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国家帮我垄断 > 第315章 带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索菲娅笑着说:“您这是一石二鸟啊,既得了实惠的政策,又卖了个人情。”

“不止。”肖爱国看着窗外,“电动车要想在全国铺开,光靠我们自己推销不够,得让地方政府主动帮我们宣传。

马德才回去后,肯定会把这事当成政绩来抓,大贵省的汽车站、公交公司,说不定会第一个全换成我们的电动大巴。”

刘小莉翻开笔记本:“那我现在就联系毕节市政府,落实土地和电力的细节?”

“去吧。”肖爱国点头,“另外通知下去,下午召开工厂筹备会议,把四个工厂的负责人都叫来,明确分工。对了,让茅台酒厂那边送几箱新酿的基酒过来,算是庆祝一下新合作。”

刘小莉应声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肖爱国和索菲娅。

索菲娅看着地图上那五个圈(加上之前的合资工厂计划)。

轻声说:“您真的打算在大华国建这么多工厂?不怕将来和咱们美华王国的工厂形成竞争吗?”

肖爱国笑了:“竞争才好。有竞争才有进步。

而且,大华国的市场太大了,足够容下这些工厂。

等他们的技术和产能成熟了,我们还能把生产线卖到其他国家去,这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他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从毕节一直延伸到东南亚:“下一步,该考虑往国外走了。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更低,市场潜力也不小……”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地图上,那些红色的圆圈仿佛在慢慢扩散,预示着一场即将席卷全国的能源革命,正从这个夏天开始,悄然加速。

刚才送走马德才时,肖爱国站在电梯口忽然开口:“马省长,有件事想提前跟您透个底。”

“”我们的电动大巴,除了成本低,还有个优势 —— 充电一小时能跑三百公里,比燃油车的续航差不了多少。”

马德才脚步一顿,眼睛瞬间亮了:“真的?那短途城际线路完全够用了啊!”

“所以。” 肖爱国看着他,“如果工厂落地毕节,你们大贵省敢不敢带个头?”

“带头?” 马德才没反应过来。

“全省汽车站,三年内全换成电动大巴。”

肖爱国说得平静,“我们可以给大贵省一个‘试点价’,每辆车比市场价低 10%,还负责免费安装充电桩。”

马德才猛地抓住他的胳膊,呼吸都快粗了:“肖国王,您说真的?!”

电梯 “叮” 地一声到了一楼,大堂里的保安看过来,马德才才意识到自己失态,赶紧松开手,压低声音却难掩激动:

“您要是能给这政策,我现在就拍板!别说三年,两年!两年内我让大贵省所有汽车站看不到一辆燃油大巴!”

肖爱国笑了:“马省长,这可不是拍板就能成的事。全省的大巴置换,得花不少钱吧?”

“钱的事您不用操心!” 马德才胸有成竹,“我回去就打报告,申请把燃油车的运营补贴转成电动车购置补贴。

再说了,换车看着花钱,实则省钱 —— 您黑板上算的账我记着呢,百公里差 56 块,一辆车一年跑十万公里就是 5.6 万,全省两万辆大巴(没办法详细算),一年就能省10亿!这钱够换十几辆车了,划算!”

旁边的刘小莉忍不住插了句:“马省长,充电桩的铺设也得跟上,总不能让车跑半路没电吧?”

“这个我早想好了!” 马德才拍着胸脯,“高速服务区、汽车站、县城中心,只要有停车场的地方,全装充电桩!

电费就按给工厂的价算,0.23 元 \/ 度,保证司机愿意用。我还打算把这事跟旅游部门结合起来。

以后游客来大贵省,坐的是电动大巴,住的酒店有充电桩,这多环保,多有面子!”

肖爱国点点头:“既然您这么有魄力,那我再加个条件 。

工厂建成后,优先给大贵省供应最新款的电动大巴,续航能提到三百五十公里,比外销款还好。”

“”我承诺,满足了国内市场后,我会把一部分产品销到国外。”

马德才大喜。

之前肖爱国的矛台、威士忌为大贵省增加了不少外汇。

他还是非常相信肖爱国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

而且国外市场非常大。

没有十家八家的工厂,根本吃不下来。

如果早点落成,就可以吃独食。

而不是和其他省份争食。

这对大贵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省与省之间也有有竞争的。

(这章结束后跳到昨天发的315章 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