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从颂芝的记忆中来看,颂芝好像是喜欢上了年羹尧。

只不过她一直跟着华妃,没机会到年羹尧身边罢了。

一众人排列着好长的队伍从圆明园回紫禁城。

只是去的时候大家都还是高兴的,回来的时候,齐妃等三人都瘦了一大截,像曹琴默,简直像个活死人。

看得出,她把怨恨都使向了甄嬛。

颂芝看着这些人,哼,皇后开始是遗憾,后来就有点洋洋自得了。

皇上没有儿子了,那么就要过继。

这过继过来的皇子,肯定会放在她的膝下。

那她还是太后。

所以,无所谓是不是弘时了。

甚至,皇后看向华妃的眼神偶尔的还带着怜悯。

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

转过年,年羹尧回来了。

颂芝奉华妃命去见了年羹尧。

看年羹尧,虽然只比皇上小两岁,可是那浑身的气势,有点像是后世的铁血军人。

颂芝把皇上对年世兰做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从怀孕那一刻开始一直到最近。

还有欢宜香。

并且,颂芝说,皇上活不了几天了。

颂芝直接问年羹尧是否想当皇上。

年羹尧还真的仔细想了想,然后问颂芝:“为什么说皇上活不了几天?”

颂芝:“我有办法,想让他哪天死他就哪天死。”

当然,颂芝说皇上身边最贴身的几个人都听自己的。年羹尧也是非常气愤。

他在西北接到了颂芝的书信后,当时都是强压下怒火。

是他大意了,被皇上的甜言蜜语给迷惑了。

也不怨他,谁能想到一个皇上,居然为了某种目的,能说出那样恶心你的话呢。

而那个年家,唯一给他一种家的感觉就是小妹年世兰了。

年世兰需要他这个哥哥的庇护,对他从来都是毫无算计地相处。

不漠视他,不冷落他,不敌视他,所以,他为了小妹愿意做任何事。

哪怕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所以当时颂芝就在信里说了事情经过的时候,年羹尧动心了。

年羹尧是有野心的。

颂芝:“将军,如果你想,我就帮你。

我可以把皇上和他的一众兄弟等这些近支都处理了。

至于外面的臣子,就是年将军您的事了。”

年羹尧疑惑地看着颂芝:“你个小丫头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能力了?你有什么办法?”

颂芝:“将军,你不用知道那么多,也不用问。你只知道我会帮你的就行。

只要你想,只要我们娘娘高兴。”

于是,颂芝和年羹尧开始了谋划。

很快就是中秋节。

他们从圆明园回来,就是为了在紫禁城里过节。

皇后因为探望了一次太后,被传染上了疾病,所以在景仁宫闭宫养病。

当然了,是颂芝的手笔。

而皇上被雷劈这件事现在胸口的那口气还没有出呢。

所以,皇上的暗卫夏刈就把无意中发现的内务府包衣们的贪污报给了皇上。

皇上一生气就让夏刈查。

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在中秋节的第二天,皇上就抄了内务府管事还以后很多包衣世家。

包括乌雅一族。

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皇上的这股气就有了地方出了。

杀头的、流放的,正在近万人都被处置了,也算是第一次对这些满包衣下了死手。

当然,虽然仅仅是一些包衣,但皇上下重手杀了这么多的鸡,也儆了皇室宗亲和满洲八旗贵族的这些猴。

等这事过去,马上就是颁金节。

就是颁金节!

这是颂芝和年羹尧合计造反的日子。

这段时间,年世兰还是浑浑噩噩的,颂芝就说:“娘娘,您再这样,那大将军一家子的命都要危在旦夕,您还为了一个男人不振作起来吗?”

华妃:“我还是不相信,我要问问他为什么那样对我。”

颂芝:“问什么?当初娶您就是怀着让大将军给他效力的目的去的。

他一个三十多岁的爷们哄骗你个没见识的小丫头,还不容易。醒醒吧,大将军为了您,没有豁不出去的。

现在轮到您该为大将军着想了。

你想让你哥哥一家被杀头流放吗?”

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上,还是如原来的世界一样,皇上又下了旨,让年羹尧的大儿子年熙过继到隆科多名下。

顿时不用颂芝劝 ,年世兰立刻狠下了心。

她也知道,哥哥和隆科多不对付。

可皇上为什么把侄子过继给隆科多?怎么不把隆科多的儿子过继到哥哥名下?

于是,接下来的颁金节宴会,华妃主持。

这回,华妃把京城里的皇室宗亲的爷们都请到了。

因为皇上这段时间心情不好,查抄了内务府后,才算是开晴。

而且这些宗室,尤其是近宗,都有着一点小心思。

那就是皇上无子。

就是远宗,也不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颁金节的宴会都来了,看着皇上的眼色 。

在皇上举起了第一杯酒,说了一大段开场白后,皇上带头喝下。

这些皇室宗亲和文武大臣,凡是满族人,喝的都是颂芝加了料的酒。

于是,等宴会结束,皇上带头倒了下去。

几方人马分别行事。

一下子,爱新觉罗一族,除了在家里的年纪小的男子外,其他能参加宴会的都死了。

而满洲八大姓、十大姓的当家老爷们,包括那个要过继年熙的隆科多,也都死得透透的了。

剩下外面的那些,年羹尧的兵都分别包抄了那些府邸,把余下的全部斩杀。

这也多亏了前一阵子皇上对内务府的清查。

半个月后,年羹尧黄袍加身,坐北朝南当了皇帝。

而年羹尧的龙袍,是颂芝结合明朝和清朝的龙袍改的最新样式。

颂芝亲自督促内务府绣娘加紧制作的。

年羹尧看了看龙袍,夸了颂芝一句。

现在的国号,因为颂芝的贡献,年羹尧采用了大秦这个国号。

而后宫的这些人的处理权力,大秦第一代皇上年羹尧就交给了自己的妹子长公主年世兰。

这时,太后、皇后和甄嬛、端妃都没死。

够年世兰折腾玩的。

看见年世兰在慈宁宫见这些人,太后怒斥年世兰。

年世兰:“这都怪你,当初要不是你为了扶持你的小儿子十四爷,而让我年家和皇上离心,打掉了我的孩子。

如果不打掉那个孩子,无论他是否继承皇位,这天下都是你们的。

可你多狠啊,非要自掘坟墓。”

于是,年世兰折磨这些人一年多,就都把她们杀了。

年羹尧可不是个善茬,把京城的那些满清所能找到的人都杀光了。

然后又是盛京的一众老少爷们。

除了张廷玉这样的几个零星的汉人成了真正的奴才外,其他汉人哪怕是汉军旗的高官,也高兴江山终于回到了汉人手中。

有颂芝的帮忙,那么多新兴科技、高产良种、等都拿了出来。

年羹尧是个好战的,看见颂芝的倭岛矿产图,如果不是年世兰哭着劝说,他就要自己披挂上阵去倭岛了。

时间过得快啊,大秦在年羹尧的治理下,日渐繁荣昌盛。

首先进行了土地改革。

这是年遐龄首创的。

其次就是废除了贱籍,废除了奴隶制。

现在大秦境内没有了卖身的下人。

伺候人的都不是死契,而是签合同的活契。

从年羹尧上位开始,没有了裹脚匠和刀子匠。

就是说女子不允许缠足,男子不允许去势。

后宫不再需要太监。

只不过后来的后宫的男服务人员的制度更严更细致了。

当然,大秦男子都开始留头发了。

大部分汉人男人都高兴,可也有一小撮汉人,居然不习惯留头了。

开明的太子年熙建议,男人女人的头发衣饰,朝廷不管。

头发是自己的,爱留不留,爱留多少就留多少。

而最大的变动,就是把清王朝不允许汉人识字的规定给改了,各地开始开免费学堂。

总之,改革到处都是。

大多数改革都是太子年熙提出的。

当然,有很多都是颂芝想的,太子也愿意听,毕竟颂芝给了他一丸药,不但救了他一命,还让他身体健健康康的。

在年羹尧六十岁的时候,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年熙,自己做了太上皇。

年熙也在自己六十岁的时候,就又把皇位传给了年羹尧的孙子。

而无论是谁当皇帝,都把年世兰差不多供起来。

这一世,年世兰和颂芝都活过了八十岁。

年家的大秦国一直持续了二百二十二年,平稳过渡,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在年家的族谱里,有两位老姑奶奶,一位是长公主年世兰,一位是二公主年颂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