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 第446章 许攸袭营之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荀谌见颜良军撤退,心中疑惑,刚欲下令追击,却见那被点燃的军营中突然杀出两队人马,竟是颜良事先埋伏于此断后的精锐。

原来许攸事先早就识破了荀谌的埋伏之计,故意将计就计。

这两队人马直接向荀谌所在后方杀来,就像刺客一般要直接杀死荀谌。

荀谌见此大惊失色,高干和蒋奇急忙回军救援,可是为时已晚。

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双方陷入了混战。

荀谌军本以为胜券在握,如今突遭变故,军心大乱。

颜良军士气大振,奋勇拼杀,但并不是一路冲杀,反而是边战边退。

潘凤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却难以追上撤退的颜良的军队。

荀谌见势不妙,急忙在亲卫的保护下突围而逃。

此役,荀谌的伏兵计划彻底失败,颜良军以少胜多,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但也有很重的伤亡。

等颜良的军队退回了袁绍大营,荀谌才带领兵马回来,看见此时被烧毁的军营,荀谌对赵云说道:“子龙看来吾等遇见了敌手,这一战不会再像以前那般轻松了。”

赵云眉头微皱,目光坚定道:“军师不必忧虑,此次虽中了敌军之计,但也让吾等看清了他们的策略。

接下来,吾等可重新谋划。

一定要守好城外的军营,然后军营和元氏城形成掎角之势,如此一来吾等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荀谌微微点头这就是他的算计,赵云都看出来了,荀谌就知道一样也隐瞒不了许攸。

此时荀谌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道:“子龙所言有理。

此次许攸将计就计,足见其智谋。

不过,吾等也不能就此气馁。

必须守好军营,不要让袁绍大军前进一分,只有这样把战场建立在这里,就会减少城中百姓的伤亡。”

此时,高干和蒋奇带着残兵归来,脸上满是沮丧。

荀谌看着他们,沉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此役虽败,但吾等要从中吸取教训。

接下来,吾等要调整战术,寻找敌军破绽。

另外这一战敌军估计也是伤亡惨重。”众人听后,士气稍有提振。

赵云提议道:“军师,吾等可派人去打探敌军动向,同时加固营防,以防敌军再次偷袭。”

荀谌赞同道:“甚好,就依子龙之计行事。”

于是,众人开始各司其职,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

就在此时,袁绍的营帐之中却是呈现出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接连经历了两场惨痛的败仗之后,他的军队不仅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士气也一落千丈。

然而,这一次,袁绍终于迎来了转机。

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他成功地发动了一场奇袭,一举摧毁了荀谌的军营,狠狠地给了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场胜利对于袁绍来说意义非凡,不仅让他一雪前耻,也极大地振奋了他的军心。

士兵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此时袁绍就在赞扬许攸的能力,郭图在一旁默不作声,许攸此时却没有任何心喜。

许攸站出来说道:“吾军虽胜了一阵,但并没有任何意义,吾等现在就是要每天出兵攻击他建立的营寨,绝对不能让他们形成犄角之势。”

袁绍听了许攸的话,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郭图此时却站了出来,阴阳怪气道:“子远,每日出兵,吾军损耗恐也不小,万一中了敌军埋伏,岂不是得不偿失?”

许攸冷哼一声:“郭公则,若此时不乘胜追击,待荀谌营寨稳固,与元氏城形成掎角之势,吾军再想破敌,难如登天!”

两人一时争论起来。

袁绍摆了摆手:“二位莫要再争。

子远所言有理,吾军当一鼓作气破了荀谌的掎角之势。

但公则提醒也不无道理,出兵之事需谨慎。”

于是,袁绍决定听从许攸的建议,让淳于琼和颜良轮流派兵攻打荀谌的营寨,同时让大军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荀谌那边,很快得知了袁绍的动向,与赵云等人商议后,决定在营寨周围设下重重陷阱,以逸待劳,等袁绍大军来攻时,让他们有来无回。

接下来两军就以荀谌建立的临时营寨为争夺的目标开始进行对战。

荀谌也部署重兵进行防御,可是袁绍就像铁了心一定要把那处营寨给毁掉,每天就安排两三万兵马进攻。

如此持续了数日,双方均有伤亡。

这日,淳于琼领兵前来,刚接近营寨,便触发了陷阱,一时间箭如雨下,士兵们纷纷倒地。

淳于琼见状,急忙下令撤退。

可就在此时,营寨大门突然打开,赵云率领一队精锐杀出,直取淳于琼。

淳于琼慌乱应战,阵型大乱。

而另一边,颜良本打算按计划前来换防,却在路上遭遇了荀谌事先埋伏的小股部队骚扰,行军速度大减。

等他赶到时,淳于琼已损失惨重。

荀谌见时机已到,下令全军出击,对颜良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袁绍在后方得知战况后,心急如焚,忙调遣大军支援。

但荀谌并不恋战,在给予袁绍军重创后,迅速撤回营寨,继续坚守。

此役,荀谌再次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袁绍想要迅速摧毁营寨的计划又一次受挫。

可是接下来袁绍大怒,就派颜良带领五万大军进攻荀谌的营寨。

结果就是经过了激烈的对战,颜良的大军又一次攻破了荀谌的营寨,并且一把大火又把营寨焚烧殆尽。

此时已经全部退入元氏城的荀谌和赵云,看着城下燃起大火的营寨,并没有难过。

实际上,荀谌真正的意图并非仅仅是通过营寨和城池形成犄角之势来消耗袁绍大军的兵力优势这么简单。

他所谋划的这一策略,其背后隐藏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

荀谌深知袁绍大军的实力强大,若与之正面交锋,己方恐怕难以取胜。

因此,他巧妙地利用了营寨和城池的地理位置,构建起一种相互呼应、互为犄角的态势。

这样一来,袁绍大军在进攻时便会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夹击,从而陷入被动。

而荀谌的这一计谋,实际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袁绍大军在进攻过程中,不得不分散兵力应对来自营寨和城池的威胁,导致其整体战斗力被削弱。

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对峙和消耗,袁绍大军的士气也逐渐低落,人员和物资的损失不断增加。

可以说,荀谌的这一计谋不仅成功地消耗了袁绍大军的数量,更在战略层面上对袁绍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为己方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时在袁绍军营里,匈奴的左贤王呼厨泉,正在营帐里怀抱着袁绍送来的两个汉族美女,喝着美酒和属下商议着接下来的战况。

就听他的一个谋士赫连卓突然说道:“大王,这一战吾军伤亡惨重,本来单于派给吾等五万骑兵,经过这段时间大战已经伤亡大半,是不是要向单于求援,再派大军来支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