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192章 并非示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源回来以后就继续任翰林学士,赵翊虽然很看重他,但也仅限于编书、写史之类的。

这让他心情多少有些不好,他从边疆走这一遭回来心境忽变,是打心里想为朝廷干些实事的。

今日的宁源,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想着保持中立、保持家族荣耀的宁源了。

只是陛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所以他就算失落也没有说什么,只一心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

景和四年,秋。

大雍因为有了贺兰部的帮忙,打出了比去年更漂亮的一仗,卓力部的精锐直接没了一大半。

卓力格图如丧家之犬一般,带着几千亲兵不知道躲去了什么地方,他的老婆孩子都落入了大雍的地盘。

只不过草原人打来打去的,谁赢了就能得到别人的老婆牛羊和奴隶,被抢了的人也就发誓要夺回从前的一切。

所以卓力格图估计虽然难过,可应该也没有太过于难过,而是在筹谋着怎么打翻身仗了。

赵翊不知道是打红了眼,还是打赢了受了鼓舞,于是就在景和六年的秋天提出再次兴兵出关。

“今年贺兰部三次来我边疆示威,朕觉得咱们是真的养虎为患了,若不打击贺兰部的话,只怕又是另一个卓力格图。”

朝堂之上,大臣们闻言议论纷纷。

有的顺着皇帝的意思表示应该出兵,不能让贺兰部做大做强,彻底让草原各部臣服大雍。

“贺兰部既是我朝养的狗,那便应该时常敲打敲打,否则它一朝得势便不会认得主人了。”

有的则觉得连年征战百姓劳苦,还是应休养生息,不应该这么大兴战事。

“只是示威,亦没有将士百姓伤亡,陛下只需要申斥即可。”

而且到底人家是真的示威,还是陛下您硬说成是示威还不知道呢。

宁源站在人群中,无视李瑜使劲朝他使眼色站了出来。

“陛下,据臣所知,贺兰部那三次并非是示威,只是因互市不公的事表示抗议罢了。”

规定是两只中等羊换四十斤盐的,可负责互市的官员贪污,居然只换了二十斤盐给人家。

人又不是傻子,能不闹吗?

那些官员贪污了钱还不算,居然还倒打一耙说人家示威挑衅。

真是过分!

李瑜:“……”

这傻小子!

很明显皇帝又不是傻子 ,人家肯定只想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啊。

人家都说了是示威,那肯定就是且只能是示威嘛。

宁源自然知道皇帝的想法,可他却依然劝道。

“规定是上等马换八匹绢,中等马换五匹绢,可臣却听说实际上贺兰部能换到的只有一半。”

“臣以为如今不是兴兵之际,保障互市的公允才是重中之重,才能让边疆安宁、百姓富足。”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宁源。

皇帝都没有让都察院弹劾此事,那就说明皇帝是想将此事压下去。

所以哪怕是主和派,都不敢将这事儿说得太明白,只说没有人员伤亡便不好做出兵的理由。

赵翊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他目光冰冷地盯着宁源。

“宁卿这是什么意思,这么说还是我大雍的错了?”

从前他觉得这小子识时务、还会看人眼色是很好的臣子,没想到如今竟变得这么死脑筋了。

宁源心一横,扑通一声便跪下:“陛下若是任由互市不公,臣恐边疆会永无安宁之日。”

“臣以为如今应彻查此事,严惩贪污官员而不是贸然兴兵。”

李瑜看着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心中暗叫不好。

赶忙站出来打圆场:“陛下息怒,宁学士也是一片赤诚之心,只是想必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所以言辞有些激烈。”

“臣以为不如……先派人去查一查互市之事再做定夺?”

他命怎么那么苦?

本来有两个混账弟弟到处惹事,他就已经够烦的了,现在还来个小舅子,累死他算了。

赵翊闻言深吸一口气,看在子璇的面子便决定忍他这一次回。

“寇卿,此事交由你去查,尽快给朕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