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晓明看着和尚,心中又有了好奇,问和尚道:“前两天许真人在时,说了修道有诸般好处,

大和尚你辛辛苦苦地,要往北方传教,只不知信佛有什么好处?”

浮图僧闻言,眼中放光,顿时来了精神,向李晓明微笑道:“将军问的妙哉,

入我佛门,修习佛法,好处简直无穷无尽。”

昝瑞好奇地问道:“比跟着许真人修道,好处还多么?”

“呵呵呵,不是贫僧诋毁道教......”

说到这里,浮图僧突然向众人问道:“许真人当真走了?”

昝瑞、李晓明都连连点头道:“走了,一大早就走了。”

浮图僧闻言,脸上现出微笑,

继续向众人说道:“许真人的修道一途,虽也是精妙法门,

然而不过是明心见性,导引练气,鼎炉内丹之法,

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成仙了道,会些故弄玄虚的法术而已,

便是真修成了大罗金仙,然而还是在三界二十八天之内,终究仍属于天道,未脱轮回。

即便修得与道合真,与天地同寿,也只是脱离了人的轮回,

可是这天、这地,也是众生业力所化之幻相,也在三界之内,也有劫数,

正所谓:福满自堕,终有毁败的那一天。

《楞严经》有云:仙道十种,寿千万岁,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他们道教经典中也有说法,叫做:“大罗虽高,犹在劫数。”

诸位,这不能长久的东西,修它做甚?”

李晓明因与许逊投缘,闻听和尚将道教说的不堪,有些不满,

遂反问道:“难道入了你佛门,修习佛法,就能永恒不灭吗?”

浮图僧闻言,面露喜色道:“将军,你能说出永恒不灭四个字,足见你与佛有缘了。

须知,生命流转皆受无常之苦,可以这么说:人活于世间,就是受苦受难的,

正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哪样不苦?

这苦的根源,是由于众生皆受业力千丝万缕的纠缠,

而这千丝万缕的业力,又是因为人内心中的贪、慎、痴,三毒引发的执着与无明。

入我佛门,修习佛法,可以......”

李晓明只觉和尚说的业力、无明之语,皆是云里雾里,远不如许逊讲道,讲的通俗易懂。

环视一周,只见昝瑞、公主,也都听得慧眼迷茫。

于是,不耐烦起来,打断浮图僧的话,

问道:“和尚,你只说你们佛教,修行到最牛逼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吧?”

“什么?”

浮图僧没听说过“牛逼”二字,顿时也迷茫起来。

“就是最厉害、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地步?”

浮图僧明白过来,叹了口气,说道:“你看,你怎地如此性急,我刚才差一点就说到了。

佛法修习到最高境界,就是涅盘。”

李晓明愕然问道:“涅盘?那不就是坐在蒲团上,眼睛一闭么?”

浮图僧道:“坐在草地上也可以,甚至躺着也可以。”

李晓明苦笑道:“坐到哪里不是重点,重点是,涅盘不就是死了么?

修习到最后,把人修死了,有什么用处?”

公主大惊小怪地喊道:“啊......把人修死了?”

昝瑞一听,也吃了一惊,立刻就要站起来,不想再听了。

浮图僧有些焦急,连忙拉住昝瑞,又安抚公主,说道:“诸位且慢,并非如将军所说。”

昝瑞恐惧地问道:“涅盘不是死了,又是什么呢?”

“稍等......”

浮图僧说的口干舌燥,喝了口粥,润润喉咙,又解释道:“诸位稍安勿躁,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刚才所说的世间之苦,是受千丝万缕的业力纠缠而致的业果,

而世间凡夫,皆有受、想、行、识、色,这五蕴,

五蕴感受到了这些业果,就成了世间的诸般的苦难滋味。

若能修习佛法,达到涅盘境界,便能五蕴皆空,再感受不到任何苦处,

达到不生亦不死,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的,大光明境界。”

李晓明脑子里仍是馄饨,苦思了片刻,问道:“不生不死,而且还没了感觉,难道成植物人了么?”

公主也笑道:“嘻嘻嘻,涅盘大概就是变疯子了吧!疯子就什么都不知道的。”

说着,装出个疯子样,张嘴汪汪地去咬义丽郡主的肩膀,

郡主捏住公主的腮帮子晃荡,笑道:“你这不是疯子,是个小疯狗。”

昝瑞难为情地喃喃道:“这么说来,还是做神仙好吧......”

浮图僧苦说了半天的佛教妙法,却看见几人这般状态,一颗光头上,汗珠闪闪发光,

他耐心解释道:“因这世间万物,包括贫僧在内,

从生下来,便在业力牢笼内,终日面对幻相,受五蕴所困。

而涅盘境界却是斩断了业力,而在五蕴之外,脱离了三界的规律,

我们口中所说的凡世语言,也在这牢笼之内,也受三界规律所限制,无法表达出涅盘的真实状态。

总之,涅盘境界是超越一切的绝对境界,无法再用五蕴感官体验的“感受”来描述。

因此,我说涅盘境界是在不生不死、若有若无之间,

也只有不生不死、若有若无,超越一切对立,才能永恒。

当初佛陀座下弟子梵志婆罗门,曾经问过佛陀:“世尊,我涅盘后,我还存在吗?”

佛陀却沉默不语,一言不发。

只因为,但凡能问出这句话,就说明此人,根本就还未修习到“非空非有”的“缘起性空”之境界

若到了境界,就不会再问有和无、生与死的话了。”

昝瑞听到这里,突然一脸认真地插话道:“大和尚,我觉得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了,

自从我娘死后,我常有些感觉,也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

我娘死后,她去了哪里呢?我还能见到她吗?

我娘生下了我,我才见到了我娘,可是我娘未生我时,到底有没有我娘呢?

如今我娘没了,那该怎么样,又能重新有我娘呢?”

昝瑞说到这里,突然双眼流泪,哭出声来,

对和尚说道:“我要问的根本不是这些,我脑子很乱,我大概是想我娘了。”

李晓明见昝瑞哭泣,心酸之余,突然想到往事,

当初和昝瑞初遇孙文宇时,有一次吃了老虎肉,

夜里睡不着时,二人在山中石头上坐着,昝瑞突然问道“我是谁”这个问题。

李晓明不禁望着昝瑞,自己心中也若有所悟。

浮图僧却突然面露喜色,握住昝瑞的手,说道:“小娃,你慧根渐露,只是灵台上还有些许尘垢,

若能入我佛门,好好修习戒、定、慧三学,不但能消除万千烦恼,更能成就无上妙果。

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