根悄声问,
“大山,你这木耳,卖了多少钱,我看他们眼神不对劲啊!”
“哥,我这木耳品质都是最好的,不瞒你,十五块一公斤,就这一茬木耳,我卖了两百多!”
“啥?两百多?”
一听这话,魏大根整个人也愣在了原地。
就连不远处准备装玉米杆子的林家三兄弟,也齐齐傻眼。
魏大山家的温室大棚,他们也是见过的,里面都是一簇簇黑色的木耳,但哪里想得到,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赚了两百多?
若是再多种点的话,盖大棚的钱都赚回来了!
这……
魏大根眨了眨眼睛,试探道,
“大山,你看,我现在盖大棚,来得及吗?”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虽然现在魏大根靠着养鸡场也赚了不少钱,但也舍不得花钱,毕竟每天一睁眼,就都是花钱的地方,好在没有闹鸡瘟兔瘟什么的,不然花的钱更多。
可如果盖大棚,就不一样了。
大棚虽然修建成本高,但只是一次性投入,后续根本不需要花多少钱,只要专心种植木耳就好。
关键是,养殖这些木耳貌似也花不了多少功夫,对于魏大根来说,也不过是顺带手的事情。
一旁的林秀峰几人,也相视一眼,热切的凑了过来。
“大山哥,我们也想盖!”
一茬木耳,就卖了两百多块,这么丰厚的利润,谁不想跟着发财?
“行啊,想盖就盖,趁着现在还没有入冬,你们抓紧时间宝地。等冬天一到,可就不好说了。”
魏大山笑着直接点头答应,
“你们如果想要菌种的话,到时候我跟姜先生说,基本没什么问题!”
这种赚钱的事情,魏大山自然少不了自己的亲大哥,至于林家兄弟三人,毕竟之前也帮扶过他们魏家,让他们跟着一块赚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好嘞,我一会儿就去找有田叔!”
一听这话,魏大根顿时神色大喜。
而林秀峰几人,也一个个兴奋无比。
农民们一旦到了冬天,就没什么事情忙了,若是能跟着赚点钱,他们今年能过个富裕年了!
几人将大量的玉米杆子装在车上,就朝着于子乡的木耳种植基地走去。
而魏大山呢,则是将搞回来的那些沙棘果,全部搞碎了,搅拌一番之后,就找了几个营养包,将其混合在了其中。
木耳从菌种到成熟,也是存在成活率的,而姜锦龙虽然研制出了培植技术,但还处在起步阶段。
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存活率,那魏大山的这些大棚里,就能长出更多的木耳来。
接下来的几天,魏大山搜集各种原材料,按照姜锦龙告诉的他的办法,制作营养包,毕竟拿回来这么多菌种,若是没有营养包的话,可不好存活。
而不远处,林利民家的大棚内,林利民也带着老婆,儿子儿媳妇,一家四口人,都在大棚里,采收木耳。
“爹,这些木耳,真能赚那么多?”
林水浩皱着眉头,依旧有点难以置信。
就木耳这玩意儿,真有那么值钱?
“当然!”
林利民白了儿子一眼,冷哼一声,
“我前天已经去供销社问了,吴主任明确说,十块钱一公斤收木耳,咱们家的木耳品质也不错,把这些木耳收了晒干之后,就可以拿过去卖了!”
闻言,林水浩和媳妇也面面相觑,神色有点意动。
他们也没什么赚钱的好营生,如果盖个大棚,每天过来照看一下,就能赚这么多钱的话,那是真不错啊。
很快,三天时间一扫而过。
林利民家的这些木耳,就全都脱去了水分,变成了一小片一小片的干货。
林利民拿着秤称了一下,竟然也有二十斤重。
因为是第一次种植木耳,而姜锦龙那边研究出来的菌种也不多,所以产量也就这么多。
“走,我们去供销社!”
林利民对于这个产量还是很满意的,当即就拿着这二十斤木耳,准备前往供销社。
只是,父子二人刚一出门,就看到街道上站了不少村民。
“利民,这是要去供销社啊!”
“走,我正好要去乡里,一起去呗!”
左邻右舍,甚至还有其他人,全都笑呵呵的看向林利民。
这几天,整个红柳村都传开了。
听说魏大山种植木耳赚了不少钱,如今林利民也要去卖木耳,他们自然也想跟着过去,看看这木耳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赚钱。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若是真能赚钱的话,那他们也想跟着搞一搞!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林利民哪里看不出来,不过也阻挡不了,索性就在众人的粗用下,提着一袋子干木耳,来到了供销社。
这么大阵仗,着实将吴主任吓了一跳。
“你们都是来卖木耳的?”
“没有,他们跟着我过来的!”
林利民无奈一笑,将自己种植的木耳,递给了吴主任,笑着道,
“吴主任,你看看这些货,能卖多少钱?”
“哦。”
吴主任失望的叹了一声,他就说么,也没听说附近有这么多种植木耳的。
最近木耳需求旺盛,但偌大的于子乡这一带,除了魏大山,就是姜锦龙那边了,而姜锦龙那边规模大,基本都是直接销往县城,根本没他什么事情。
吴主任低头抓了一把袋子里的木耳,失望道,
“这品相,也就二级货,十块钱一公斤,你看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