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太庙乐章二
永和三章·其二
原文
律迓气,音入玄。
依玉几,御黼筵。
聆忾息,煲周旋。
九韶遍,百福传。
译文
音律迎接节气的变化,乐音飘入高远的天际。(祖先的神灵)依靠着玉几,驾临在华丽的筵席之上。聆听着(祭祀者)叹息的声音,保佑(人们)平安顺遂。演奏完《九韶》之乐,各种福气得以传扬。
注释
? 律迓气:“律”指音律,古代用音律来对应节气的变化;“迓”是迎接的意思。
? 音入玄:“玄”指高远的天空,这里说乐音飘向天空。
? 玉几:玉饰的几案,在祭祀中是供神灵“凭依”的象征之物。
? 御黼筵:“御”有驾临、莅临之意;“黼筵”指华丽的筵席,这里指祭祀时为神灵准备的席位。
? 忾息:叹息声,这里指祭祀者在祭祀时发出的带有情感的声音。
? 煲周旋:“煲”可能是通假字或误写,疑为“保”,保佑的意思;“周旋”有顺遂、平安之意。
? 九韶:传说中舜时的乐曲名,这里泛指美妙的音乐。
《永和三章·其二》出自唐代张说之手,作为一篇专为祭祀场合创作的乐章,它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神秘宝库。在古代,祭祀绝非简单的仪式,而是古人沟通天地、祈福禳灾,维系社会精神秩序的重要方式。张说以凝练的笔触,生动勾勒出祭祀场景,从多个维度折射出唐代祭祀文化的风貌,其蕴含的艺术价值、文化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一、探寻诗句背后的深刻内涵
开篇“律迓气,音入玄”,“律”在古代,既代表音律,又象征自然运行的规律。古人深信,遵循特定的音律进行演奏,能够迎接祥瑞之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音入玄”则进一步描绘出祭祀音乐的独特魅力,那悠扬的旋律仿佛穿透尘世,融入神秘浩渺的宇宙之中,瞬间营造出庄严肃穆的祭祀氛围,让参与者心生敬畏,沉浸于与神灵沟通的神圣情境。
“依玉几,御黼筵”描绘了祭祀者的庄重仪态。玉几在古代是珍贵且象征权威的物品,祭祀者依靠玉几,尽显身份的尊贵与仪式的神圣。“御黼筵”中,“黼”为黑白相间的独特花纹,常出现在重要的礼仪场合,绣有这种花纹的席子,更衬托出祭祀仪式的精美与庄重,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对神灵和祖先的尊崇。
“聆忾息,煲周旋”刻画了祭祀者在仪式中的虔诚举动。“聆忾息”体现祭祀者屏气敛息,全神贯注聆听神灵的声音或气息,期望捕捉到神灵的旨意。“煲周旋”描绘出祭祀者围绕祭坛或神位,按照特定的节奏和路径旋转,这一动作不仅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更表达了对神灵护佑的深切祈求,每一步都饱含着敬畏之心。
“九韶遍,百福传”将祭祀仪式推向高潮。“九韶”作为古代传说中至高无上的音乐,象征着极致的和谐与美好。当“九韶”之乐演奏完毕,标志着祭祀仪式圆满完成。“百福传”直白地表达了人们通过祭祀,祈求诸多福祉降临人间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剖析别具匠心的艺术特色
在结构布局上,这首诗严谨精妙,对仗工整。四联诗句两两相对,“律迓气”与“音入玄”,动词与名词相互对应,平仄协调;“依玉几”和“御黼筵”同样词性契合,结构对称。后两联亦是如此,这种严谨的对仗形式,形成了整齐明快的节奏,犹如一首优美的乐章,读来朗朗上口,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音乐性,赋予诗歌独特的美感。
在用词艺术上,诗人极为考究,用词精炼却表意丰富。以“律迓气”中的“律”字为例,它不单指音律,更涵盖了自然规律的深刻内涵,一个字便串联起人与自然的微妙联系。“音入玄”的“玄”字,既生动描绘出音乐的深邃悠远,又巧妙暗示了宇宙的神秘莫测,寥寥数语,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看,诗歌将祭祀场景的描绘与人们的情感表达完美融合。诗中对祭祀仪式的细致刻画,从音乐的奏响到祭祀者的仪态和动作,无一不渗透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祈求,以及对祭祀仪式的高度重视。这些元素相互交织,营造出庄严肃穆、神圣而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发掘多元的文化价值
在反映古代祭祀文化方面,这首诗宛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全方位展现了唐代祭祀活动的场景与流程。从以音律迎接吉祥之气,到聆听神灵的气息、举行绕坛仪式,再到演奏特定音乐祈福,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古人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和严谨态度。它为后世研究古代祭祀文化的仪式规范、精神内涵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在传承历史与文化方面,作为祭祀乐章,《永和三章·其二》在历史的长河中广泛流传。它不仅传承了古代的音乐文化,让后人有机会领略“九韶”等古代音乐的风采,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在体现儒家思想影响方面,儒家思想强调“礼”“乐”对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诗中对祭祀礼仪的详尽描写,从祭祀者的仪态到仪式的流程,都严格遵循礼仪规范,体现了“礼”的约束。对音乐在祭祀中重要作用的突出,如以特定音乐迎接祥瑞、祈福禳灾,反映了“乐”调和情感、感化人心的功能。这无疑是儒家“礼乐”思想在唐代社会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示了儒家文化在当时的深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