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
梁旭只带了两个贴身侍从就简装出发了。
初三的时候,一辆稳固的马车,才晃晃悠悠的从梁旭的小院出发。
公主依旧窝在公主府内,哪儿都不想去,只因为太冷。
没了梁旭,胡大海又重新回到了公主的身边,陪伴在公主左右。
夜深人静的时候,胡大海拥抱着怀庆,喃喃低语:“殿下,我想囡囡了。”
可怜的胡大海,也只能在公主熟睡之后才敢把思念宣之于口。
他想要去寻找父母,可怜他连去哪儿找都没有方向。
封瑞丹自从被册封丹阳郡主之后,邀约她出门游玩的小伙伴逐渐多了起来。
怀庆公主也不约束她,只是让人好好跟着她。
“殿下,听说徐家郎君回来了,陛下还留着之前的职位,工部侍郎。”
钟淇及时禀报着最新的信息。
“不管他。”
对于徐家人,怀庆一直没兴趣。
甚至有种越来越厌恶的感觉,说不上来为何,真要细究,应该就是怀庆觉得身为怀庆的舅家人,算是怀庆在这世上除了帝王之外最亲近的人,他们对怀庆本身并没有多少感情?
连最基础的生命的维护都没有。
所以,怀庆看不上他们。
“那原来的庄姜大人呢?”
想到那个曾经在徐州碰过头的庄姜大人,徐林元既然顶上了侍郎的位置,那庄姜必然是要退出的,不知道去哪儿了?
“庄大人去茶马司去了。”
钟淇得知的时候,也觉得有些意外,从工部侍郎到茶马司,这怎么看都有些不搭调。
不过,想想, 都是帝王的人,他要怎么用就怎么用。
官衔品级没什么变化,但是茶马司明显要更有实权和实惠。
“替本宫送份礼物过去,就说祝庄大人步步似锦。”
也当全了当年共事的那份情意。
“殿下,听说三皇子要选妃了……”
这就意味着三皇子已经长大成人了,更具备了和乾王一较高低的资本。
怀庆只是笑笑,皇帝陛下还正值壮年,在他精力充沛的年纪,他可不会轻而易举的就立了储君。
除非……
想想,好像剧情里乾王是在太子薨逝之后不久就立了储,但是真正登基那也是而立之年之后。
现在,剧情都不一样了。
剧情里,乾王因为有了强劲的后盾和有力的助力。
在太子的衬托下,显得文武全能,感觉乾王的身上有一种除了他还能有谁能胜任的那种光环。
现在不一样了,连以前笔墨都没有多少的三皇子都有了和乾王一较高下的实力,乾王身上的光环已经随着剧情的改变,淡去了。
“不要多管闲事,只要他们不算计到本宫头上,其他的随他们去斗。”
怀庆要的就是乾王和三皇子形成势均力敌的场面。
其实这也是帝王想要看到的场景。
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局平衡,才能牵制各方势力。
若是一面倒,不管谁胜出,最后都会成为危及皇位的人选。
父子最终就会走向对立面,甚至于会出现逼宫的现象。
人的权欲是很难控制的。
就算乾王或者是三皇子能够顾及父子之情,但是他们身后的拥趸,他们能接受总有人在她们头上压着的感觉吗?
到了一定时候,他们也就身不由己了。
其实钟淇想说的是,他们现在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能够用得到的地方也越来越少。
但是钟淇也知道,公主殿下要想成事,还不到时候。
他们还只能等待。
静待时机。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怎么,有人按耐不住了?”
怀庆看出了钟淇的欲言又止。
“是……”钟淇没有隐瞒,同时也为怀庆挑明这事感到浑身一颤。
他怎么能在这种事情隐瞒公主呢?
“奴才不是刻意隐瞒殿下,只是想着这些事情还不足以叨扰殿下……”不管理由是什么,钟淇枉顾职守就是事实。
“按耐不住也好,说明他们有野心。”
“只是他们的能力能支配他们的野心吗?”
“让他们自己去闯一闯,看看,凭他们自己,能否在社会上闯出一番天地来?”
怀庆也想看看,她这些年出了那么多的钱,养了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人才,看看他们究竟能为自己做点什么?
可千万别都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
“是,奴才明白了。”
钟淇第一时间就传达了主子的意思,并且根据他们各自的要求,一切满足他们所需。
这些人,他也得看看,在功名利禄之前,荣华富贵的诱惑之下他们是否还牢记本心?
一场对人性的豪赌开始了。
随即,书院有才子一鸣惊人。
世外有高人,力破千斤。
或得名师青睐,或有权贵相邀。
一个个鲜活又激情满满的年轻人,挤进来并不宽敞的仕途之路。
“殿下,沈大人刚物色了一个优秀的仵作,那少年郎年纪不大,但是对于人体结构那是了如指掌,他年纪不大,但是经验感觉比我们大理寺的老仵作经验还丰富。”
就连胡大海都难得的回府跟公主夸起了新来的年轻人。
有种江山辈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过来人的那种感叹。
“听起来很厉害!”
怀庆历来对八卦挺感兴趣,更何况是连胡大海都忍不住的八卦。
“真的很厉害。”
“沈大人都感叹,若是这少年郎早出道二十年,估计都没沈大人和我啥事。”
这话如果真是沈抑尘说的,那就得好好思量了。
能够让沈抑尘都感到危机感的年轻人,那该优秀到什么程度?
“那就好好用起来,不要让他的才华被埋没了。”
看着外头的积雪消融,怀庆在想着书院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之前交代给了梁旭,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梁旭去荆州了。
这总得有人挑起头来。
想了想,直接以自己的名誉,让钟淇出面,这排面应该不小了。
春山先生那是相当满意。
随着第一批老师的到来,春山书院的学生已经有了暴增的趋势。
春山先生即时制定了入院考核办法。
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