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想到,这时代的豫州百姓,即便是跟着祖逖当兵,都求不到一顿饱饭,

每天只能喝些稀汤寡水度日,这样的状态,生存都无法保障,怎能和胡人打仗?

眼下是天寒地冻的时节,那些既没当兵,又无余粮的老百姓,岂不是只有活活饿死的份?

李晓明正在悲天悯人地发着呆,

董昭却又笑着安慰道:“咱们虽是有所减员,但路上却又收拢了许多流民补充,算下来,损失也不大。”

祖逖闻言,皱眉道:“当前的光景,收留流民时,可要千万注意甄别,

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拉来当兵充数的。”

董昭说道:“祖刺史请放心,这些流民要么是豫州的百姓,要么是从青州那边逃荒过来的,

都问的清清楚楚,

况且咱们只要壮年之人,绝不至于浪费了物资。”

乱世之中,粮食是重头货,李晓明见问题无法解决,只好无奈离去,

待到夜幕降临时,趁李许、拓跋义律众人都睡下了,

李晓明悄悄带着冯铁和董昭,引着一二十名军士,蹑手蹑脚地、踏着积雪来到自己牛车这里,

对二将交代道:“每辆牛车扛下三袋来,也有个三四千斤了,动作轻些,莫要惊动了我的那班兄弟们。”

冯铁握住李晓明的手,感激地道:“陈兄弟,您拿出自己的粮食犒军,可真是深明大义,

此番情义,祖刺史和我们这帮子人,铭记在心。”

李晓明叹了口气道:“我是豫州人,看着老乡们受饥饿之苦,若不能做些什么,实在是于心不忍,

大军踏雪行进,十分辛苦,若不让他们多吃些,只怕是还要减员,

你们拿了粮食,立刻给他们加上一餐,让他们吃了再睡,

这几千斤粮食虽是不多,但好歹能让弟兄们多喝顿热粥,熬过路上的饥寒,

等到了蓬陂,就好的多啦!”

于是,冯铁和董昭再三谢过,让人从李晓明的十数辆牛车上,共卸下了三四千斤粮食走,

原本当初打劫了氐人两万余斤粮食的,

从匈奴人那里出来后,一路上人吃马嚼的,还剩下一万五千斤左右,

今晚又给了祖逖三四千斤,如今只剩下一万斤出头了,分散在十二辆牛车上,

李晓明看着十二辆牛车,上面的麻袋下去了不少,不由得十分心虚,

心想,这要是让李许和大单于看出来了,又是一场大吵大闹......

怀着心事,喝了药,忐忑地睡到了天明,

第二天一早,并不见众人发现异常,只有沈宁围着牛车转了一圈,嘀咕了几句,

李晓明躲在远处,看在眼里,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又去军营巡视了一番,见众军都比昨日有精神,只有十数个生了病的士兵死去,

吃饭的功效,简直立竿见影。

“唉......看来就是饿的。”

李晓明众人又随着大军启程,一路上,众人看着雪景都高谈阔论,

唯独李晓明满腹心事,脑子里浮想联翩,

中国古代的战争和纷乱,其实大多和粮食、土地的分配不均有关,

说白了,就是总有一部分人,或是突然有一部分人,吃不饱饭......

而这部分吃不饱饭的人群,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就一定会甘心情愿地被野心家利用,从而造反革命,

如果失败,被镇压剿灭,那自然是成了炮灰浮尘,

如果成功,那这群人摇身一变,变成了吃饱饭的那群人,而吃不饱饭的人群,依然存在,

造反革命,不过是富贵险中求罢了,

而那群吃不饱饭的人们,会越来越吃不饱,于是,下一次的革命危机,就已经在酝酿了,

偏偏中国数千年来,人口众多,却没有高产农作物,且多山地,少平原,水资源匮乏,

水稻只在南方有河流湖泊的地区才能普及种植,

而北方的麦、粟、豆的产量极低,

折合成现代市斤,综合下来,不招灾的情况下,估计亩产只有一百二三十斤左右,

往往一个壮年劳动力,风调雨顺的年景,要耕作三十亩地,才能勉强温饱,

李晓明心想,要是有红薯或是土豆,那就好了

这两样一亩地能收获几千斤的东西,但凡能有一样,就能让中国人从此不再挨饿,

只可惜,红薯和土豆现在还在南美洲,在地球的另一面,怎么能去得了?

于是下意识地问道:“你们坐过大船吗?”

拓跋义律皱眉看了他一眼,说道:“我平生第一次坐船,便是这次南下,

只是小船而已,你见过的,又要摇橹,又要拉纤,也颇费力......”

李许倒是一怔,问道:“你说多大的船?涪陵水师的大船,你不是见过么?够大么?”

李晓明问道:“那船是不小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出海?”

李许笑问道:“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咱们成国有许多大江大河,还不够你游览的?,还非要出海?

莫非是与道士和尚相处了几天,真以为海外有仙山?”

拓跋义律有些不耐地说道:“阿发,你只需弄出小船来,就足够咱们过黄河了,不必考虑大船的事。”

李晓明苦笑道:“两位有所不知,我并非是要去海上寻仙山,也不是考虑过黄河的事,

我知道海上万里之外,有一种粮食,亩产能达数千斤,还无惧旱涝,南北方均可种植,

要是能有几艘大船,远渡重洋过去,把种子带回来,这乱世反手可定也!”

李许笑道:“哈哈哈,阿发向来多奇想怪论,要真是有这种东西,那可比仙人的仙丹还要有用的多。”

拓跋义律皱眉说道:“真有这种粮食的话,我们也不辛苦牧马放羊了,也去种地算了。

你别整天想些没用的,咱们快到地方了,我劝你好好想想,怎么弄船渡河才是正事。”

李晓明笑道:“我说的是真的,真有这种东西,

要是能弄回来,让老百姓种上,一到收获时节,粮食堆积如山,以后便再也没有饥荒了。”

拓跋义律仰着脸骑马,再也不搭理他一句话。

只李许叹了口气,苦笑道:“你这番话,若是说给我那皇兄听了,他必然信以为真,

等回去了,你们两个好好鼓捣吧!”

李晓明见二人不信,颇为无奈,

但转念一想,这时代真要环球旅行,实在是匪夷所思,便真有大船,也不一定敢去。

正想着呢,却听前方传来战马奔腾之声,抬头一看,见有三四百骑快马,正朝这边疾驰而来。

前军的数百骑兵,见此情况,也都策马迎了上去。

“来人止步,来人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