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莺儿:“皇上,她害得我的小阿哥差一点流产啊,皇上,您看看,我都流了这么多的血,太医说了,这胎很难保住。
就算勉强保住,孩子也、、、呜呜呜,皇上,您给嫔妾做主 。
她沈眉庄就是在报复!
当初皇上您把她的主子甄嬛给罚了,她就报复您,想把您的阿哥给杀了。呜呜呜,皇上,您不能放过她啊。”
皇上对于余莺儿这样的‘泼妇’,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时,沈眉庄见余莺儿刚才在皇后面前诬告她故意害她的孩子,如今又听了一遍余莺儿在皇上面前也‘污蔑’她,她就在那辩解道:“皇上,臣妾没有。
淑贵人在御花园,故意堵住了嫔妾,我看她就是想栽赃陷害嫔妾的。”
“呜呜呜,皇上,沈答应她太狠了。呜呜,她就是故意的。
她一向瞧不起嫔妾,总说嫔妾是宫女出身,身份下贱。
呜呜呜,可是,先皇的后宫,有多少女人都是包衣出身,他们也都生了先皇的儿子。
难不成那些尊贵的皇子凤孙都是她沈眉庄口中的下贱人生的下贱坯子吗?
皇上,那嫔妾的肚子的这个还生不生了?她沈眉庄今天这样的举动,不就是瞧不起我、瞧不起我肚子里的孩子吗?
她一向自诩自己出身高贵,是大家嫡女出身。每天昂着头,谁都瞧不起的样子。
以前她经常对甄嬛说,在她入宫前,谁谁谁家的庶子、庶女做出什么没有连吃的事,然后就总结说,‘到底是小妾通房这等下贱之人生的下贱种子上不得台面’之类的话,然后甄嬛也附和她、认可她。
不然,她们俩人哪里来的那么多共同语言,哪里来的什么姐妹情。
后宫女人在她们眼里都是无才无德靠色相获宠的肤浅之人,配不上她的礼仪之家出来的贵女。
呜呜呜,她瞧不上我可以啊,可她不该连我肚子里的孩子都看不上,说害死就害死。
那孩子可不是我的,是皇上的阿哥啊。
皇上,您也听到了,她口口声声说我故意摔倒用孩子陷害她。
皇上,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当初皇上您大庭广众之下,承诺怀孕升嫔,生子升妃,生双生子升贵妃,依此类推,如果我生三四个,那就是皇贵妃。
这样的高位,是后宫所有女人的追求啊,我就为了她沈眉庄,一个甄嬛笼络住的大傻子,拿自己升高位的保障,去陷害她这么个蠢东西,她哪来那么大脸,她也配。
哼,她常说这个低贱,那个不配的,在我眼里,她沈眉庄最贱,我这样宫女出身的,是半个眼睛都瞧不起她。
我怎么会陷害她。
皇上,求您给我做主。呜呜呜呜呜呜。
皇上,她犯这么大的罪还不承认,妄图诬陷我,说我自己那孩子陷害她。皇上,您看,我会这样陷害她?”
说罢,站起来转过身。
果然,下面的裙摆上全是血。
皇上也头疼,非常疼。
他这一刻体会到了皇后的头风症发作的滋味了。
可对余莺儿也不能没有表示。
上一次甄嬛诬告,就给点物质的补偿,这次怀了孩子、、、,哪怕这个孩子极大的可能保不住,可自己说出的话、、、
皇上:“淑贵人,这事你也有错。
你怎么怀孕了都不知道呢?”
余莺儿偷着翻了个白眼:“皇上,您怎么能怪嫔妾呢,我有什么错?
嫔妾从来没有怀过孩子,没有经验啊。
从前只知道怀孕的人都喜酸食,还嗜睡并经常恶心呕吐,可嫔妾没有这些症状啊,所以就不知道。
加上这段时间,开始是甄嬛找麻烦,甄嬛被禁足消停了,沈答应就利用职权让内务府管事们在吃食上苛待我。
那些内务府管事的以为她沈眉庄是传的皇上的圣旨呢,毕竟她沈眉庄也不管理宫务,也不协理宫务,她只是学习宫务阶段,她哪来的那么大脸去内务府指手画脚,所以内务府只好听她的,送到我这里的吃食,呵呵,宫外的猪都不吃。
所以,嫔妾是吃不好喝不好的,又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加上嫔妾想告状,可皇上您那么久都不来看我。
呜呜呜,皇上,您怎么那么久不来看我呢?您不会是因为我得罪了甄嬛,就冷着我吧?不会吧?
呜呜呜,这么多原因在那摆着,就这么着,思虑来思虑去,就忽视了身体的变化。
当然,也没有什么变化就是了。
呜呜,皇上,你一定要给您的儿子做主啊。
他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差点被沈答应给害死了。
皇上,您当时说过,怀孕就封嫔,生孩子就封妃,生双胞胎就封贵妃,呜呜呜,她沈眉庄肯定手眼通天,察觉到了我怀孕,所以,提前把我的贵妃路给堵死了。
她是不想让我当贵妃啊!
呜呜,皇上,您说,怎么办?”
华妃:“皇上,这沈答应可了不得,协理六宫还没有正式上手呢,就开始利用职权苛待宫妃了。
这要是将来真正掌握宫权,那她看不上的宫妃还不被她苛责死。
臣妾可是听说了,沈答应在年前居然到内务府斥责那些管事的呢。”
皇上看着跪在地上的沈眉庄,也是很烦躁。
真的一无是处,给了她这么好的机会,到现在还没压下华妃上手宫权,还和淑贵人冲突。
不止让人家抓住了把柄,还差点害了淑贵人的孩子。
罢了罢了,如果余莺儿这里再不给什么补偿,前后都两次了,那就说不过去了。
于是,“淑贵人也算是遭罪了,罢了,就封淑贵人为嫔,搬去钟粹宫主殿。待到一个月后再举办册封礼。”
“谢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上的话音一落,余莺儿和殿内的宫女就齐声谢恩。
皇后、、、、
她还没说话呢。
可是,皇后还是在话音都落了才说:“皇上,依本宫看,淑贵人现在身体重要的状态,不适宜举办册封礼。
不如就等她生完孩子后再升嫔,到时候双喜临门,岂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