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贾宝玉窝在贾母怀里不敢出来,这个模样,就好像那鸵鸟一样,只把头埋起来就以为对方看不见自己了。
这样的贾宝玉林如海如何能看得上。
父女两回府。
因为有了那本书的存在,林如海倒是对贾宝玉的感观有点复杂。
贾宝玉的确没担当,一无是处可以说。
但也就是他能给书里的林黛玉一丝丝温暖。
按照书里看到的,最后的结局就算不是续写的那样的结局,林黛玉最终也会被王夫人给嫁出去换贾宝玉的前程。
那一家子是没得救了。
别的都不说,就现在国丧期间,那贾宝玉居然穿红着绿,一家子主子奴才都是如此,简直就是找死呢。
回了林府。
林黛玉看紫鹃的样子,她不是应该盼着回贾府吗?
还是说老太太给的死命令,让她继续潜伏在林黛玉身边做内应,也好掌握林黛玉和林府的事?
索性林黛玉直接就问了:“紫鹃,我知道你心里有贾宝玉,你放心,我会想办法让你去伺候贾宝玉而不被老太太责怪的。”
紫鹃也只好说实话了:“林姑娘,求您了,我不能回去。
老太太可是说了,我这后半生,就必须在您身边,如果我回去,肯定就活不成。”
林黛玉沉下脸:“你这是什么话 ?老太太再不济也就是让你不能坐上那个主子的一等大丫鬟罢了,她一向慈和,对身边的下人都很好。你这样说就过分了。”
紫鹃:“林姑娘,我还是了解老太太的。
也许开始是您说的这样,可林姑老爷回京了,老太太绝对不会允许我离开的。
姑娘,求您把我和家人的卖身契给要了吧,我在林府,哪怕做粗活也行,求您了。”
说罢,就开始砰砰地磕头。
林黛玉急忙制止了她。
看着紫鹃那惊恐的眼神,林黛玉不止心软了,也感到悲哀。
当奴婢的就是这样,身不由己 ,自己、自己一家子的死活全在别人的掌控中。
林黛玉详细问了紫鹃的家人,她父母、弟弟妹妹。
弟弟和妹妹都在学习阶段,还没有具体到哪个院子去当差。
至于她父母,父亲是在外面负责采买蜡烛灯油等。
母亲是贾母院子里负责针线的。
她父母两边只有一个亲戚,就是她母亲的一个堂表姐是府里门房管事的媳妇,俩人没孩子。决定等老了就在府里挑一个合适的丫鬟或小厮认干亲。
嗯,这样就好。
看看吧,如果贾母把这些人的卖身契给她,那就留着这些人,如果不给,那就把紫鹃送回来。
贾母这点最毒,曾经的林黛玉爹娘都死了,她还赚着紫鹃的卖身契不给林黛玉。
当然,最初的想法不知道,但后期也许就决定卖身契是否给林黛玉都不起作用了吧。
林黛玉这里一切向好。
这天,贾府却压抑沉闷,因为进宫多年的贾元春被放回来了。
新皇上位,以为先皇祈福的名义,把宫里一定年龄的宫女都放了出来。
这不,贾元春就回来了。
这就尴尬了。
王夫人等人的计划落空,不说这些年送进宫里的银子,就是贾元春自己也搭进去好几年的好时光。
贾母心里还有些迁怒,这个孙女白培养了,怎么就不勾搭勾搭新皇呢。
看着从外面进来的大孙女,贾母强打起精神,对着跪在她面前的元春一瞬间就戏精上身:“我的元春啊,你可回来了。
回来好回来好啊。
大家父母姐妹都团聚在一起好好过日子。”边说边哭,还抱着贾元春拍打着她。
这一看,谁能看出她内心的失望。
等大家情绪都稳定了,贾元春面对大家的询问才说:“新皇上位,皇恩浩荡。想为先皇祈福,毕竟先皇没有留下后代。所以就下旨,把后宫一定年龄的宫女都放出宫让咱们回家团聚。祖母,孙女、孙女、、、”
屋里的人实在多,贾元春不好说出自己没有成为后妃没完成老太太的任务有点惭愧。
可这事她也没有办法。
她心里既庆幸先皇只是承诺了她,让她进后宫,可还没来得及安排她呢,先皇就死了。
不然,先皇的那些后妃们,除了皇后,可都剃度出家了。
大家说了一些客气话后,贾母就叫大家都散了。
然后细问元春:“大姑娘,你说说宫里的情况。
你这次怎么也出宫了?你怎么没想法子留在宫里?”
元春看就是贾母和王夫人,就对俩人说:“老太太,一言难尽。
说起来也幸亏没有、、、,不然,孙女就是剃度出家去皇家寺院为先皇祈福了。”
“怎么回事?”
贾母和王夫人齐齐说道。
“老太太,当初先皇突然注意到了我,孙女正高兴呢,先皇就打听咱们两府的事,尤其是东府的。
后来,先皇出事不久,就对孙女、、、,并承诺,一个月后先皇在万寿节的时候,一并封孙女和一个孙姓女官。并承诺封孙女为妃。
只是,先皇突然就得了急症,不出三天就去了。
也幸好孙女没有进后宫,不然现在就是在皇家寺庙里做尼姑呢。”
贾母和王夫人顿时捶胸顿足,这回她们是非常非常悲痛遗憾先皇,怎么就的急病死了呢。
不然,自己的孩子不就是妃子了吗?
俩人唉声叹气了好久,还是贾母突然反应了过来:“大姑娘,你跟祖母说,你和皇上、不,你和先皇是不是?”
贾元春尴尬地点了点头。
王夫人知道贾母问了什么后,急得不得了,这可怎么办?这还能嫁给谁?她的元春命怎么这么苦啊。
贾母也叹气,突然她想起了一件事一个人,唉,要是同辈人该多好。
她心里也想着,要是不管不顾,荤素不忌,那只有皇家才能干得出来,还没人敢背后蛐蛐。
他们家可不行,唾沫都能淹死人。
看着王夫人在那抹眼泪:“老太太,我的元春苦啊,这后半辈子就这么蹉跎了。”
贾母不耐烦:“行了,你哭什么?这事好好筹划筹划,也不是没有办法。”
哭得打嗝的王夫人和贾元春都抬头看着贾母。
老太太:“现在是找个合适的人,那点子事,筹划好了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