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苏培盛也是在找机会。
绝对不能让三阿哥坐上皇位,不然可没他好果子吃。
景仁宫齐妃罚甄嬛之事皇上还是知道了。
而甄嬛和茯苓几人在养心殿前动手厮打之事,也在众人看够了景仁宫里甄嬛被罚跪后,传到了后宫。
东西六宫瞬间就炸了。
这是什么劲爆的新闻啊!
本来齐妃突然强硬了,居然罚了皇上的心尖尖甄嬛,就够让六宫侧目的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齐妃的儿媳妇居然和甄嬛动手对打。
这事虽然被养心殿给压下了消息,可那么多人看见了,哪是能压得下去的?
不过,当大家知道了细节后,越发觉得皇上对甄嬛的盛宠了。
甄嬛主仆三人对着怀孕的儿媳妇大打出手,不说甄嬛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就是她的两个下人,也没有被罚。
好家伙,这甄嬛的碎玉轩可是不能惹啊。
主子奴才都这样刚。
一时间,后宫除了咸福宫的两位,其他人都对甄嬛没了好感,甚至警惕。
咸福宫的沈眉庄,那就不用说了。
她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甄嬛当工具人的。
而敬嫔,基本上也是一样。
所以,他们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就是,肯定是茯苓做事太过分,不然甄嬛不会动手的。
而养心殿的皇上听说了齐妃罚跪甄嬛,没有说任何话。
皇上给弘时选的府邸,是曾经一个亲王的府邸,面积很大。
不过,这个府邸的邻居却是曾经的先帝的大儿子,那个被称为大千岁的胤褆。
于是,在皇后阻拦无效,强忍着愤怒的情绪中,弘时和茯苓拜别了皇后和齐妃,搬出了皇宫。
这时候,茯苓怀孕四个半月。
这次搬出去,也许是因为前面闹得那些事的补偿吧,物资上人员配备上,都是皇上亲自监督的。
当然,茯苓的肚子里是多胞胎的事也被诊断了出来,那个孟太医就奉命入住了贝勒府,为茯苓安胎。
说来,剧情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后宫没有任何变化。
没有人,包括皇上、齐妃注意到,弘时这里就茯苓一个格格侍候着。
茯苓怀孕了,皇上也没想到再给弘时指派一个格格、侍妾的。
这就是剧情的力量?
反正受益的是她茯苓,而自己怀孕,她自己还不清楚怎么回事。
也不耽误她和弘时正常生活。
所以,弘时并没有其他花花心思。
现在府里的所有人,都是茯苓的心腹了。
皇后几次伸手都没成功,也就只能无能狂怒。
接下来在疫情来到后,茯苓送走了曹琴默。
她的孩子原本就是养在翊坤宫。
曹琴默死了,温宜自然还是在翊坤宫华妃名下。
当然,这也是茯苓的功劳。
她催眠华妃,要好好待温宜,往后温宜就是她后半生的依靠。
在曹琴默一死,茯苓就把治疗瘟疫的方子给了为她安胎的孟太医。
不过,沈眉庄一如既往也中招了,还是温实初,住在沈眉庄那里一天一夜,给沈眉庄治病。
沈眉庄也一如既往,对温实初有了别样的好感。
瘟疫解决了。
茯苓的侧福晋也被皇上批了。
是的,在茯苓怀孕多胞胎的时候,弘时就上报了提拔茯苓侧福晋的申请。
只是皇后阻拦,甄嬛吹枕头风。
所以,茯苓升侧福晋的申请报告一直就被皇上压着。
直到孟太医交了方子,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可能是觉得一直默默无闻的孟太医,大器晚成,居然能研究出治疗时疫的药方,下意识觉得是茯苓的孩子的福气影响的吗?
反正侧福晋到手了。
茯苓当侧福晋了,她的日子越过越好。
不过,也许是时间长了的缘故吧,到弘时他们府里的东西质量又开始下降了。
可是甄嬛上次因为齐妃的罚跪,一直心里不忿。
但齐妃这人心思单纯,后宫里谁人不知。
甄嬛毕竟在位份上差齐妃一截,无论怎样,也都是被压制的那个。
于是,甄嬛时不时地给皇上上眼药,说齐妃的不是。
皇上这个狗昏君,实在挑不出齐妃的错。
当然,也不能给齐妃降位份,那样的话,也是不给弘时面子。
但甄嬛这里也不能不给她出气,所以,就在物资上苛刻齐妃和弘时。
几次下来,齐妃那里也感觉出来了。
但齐妃也不能再走一遍弘时和茯苓的路,拿着东西去养心殿。
毕竟,一样的东西,质量可是天差地别。
比如肉类。
妃位每天的肉是四斤。
但是,四斤肉给哪个部位,可是有讲究的。
比如给母猪肚子上的那些肉,斤数够,可能还多了呢,可那肉能吃吗?
茯苓知道了,觉得是时候把甄嬛的那个呼奴唤婢的事抖落出来了。
不过,这回她不打算假借别人的手,她就要大大方方地让甄嬛知道,是他们揭发的浣碧之事。
但弘时现在还没有上朝听证的权利。
所以,茯苓打听到了一个铁面无私的御史。
于是,茯苓开始整理甄家、甄嬛那些事。
不过茯苓也奇怪,圆明园的时候,茯苓偷拿了甄嬛的两样东西,甄嬛是不知道还是没敢上报?
一点消息也没露出来啊。
然后茯苓把资料给弘时,让他交给了那个‘铁面无私’的御史。
这天早朝。
一个御史拿着三阿哥给的资料,当朝弹劾大理寺卿甄远道。
现在,因为甄嬛的关系,甄远道由大理寺少卿变成大理寺卿了。
这个御史弹劾甄远道,在办案过程中,贪图美色,不顾王朝律法,私纳摆夷罪臣之女何绵绵为外室,并且生下了外世子。
不止知法犯法,还毫无人伦道德可言 。
把自己的外室女儿没入了奴籍,让她做奴婢从小就侍候自己的嫡女,还取了个‘呼奴唤婢’的名字。
这样罔顾律法罔顾人伦的人,对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能这样狠毒作贱,那对百姓可能有仁爱之心?
这样的人当官,会让百姓对朝廷、对大清官员失望。这样的官员不能以公心灭私欲,百信将不会信赖朝廷。
日久天长,朝廷就没有信誉可言了。这样的官员不但身居高位,还因为嫡女在后宫而节节高升,日久必成大患。
当时甄远道就在朝廷上。
听到御史弹劾,吓得甄远道的冷汗直流。
皇上:“甄远道,可有此事?”
甄远道跪下好久,也没有决定是承认还是否认。
他这一犹豫,众人就知道事情八成是真的。
皇上:“嗯?”
甄远道否认也不行啊。
如此隐秘的事能被人揪出来,那肯定就是非常了解的。
宫里两个女儿那里,一问一审,瞒是瞒不住的。
于是,瑟瑟发抖地磕头说:“臣一时糊涂,请皇上恕罪。”
“哼,一时糊涂?好个一时糊涂!”
弹劾甄远道的御史接话道。
“你从把那摆夷女养在外面,一直到那外室女死掉,中间可是将近十年。
甄远道,你的这个‘一时’,可是十年啊。
现在事发了,你就来个‘一时’糊涂,嘴巴可真硬。
可是,犯了如此大错,你却不说责罚,而让皇上恕罪,仰仗着谁?”
众大臣:仰仗着宫里的嫔主娘娘呗。
嗯,和他女儿甄嬛一样,犯错了都是请求恕罪,而不是请求责罚的。
皇上也很气愤。
这甄远道怎么一点也不像他的女儿甄嬛呢。
刚这样想到甄嬛,那个御史就好像听到了皇上的心声。
于是御史又说话了,他说甄远道这样的人,怎么能教育好女儿呢。
他又弹劾后宫的莞嫔。
是的,这时候,甄嬛已经升为莞嫔了。
他弹劾莞嫔,作为当姐姐的嫡女,心安理得地让自己的亲妹子当奴婢侍候她,和甄远道一样都是道德败坏没有伦理纲常的人,不适宜居高位。
不然传出去,会影响皇上的风评。
老百姓会认为,皇上为什么喜欢这样道德败坏的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