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什哈德方向,拉卡空军受限于空军基地数量,很难维持大规模机群的出击。
在没有系统基地加持下,拉卡空军也只能用常规的方式保持战机的出勤率。
在马什哈德空军基地,地勤整备战机工作全部统一空优配置。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简化地勤工作流程,增加空军出勤率。
比如,在空军地勤挂弹任务中,空优挂架因重量轻,50小时才需要维护检查一次,而对地攻击的复合挂架,20小时就需要探伤检查。
在比如,空优挂弹小组只需要3个人,挂弹采用统一的145毫米直径适配器,挂一枚弹需要三分多钟,总挂载时间20多分钟。
而对地混合挂载的地勤组需要5个人,弹药需要连接惯性导航系统和激光制导模块,挂弹时间要达到40分钟以上。
至于设备上,空优弹药仅需使用电动挂弹车和通用检测台,而对地弹药需额外调用激光制导吊舱校准仪和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
各种原因结合在一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空优挂载会比混合挂载战机出勤率提高百分之25。
在空军制空权争夺上,空军基地的地勤组数量和规模,才是决定性的力量。
所以,拉卡空军在空军基地数量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放弃空军对地打击,选择纯空优挂载争夺制空权。
……
随着拉卡空军歼16中队进入阿夫沙尔帝国西南部空军基地,俄空军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们同样选择以空优挂载的方式增加出勤率,以数量的优势压制拉卡空军的歼16机群。
而双方空军战机都选择空优挂载配置,地面的防空导弹旅成为了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6号的空战后,俄空军谨慎了许多,他们活动在自己地面防空掩护区域,尽可能不深入对方的防空网络。
双方的空战,直接变成了相互牵制,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阿夫沙尔帝国军方向的战斗,彻底演变成陆军决胜。
……
1月9日,马什哈德巷战已经持续了一周的时间。
在拉卡空军不停的战略空运的支援下,城内的形势越发的对近卫二十集团军不利。
“魔眼三号锁定目标,坐标……”
“确认俄军近卫二十集团军突击群,正在苏莱曼清真寺西侧街道集结。”
希瑞趴在马什哈德中央银行的穹顶阁楼,耳机里传来无人机操作员的声音。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透过狙击步枪的瞄准镜,看见二十多个俄军士兵正依托废弃公交站构建防线。
领头的上尉正用红外测距仪扫视街对面的百货大楼……
三公里外的拉卡炮兵阵地,四辆 05式履带155榴弹炮正趴在干涸的河床里。
炮长阿米尔手中拿着平板电脑,查看着各种数据。
“校射无人机升空,数据链同步。”
他按下通话键时,仪表盘上的弹道解算系统已经跳出一串参数 —— 仰角 40度,装药号3,引信延时 0.8 秒。
“屠夫小组注意,炮火准备后实施精准清除。”
希瑞调整呼吸,将十字准星套在俄军重机枪手的钢盔上。
此时无人机传回的热成像画面里,二十多个红色热源正像被惊扰的蚂蚁般移动,其中三个明显是重火力点。
“第一波打击,放!”
四团橘红色火球在黄昏中骤然绽放,05 式履带底盘的液压悬挂瞬间压缩,履带板深深嵌进河床的卵石层。
哈桑看见天空掠过四道灰线,二秒钟后,公交站位置接连腾起蘑菇状烟尘。
他趁机扣动扳机,正在拖拽AGS-17 榴弹发射器的俄军士兵猛地向后倒去,狙击镜里溅出一团模糊的红。
“修正诸元:方位加 0.4,射程减 180。”
校射无人机捕捉到弹着点的热像图,阿米尔盯着屏幕上的偏差量,手指在火控面板上飞快点击。
第二波炮弹呼啸而至时,俄军刚刚架起的重机枪瞬间被掀飞,散落的零件漫天飞舞。
巷战的混乱从这一刻开始持续发酵。
俄军突击群试图向两侧建筑转移,却被突然从下水道涌出的阿夫沙尔突击手分割成三段。
阿夫沙尔突击手使用突击步枪疯狂的扫射俄军士兵,阻止俄军突击队转移。
哈桑连续放倒两个试图架设重机枪的士兵后,猛然注意到战场中有个士官正用卫星电话呼叫支援 —— 那是近卫 20 集团军的战场应急频道。
一声枪响过后,士官眉心中弹倒了下去。
“魔眼一号发现敌增援车队,六辆 btR-82A正从北方桥梁驶来。”
阿米尔听到对方出现援兵,心中一惊。俄军增援车队来袭位置正是前线的侧翼。
“魔眼一号,能否使用反坦克导弹炸毁桥梁?”
“抱歉!反坦克导弹威力不足以摧毁桥梁,无人机携带的弹药最多打掉两台步兵战车。”
阿米尔当机立断,立刻下达作战命令。“霰弹配置,三发急速射!”
05式的自动装填机发出齿轮咬合的脆响,高爆霰弹在输弹槽里依次就位。
当第一辆装甲车的履带碾上桥梁接缝时,从天而降的反坦克导弹直接命中装甲车顶部。
脆弱的装甲车直接被点燃,随后,另外一发反坦克导弹打击了队列末尾的装甲车。
3分钟后,4发155火炮准确的命中装甲车队之中,在一团团火光之中,增援的车队损失惨重……
夜幕降临时,苏莱曼清真寺周围已听不到完整的枪声。
希瑞数着瞄准镜里倒下的第十七个目标,立刻转移阵地。
“清点战果:击毁坦克三台、装甲车辆6台,歼灭有生力量 173 人。”
阿米尔耳机里传来无人机通报的战后评估,猛然发现某个弹坑边缘插着半截近卫 20 集团军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