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报灯在屏幕边缘疯狂闪烁!
AI试图构建的三维透视模型,如同一个精神错乱的病人,线条疯狂地扭曲、折叠、自相矛盾,最终“轰”地一声,彻底崩溃!
一行更大、更刺眼的红色文字,取代了崩溃的模型,如同一纸判决书,烙印在所有人的视网膜上:
【错误!检测到多个逻辑冲突的灭点!此画作违反空间透视基本法!】
全场一片死寂。
违反……基本法?
这五个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所有龙国观众的心上。
祝仁看着这行字,似乎并不意外,他正要开口,用这种“科学无法理解的玄妙”,来为自己接下来的“门”理论铺路。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冷静,却又带着极强穿透力的女声,从贵宾席的第一排响起。
“祝教授。”
路透社记者安吉丽娜,缓缓地站起身。
她甚至没有用话筒,但她的声音,却瞬间攫取了全场的注意力。
她看着台上的祝仁,那双冰蓝色的眸子里,闪烁着猎人发现猎物破绽时的兴奋光芒。
“感谢您,”她用标准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说道,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用最科学的方式,证明了我的观点。”
“您的AI,已经给出了最终判决——这幅《溪山行旅图》,在技术上,是错误的!”
“轰!”
全场哗然!
无数记者像疯了一样将镜头对准安吉丽娜和祝仁,闪光灯亮成一片!
安吉丽娜没有理会周围的骚动,她向前迈出一步,目光如刀,直刺祝仁:
“您所谓的门理论,听起来非常浪漫。但这会不会只是对一种技术缺陷的美化与开脱呢?”
“当一种艺术,无法在最基础的科学层面做到自洽时,才不得不转向虚无缥缈的‘意境’和‘哲学’来寻求庇护。
祝教授,我说的,对吗?!”
绝杀!
这是一记毫无花巧,却又致命无比的绝杀!
她用祝仁自己的AI,用他自己提供的证据,完成了一次最完美的“反杀”!
祝仁被他自己的AI,“背刺”了!
他试图证明的东方艺术的“独特”,在此刻,被西方最冰冷、最理性的逻辑,毫不留情地定义为了“落后”与“错误”!
萧予薇的眉头,瞬间紧紧蹙起。
苏小棠更是紧张地一把抓住了萧予薇的衣角,脸色煞白:“完……完了!被将死了!”
整个大礼堂,八千人的呼吸声,仿佛都在这一刻,被彻底掐断了。
……
死寂。
大礼堂内,八千人的呼吸仿佛都被安吉丽娜那番话扼住了。
所有镜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祝仁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是被当场宣判“死刑”,还是做苍白无力的辩解?
然而,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压力中心,祝仁,却忽然笑了。
那不是苦笑,也不是强撑的笑。
而是一种云淡风轻,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的微笑。
他看着安吉丽娜,甚至还轻轻地点了点头,像是在赞许一个提出了好问题的学生。
“安吉丽娜小姐,”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精彩。你说的错误,是因为你和你的AI,都还站在窗外。”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如果我告诉你,我们的画家在创作时,本就不是站在一个地方呢?”
这句话,让安吉丽娜的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祝仁转过身,面向大屏幕,下达了第二个指令。
“天衍,放弃观察者模式,切换至——区域解析!”
指令下达。
屏幕上,那幅被判了“死刑”的《溪山行旅图》上,AI的分析逻辑彻底改变。
它不再试图为整幅画建立一个统一的透视模型,而是像一个最精密的解剖师,将画卷分割成了上、中、下三个核心区域。
光流首先涌向了画卷下方的山脚。
这一次,AI没有再发出警报。
一个逻辑自洽的、完美的局部透视模型,被瞬间构建出来!
屏幕上显示:【区域一:山脚,采用平视视角,透视逻辑自洽!】
紧接着,光流上移,覆盖了画卷中段的山腰。
又一个全新的透视模型生成:【区域二:山腰,采用仰视视角,透视逻辑自洽!】
最后,是高耸入云的山顶。
【区域三:山顶,采用俯瞰视角,透视逻辑自洽!】
三个“正确”的局部模型,呈现在同一幅画卷之上!
在全场震撼的目光中,天衍系统给出了最终的、颠覆性的结论:
【综合分析:此画作由多个独立的、透视逻辑自洽的视点,融合而成!】
祝仁看着这行结论,缓缓转身,目光再次落在了脸色开始变化的安吉丽娜身上。
“现在,你明白了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在每个人的心间。
“这不是一幅错误的画。而是由多幅正确的局部画卷,用一种超越时代的技法,完美融合而成的杰作。
这种技法,我们称之为——【散点透视】!”
“哗——!!!”
那压抑了许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在这一刻,被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彻底撕碎!
“卧槽!原来是这样!”
“我的天!太牛了!我一直觉得这画牛逼,但说不出来为什么,今天终于懂了!”
“这哪里是违反基本法?这根本就是创造了基本法!”
无数学生激动地站了起来,用力鼓掌,手掌都拍红了。前排的几位艺术系老教授,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研究了一辈子国画,却从未有人能将“散点透视”这个概念,用如此直观、如此科学的方式,诠释得如此透彻!
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全场的气氛,在祝仁完成第一次绝地反击后,达到了沸点。
然而,在这片狂热的海洋中,安吉丽娜脸上的笑容,反而变得更加冰冷,更加优雅。
她静静地等待着,任由掌声和欢呼声将祝仁推上神坛。
她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猎手,给予猎物片刻的喘息,只为在它最松懈的时候,给予最致命的一击。
终于,掌声稍歇。
安吉丽娜再次开口,声音不大,却精准地剖开了狂欢的表象。
“非常精彩的解释,祝教授。”
她先是礼貌性地赞扬了一句,随即,话锋变得无比锐利。
“您刚才说,【散点透视】,就是将多个视角的观察,融合在一张画布上。我理解得没错吧?”
祝仁平静地点了点头。
安吉丽娜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胜利的弧度。
“那么,我很遗憾地告诉您,”她缓缓说道,“您所定义的这种技法,我们西方,在一百多年前,称之为——”
她微微停顿,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然后,吐出了那个足以颠覆全场的词汇。
“——cubism(立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