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台风 “阿加莎” 的影响并未止步于德里。

斯里兰卡的中央高地茶叶园里,茶农普拉桑纳正攥着一片发黑的茶叶,眉头拧成了结。

“唉……往年这个时候,茶园里全是采茶的人。”

他抬手扫过眼前的茶树,半数叶片边缘卷曲发黄、发黑。

检测报告显示,茶叶中的核素含量极其复杂,且含量超出欧盟标准 7 倍,欧洲的茶商已连夜取消了全年订单。

“茶树都完了啊。”

茶农欲哭无泪,只能唉声叹气。

作为斯里兰卡经济支柱的茶叶出口,单月跌幅直逼85%,数十万茶农靠着政府发放的应急粮度日,港口堆积的滞销茶叶已开始发酵,散发出酸腐气味。

同一时间,湄公河沿岸的稻田里,插秧机停在田埂边蒙尘,水面上漂浮的灰黑色物质随着水波扩散,把刚冒芽的秧苗裹成了 “墨色小苗”。

农业部门的无人机航拍图上,原本翠绿的稻田出现了成片的 “斑秃”,初步统计显示,受污染影响的稻田面积达 120 万公顷,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 18%。

泰国大米出口量已断崖式下跌,商业部不得不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挽救市场。

但没有钱……终究是只能讨论。

胡志明周边的橡胶园与腰果种植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橡胶园里,工人用小刀划开橡胶树的树皮,流出的乳胶却带着淡淡的褐色,而非正常的乳白色 —— 土壤检测显示,这里的土壤中核素超标 11 倍,导致橡胶树根系坏死,乳胶产量骤降 60%。

更糟的是东部沿海,台风裹挟的污染物渗入近海,渔民的渔船停在港口多日,渔网捞上来的全是翻着肚皮的死鱼。

“以前一天能捕几十斤,现在连鱼苗都见不到,家里三个孩子的学费都没着落。”

胡志明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数据显示,此次污染已造成农业与渔业损失超 230亿美元,腰果、橡胶等主要出口产品的订单取消量突破三千份。

这些受灾国家的政府,此刻都把目光紧紧锁在德里与华盛顿的争端上。

斯里兰卡政府紧急召见德里驻斯大使,详细询问八千亿美元索赔清单的证据细节,甚至索要了德里检测航母泄漏物质的实验室报告副本。

泰国政府每周召开两次 “污染应对会议”,核心议题始终是 “美印谈判进展如何”。

官员们私下坦言:“如果德里能拿到赔偿,我们就联合其他受灾国一起提索赔;要是德里输了,我们单独对抗华盛顿根本没胜算。”

胡志明则悄悄启动了 “污染损失统计专项小组”,派专员驻在德里,每天跟进美印谈判的每一个细节 —— 从华盛顿大使的每一次表态,到德里提交的新证据,都被整理成简报传回河内。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紧急会议上,受灾国的代表围着德里代表,七嘴八舌地询问。

“华盛顿有没有松口?”

“你们的检测报告能不能作为区域证据共享?”

德里代表极其厌烦这种状态,各国都盯着德里谈判,对谈判造成极大的场外因素影响。

但德里政府高层却十分享受这种带头大哥的感觉。

作为德里代表,他只能在务实的角度回应:“现在还在僵持阶段,但我们冻结华盛顿企业账户的动作,已经让华盛顿政府感受到压力。”

这番对话被在场的各国代表听在耳里,感受并不相同。

有些代表听出了对方话里的险恶居心,也有些代表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而华盛顿代表会后立刻发出密电,提及 “南亚次大陆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可能形成索赔联盟,需警惕德里牵头扩大争端”。

一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摧毁了华盛顿“印太战略”。

……

然而,核污染的影响持续发酵,有更深远的影响。

德里粮食总产量在3.3亿吨的背景下,七分之一的减产幅度意味着4700万吨的硬性缺口。

这个数字相当于泰国全年粮食出口量的2.3倍,超过全球粮食储备库中应急库存的15%。

缺口的冲击首先集中在德里优势出口品类:占全球贸易量40%的大米首当其冲。

仅非香米品类的出口量就骤减 1200 万吨,较往年腰斩。

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出口国,德里小麦出口量同步缩减至 600 万吨以下,较峰值年份下降 40%。

德里粮食部门紧急封存的 200 万吨辐射超标粮食,进一步挤压了本就紧张的供应空间。

德里粮食出口受灾害的影响,非洲大陆成为首当其冲的重灾区。

贝宁、塞内加尔等42个国家半数以上的大米进口来自印度,其中科特迪瓦的依存度高达 85%。

德里出口断绝后,达喀尔港口的大米库存仅能维持 18 天,街头出现 “以物易米” 的原始交易。

喀麦隆政府被迫动用国家储备粮,却发现库存已降至 2008年粮食危机以来的最低值。

东南亚等东盟国家更掀起恐慌性采购,仅马尼拉港就囤积了相当于往常三个月的进口订单,导致国际航运费用一周内暴涨 60%。

德里粮食减产的消息如同投入油锅的火星,让本就紧绷的全球粮价彻底失控。

有 “国际米价风向标” 之称的泰国 5% 破碎率大米价格,从每吨 520 美元飙升至780美元,创下历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价格单日涨停,触及每蒲式耳12.8 美元的阶段性峰值,较年初累计涨幅达 72%。

埃及的面包补贴支出激增30亿美元,伊斯兰堡的粮食通胀率突破 45%,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全球重度粮食不安全人口将从 9 亿增值到11 亿。

……

面对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拉卡政府率先暂停粮食出口4个月,禁止转口任何印度进口粮食。

莫斯科将大米出口禁令延长至年底,即便其出口量仅占全球 0.3%,仍放大了市场恐慌。

缅甸紧随其后宣布限制出口 45 天,这个全球第五大大米出口国的举动,让本就短缺的供应雪上加霜。

主要粮食的短缺迫使一些国家扩大玉米进口,导致全球玉米价格上涨 22%,进而推高饲料成本,巴西的鸡肉出口价随之攀升 18%。

而随着台风继续扩大影响面积,湄公河和湄南河粮食同样打上不安全的标签。

由于核污染导致的减产具有不可逆性。

德里农业部门检测显示,恒河平原的耕作层土壤中放射性物质超标 3 倍,至少需要5年才能恢复种植条件。

这意味着缺口可能持续扩大,迫使全球重新评估粮食安全战略。

华盛顿宁可在农业部紧急上调农业补贴预算,也不打算快速赔偿,让德里进行土壤治理。

而欧盟启动 “应急种植计划”,要求成员国将休耕地的 30% 改种粮食,一场围绕 “粮食主权” 的全球博弈已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