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保守派的观点必然与激进派是对立的,但究竟是怎么对立的,伊文并不清楚。
面对伊文的询问,慎想了想,道:“虽然均衡教派是保守派,但我其实并没有完全认同其理念。”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在纳沃利兄弟会中也有不认同通过极端行径统一艾欧尼亚的人,所以众人面色不改,并没有因此而惊讶。
说完前提,慎继续道:“保守派认为,激进派的道路将彻底扭曲甚至毁灭艾欧尼亚的灵魂。”
伊文诧异,这还真是严重的指控啊。
慎开始详细说明:“保守派深信,艾欧尼亚的生命力源于其与精神领域、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独特灵性平衡。”
“激进派追求的统一与力量,被保守派视为引入异域的毒药,是从诺克萨斯身上学来的糟粕。”
“如果学习诺克萨斯模式,大规模工业化、军事化建设、强调“效率至上”的集权制度,必然破坏灵脉、伤害自然精魂,最终削弱甚至切断艾欧尼亚人与万物之灵的沟通,使其沦为与瓦罗兰其他地区无异的“普通”土地。”
“而且为了效率和安全,一些激进派高层认为人、动物甚至精魄都可以被看作资源或工具,这与‘万物平等,皆有其灵’的传统价值观背道而驰,是对生命的亵渎。”
看起来,纳沃利兄弟会是因为仇恨诺克萨斯而走向极端,但实际上,有许多激进派成员确实深受诺克萨斯影响,认为诺克萨斯如此强大,其根源便是对方的制度。
这些人认为只要照搬诺克萨斯的制度,便可以迅速提升艾欧尼亚的实力,继而向诺克萨斯发起反攻。
也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保守派对于这种观点并不认同。
保守派反对的理由很充分,慎滔滔不绝:“还有,保守派认为强大的中央力量必然推行统一的‘标准’语言、律法、信仰,压制地方特色和精神多样性。”
“长此以往,赞家的舞步、巴鲁鄂的织造、希拉娜的经文、均衡的教义等璀璨文化瑰宝都将被边缘化甚至消亡。”
这理由并没有实际证据,但考虑到纳沃利兄弟会的风格,这理由并非空中楼阁。
“保守派还认为这种模仿侵略者逻辑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艾欧尼亚也变成它曾经对抗的怪物。”
“诺克萨斯人在保守派心中同样是一种闻之厌恶的东西,自然也不希望艾欧尼亚成为诺克萨斯的模样。”
“还有。”说到这里,慎看了劫一眼,“保守派认为艾欧尼亚的力量来源于其深厚的底蕴和灵性。”
这句话其实是在反驳劫将艾欧尼亚比作一盘散沙的看法,天启者的智慧、幻梦树的庇护、精神领域的呼应、遍布各地的修行者和技艺大师……
这些分散但根植于土地的力量,才是艾欧尼亚真正的、不可征服的壁垒。
这种力量无法被集中管理,更无法被铁血号令催生。
艾欧尼亚能在诺克萨斯入侵中最终靠自身力量逐渐扭转颓势,本身就证明了其内在力量的韧性与适应性。
保守派认为应珍视并引导、联通这种力量,而非用外力将其扼杀重组。
接下来慎还诉说了一些保守派的观点,比如‘用同胞的血染红的统一,还有什么神圣可言?’。
比如‘打破千年形成的微妙自然与精神平衡,其后果难以预料’,‘贸然建设可能堵塞灵脉’,‘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和冲突可能污染土地’。
‘强硬的宗教或文化政策可能招致自然精魂的愤怒’,‘激进派往往低估了改变艾欧尼亚生态的复杂性’等一系列问题。
更何况,均衡教派本就强调万物皆需平衡——精神与物质、人类与精魂、光明与暗影、秩序与自由。
激进派片面追求统一与力量,本身就是对均衡之道的破坏,必将引发更大范围的失衡和灾祸。
总而言之,保守派坚信,艾欧尼亚的出路在于守护其独一无二的灵魂——在顺应灵性本源的前提下。
通过智慧与耐心,让初生之土自然愈合伤口、让根脉在时光中更紧密地交织。
激进派的道路,无论包装得多么诱人,终将是一条杀死艾欧尼亚“艾欧尼亚性”的自毁之路。
他们所恐惧的,不是改变本身,而是遗忘与背叛——忘记自己是谁,背叛了这片神圣土地的古老律动与呼唤。
保守派的理念其实就是艾欧尼亚的传统观念,所以慎诉说完保守派反对激进派的理由后,便停下了讲述。
劫紧皱眉头,他确实不清楚保守派反驳激进派的理由是否属实。
平民出身的他对于艾欧尼亚精神领域以及相关的灵性并没有深入了解的机会,即使后来加入均衡教派,劫在文化方面的水平也十分可怜。
这令劫无法分辨统一艾欧尼亚是否真的反而会害了艾欧尼亚。
说起艾欧尼亚本身的想法,劫与艾瑞莉娅忽然想到了什么,同时看向伊文。
伊文正在思索,忽然感受到两道灼灼视线盯着自己,他诧异道:“你们怎么了?”
艾瑞莉娅急切道:“伊文阁下,艾欧尼亚之魂认可您,您能否告知我们,艾欧尼亚更赞成谁的做法?”
“啊?”
伊文眼睛缓缓瞪大,这件事怎么就扯到我身上了?
艾欧尼亚两个派系的理念斗争找一个皮城人询问对错,这合适吗?
合适的不得了!
伊文当即起身,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扭头打开了房门。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伊文从门外的老板手中接过了饭菜。
老板刚准备敲门,门就自己开了,然后伊文很自然的从老板手中接过饭菜。
由于人数太多,老板一人没办法拿完饭菜,在他后面,还有一个服务员提着剩下的食物。
话说,在艾欧尼亚,服务员是不是应该被称之为小二啊?
老板走后,伊文道:“那什么,先吃饭吧,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需要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