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是,皇上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就出去了。

一盏茶的功夫,走进来五六个太医,加上开始给祺贵人看脚的太医,一共八个。

在沈眉庄的抗拒无效之下,两人都被诊了脉。

结果,可想而知。

真相大白。

看着事情落败,甄嬛索性当场检举了皇后杀了纯元皇后的事。

这下子,三件事气的皇上都吐血了。

之后就是血滴子的严查。

然后,水落石出。

甄家、沈家和温家,三家都是三族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世代为奴。

当然,甄家在甄嬛说出怀孕双胎的时候,就求了皇上,皇上放了甄家自由,只是不能当官了。

于是,甄家千里迢迢从宁古塔刚回到京城,好容易买房安顿下来,还没歇息好呢。

好嘛,这回不但又要流放宁古塔,还是给披甲人为奴。

原先的流放,到了宁古塔,就基本是自由人了。

可以自己种地干活。只不过不能出村出镇出县罢了。

就是在宁古塔当个地地道道的出苦力的底层人民。

可现在倒好,去给披甲人为奴。

那活计要苦十倍,还全部入了奴籍。

一家子是欲哭无泪。

甄嬛、沈眉庄的贴身侍候的下人全部杖毙,包括苏培盛。

至于果郡王、甄嬛、沈眉庄和温实初,除果郡王以外,都是赐死。

但果郡王也许是伤心吧,被禁足不到一个月,也抑郁而死了。

而皇后被关景仁宫,非死不得出,和皇上死生不复相见。

这是皇上给太后面子,没有赐死乌拉那拉宜修。

太后知道了事情经过后,觉得非常打脸。

她信任沈眉庄,可沈眉庄却是个荡妇。

她力挺甄嬛回宫,可甄嬛却揣着野种回来。

她一直维护的皇后,却是杀死先皇后的凶手。

乌拉那拉宜修不废而废,乌拉那拉一族也没了希望。

所以,在随后的茯苓通过皇上身边的暗卫给皇上汇报内务府贪污巨大的事,皇上整顿内务府,惩治包衣,太后都没有精力管了。

因为太后也很快就去了。

不过甄嬛几人当时是赐死了还是在哪遭罪,就没人知道了。

经此一事,皇上彻底死心了。

他开始不期待自己有儿子了,一心培养弘时的几个孩子。

而弘时的这六个孩子,那可真的是个顶个的聪明。

最大的两个孙子,几乎都是过目不忘。

无论是上书房的文师傅,还是练武场上的武师傅,几乎就是夸奖。

教这样的学生太轻松太过瘾了。

孩子们也自律。

六个孩子年龄相近,几乎是比赛着学习。

但有茯苓干预,所以,每天都让太监督促孩子们要多休息,多活动身体,别总是看书什么的。

皇上常常对着齐妃夸奖:“这六个孩子,就没有一个像他们阿玛的,各个都愿意学习。”

因为几个孙子争气,所以,皇上很给齐妃面子。

在几个孙子都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不止常去长春宫陪齐妃,还给齐妃升了位份。

齐妃成了贵妃了。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

皇上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立了弘时的嫡长子为太孙。

这回,茯苓又一次惊讶了。

因为,他立的这个太孙,是他的儿子。

茯苓真的是服了这些古人了。

齐妃从头到尾,就没怎么搭理过另外四个孙子。

就是一门心思疼爱她真正的两个孙子。

因为三个大儿子里,有一个是弘时的。

而三个小儿子里,也有一个是弘时的。

而皇上呢,同时教养六个孙子。

弘时的那两个儿子,跟另四个人精是没法比。

但比普通人,那是聪明了很多很多的。

可饶是这样,最后皇上选的继承人,还是他的亲儿子。

所以,血缘之事,很玄妙,说不清的。

新皇上位,茯苓和弘时被封为太上皇和太后。

齐妃也被封为太皇太后。

他们三人都住在慈宁宫。

当然,夏天圆明园,冬天慈宁宫。

在新皇上位时,乌拉那拉宜修还没死。

但新皇也没动她,她就在景仁宫一直待到新皇上位三年后才死。

而华贵妃、敬嫔、欣贵人等人,都在前面加个太字,挤在寿康宫养老。

为什么说挤呢,因为康熙老爷子的后妃们还以后很多,比欣贵人这批人年纪还小呢,也在寿康宫住着。

但有孩子的像华贵妃,随着温宜公主去了公主府居住。

当然,温宜公主嫁到了年家,成了年羹尧的儿媳妇。

还有曾经的朝瑰公主。

因为茯苓的关注和提醒,齐妃为朝瑰公主出嫁争取了时间。

也就是这延长的时间,让朝瑰公主在老可汗死了后幸运地嫁到了京城。

为此,朝瑰公主母女差点没哭死在齐妃的宫殿里。

那是真心的感谢啊,虽然她们的感谢方式有点脏,毕竟哭得鼻涕眼泪直流的。

而弘历,新皇上位后也很重视他。

虽然他的脸上有很大一块青斑,但不耽误他当差。

在随后收复新疆的时候,他的功劳可不小,也因此混上了郡王爵位。

而六个孩子里的老二,也就是弘皙的孩子,他在自己的同胞哥哥即位后,等朝局稳定了,就跟自己的皇上大哥借兵。

有茯苓在,历时两年,收复了隔壁的韩冷国,在那里称帝。

茯苓和弘时年龄都不大,在京城和二儿子的韩冷国两边跑。

后来,先太子及他的儿孙们都去了隔壁的韩冷国,帮助他们的‘堂弟’治理国家。

是的,那个被两立两废的先太子还没死。

他当初被茯苓的一粒药给救活了。

然后就开始天天盼着皇城里的丧钟敲响。

而曾经的大阿哥也没死。

他和弘时做邻居的那些年,弘时偶尔的也过去看看。

多少有了些交情。

当然他年纪也很大了,可也领着自己的一众儿孙奔着隔壁国和曾经的死对头太子杠去了。

茯苓对这个老阿哥没有恶感,在做邻居时就也给了他一粒健身药。

去吧,都到隔壁国,那里想治理顺利,也是不容易的。

太缺管理人才了。

有了这两个老王爷过去,也带动了很多他们手下死忠的后代追随。

这一世,茯苓可以说是幸福了一辈子。

弘时只娶了她一个,生了六个儿子。

大儿子是大清皇上,二儿子是隔壁国的大秦皇上。

所以,很多人都说,茯苓是清朝建朝以来最有福气的太后了。

当然,妇女缠足问题、和西方合作问题,都圆满解决。

粮食种子,新兴技术都被茯苓拿了出来给了两个儿子。

这两个儿子也很争气,有能力有手腕。

大清、大秦从他们这里才算是开始了真正的盛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