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爱国转身道,“把华京汽车站的运营数据公开,让全国的汽车站都看看,电动大巴到底有多好。”
“让汽车站来主动找我们买“
“但我们现在的电动汽车比油车贵50%,他们会买我们的吗?“
“我们的车如果加上政府的补贴,两个价格其实差不了多少。“
“最关键是运营成本低。“
“一年回本,线路差的,最慢两年也能回本。“
“他们怎么会不愿意。“
“他们的数学又不是语文老师教的。“
“另外,通知合资公司,加快其他城市的充电桩建设,务必跟得上大巴的交付速度。”
刘小莉刚拿出笔记本,手机就响了。她接完电话,脸上露出惊喜:“老板,好消息!刚才一个半小时。”
“五个试点城市的福马 4S 店已经接到了 2000 多辆家用电动车的订单!”
“老百姓都说,连汽车站都用电动车了,家用车肯定错不了!”
“意料之中。” 肖爱国望着远处排队上车的乘客,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
“当一个新事物从‘可选项’变成‘必需品’,它就赢了。
“全国有几千个县,何止上万个汽车站?”
“一个汽车站至少需要100辆车。”
“老百姓见到电动车这么好用。”
“买的人会更多。”
“这是活生生的广告。”
“所有大巴车都是有空调。”
比国产车某车只有样子的空调(2014年会才真正有空调。之前装的是手动可空调)”
大华国北方如果有空调,绝对是一种极好的体验。
“我们一个一个的县来开发,总有一天,大华国大地上跑的,都会是电动大巴。”
肖爱国目光落在 1995 年的原油价格报表上,“国际油价 80 美元一桶,换算成大华国的零售价,93 号汽油得摸到 4.2 元每升 —— 这才是真实成本,国家管控压到 2.5 元只是暂时的。”
刘小莉重新敲击键盘,屏幕上的数字跳得让人揪心:“按 4.2 元算,大巴跑一趟华京到津门成本 126 元,电动大巴还是 16元,差了8倍还多!”
“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肖爱国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县级行政区,“全国几千个县的汽车站,现在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 2.5 元的油价。
“等补贴撑不住了,4.2 元的真实价格会让他们疯掉。”
“索菲娅,让技术部把电动大巴的电池循环次数再提升 20%,老百姓信‘耐用’胜过一切。”
刘小莉趁机递过报表:“老板,华京汽车总站的调研出来了。有 73% 的乘客说,会优先选择电动大巴。”
“现在已经有五个县的交通局打来了预付款,说要锁定首批购车名额。”
“让他们排队。” 肖爱国,转向陈部长:
“您觉得交通部看得懂这盘棋吗?”
“几千个县的汽车站,全换电动大巴能省下的钱,够修一条西江运河了。”
陈部长思考了下回复:“之前的财政报表我看过,光是给汽车站的油价补贴就占了地方支出的 8%。”
“听说西南有个县,上个月已经开始变卖旧大巴抵债了。”
“电动大巴要是能让他们摘掉‘补贴依赖症’,部委领导能绝对开心。”
正说着,王司长推门进来,公文包上还沾着赶路的尘土:“肖国王,发改委刚发了内部通知,说考虑到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下个月起可能取消部分油价补贴,先从公路客运开始试点。”
“试点?” 刘小莉翻出补贴台账,“这意味着汽车站的燃油成本要涨三成!”
“这不是试点,是信号。” 肖爱国拿起红笔在沙盘上圈出十个城市,“王司长,就说美华王国愿意提供
辆电动大巴的无息贷款,分五年还清。”
“但条件是,这十个城市的汽车站必须全换咱们的车。”
等王司长后。
肖爱国和几人说:“现在的大华国,最缺的是时间。等他们意识到补贴是无底洞,咱们的电动大巴早就铺满全国了。”
刘小莉忽然指着平板电脑屏幕惊呼:“老板快看!发改委正式发文,从下个月起,公路客运油价补贴减半,93 号汽油零售价调整为 3.2 元每升(还有一些补贴)!”
“涨了七毛?” 陈部长眼睛一亮,“这下燃油大巴的成本更高了!津门市我有朋友刚才来电,说他们的汽车站已经开始停驶部分线路,就等咱们的电动大巴救场。”
肖爱国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加油站排起的长龙。
司机们举着油票焦急地张望,那些印着 “1995 年第三季度” 的票证,再过一个月就只能按 3.2 元结算了。
“走,去华京汽车总站 —— 今天有辆电动大巴跑了趟跨省长途,咱们去听听司机怎么说。”
华京汽车总站的钟楼刚敲过九点,肖爱国就听见一阵争执。几个穿蓝布工装的司机正围着电动大巴比划,手里的油票被捏得卷了边。
“3.2 元的油价,俺这车跑趟省城得亏 20 块!” 满脸胡茬的王师傅把油票拍在引擎盖上,票面上 “2.5 元” 的字样格外刺眼,“这电车真能像说的那样,一趟才花 24 块?”
司机老张从驾驶室探出头,手里举着电费单:“昨天跑了趟石家庄,来回 240 公里,电费 36 块。你那破车跑一趟油钱 300 块都打不住 ——钱哪有这么好赚?”
肖爱国的目光落在站台的公告栏上。
新贴的价目表上,燃油大巴到省城的票价涨到了 42 元,电动大巴还是 35 元,下面用红笔写着:“电费不受国际油价影响,票价长期稳定”。
“这标语是谁想的?” 他指着公告栏笑问。
“是基层司机们凑的点子,” 王司长递过一沓建议书,“他们说 百姓最怕‘说涨就涨’,稳定比啥都重要。
现在这电动大巴的票,提前五天就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