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正德拿爱子载垣没办法,就带着其开始微服私访。
到底带着儿子在身旁,也怕真的出事,只好在京里转转就算了。
一点都不敢像此前一般,兴致来了,就跑去北直隶甚至大同、宣府那边转悠。
也就是此刻,他才体会到李东阳、谢迁等一众大臣们听到他偷溜出宫后的忧虑。
此后,他又有几次偷溜出宫,被儿子恰巧撞上。
于是,又只好带着他一起偷溜出去。
好在儿子,不像他那般胡闹。
明明已经在京里转悠许多次了,小家伙依然很满足,不像他,在京里转个几次,就总想往更外面跑。
想到这,他更是松了口气。
真真是,不为人父,就不懂养儿的艰难。
特别这个儿子是他的话。
对自己的任性,很有自知之明的正德,不禁如此想着。
以及,我儿像自己,又不够像自己。
大庆幸!
对自己这个不太折腾的儿子,正德感到万分满意。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句俗语,以前他是嗤之以鼻,可用在儿子载垣身上,他觉得万分合适。
因着载垣的缘故,正德在七年的时候,明显往外面跑的时间和次数少了许多。
这个外面,特指京城外面。
对此,一直跟正德在京里很有缘分,经常碰巧遇到其的李东阳和谢迁,在望到陛下身旁跟着的小殿下的时候,就知晓为何了。
他们一边担忧小殿下跟着陛下偷溜出宫可能会遇到危险,又一边庆幸着——有着小殿下紧跟陛下身边,陛下有了顾忌,往北直隶、大同、宣府等京外之地跑的时间都少了。
如此一来,他们也能更放心陛下的安危了。
因为缘分,李东阳、谢迁和正德之间,都有了默契。
只要不被其他京官和认识他们的人遇到,他们就大事化小,第二天意思意思上个折子劝一下就了事了。
当然,若是遇到的当天,正德带着皇长子正在做危险事情的话,他们就会来真章。
也因着李东阳和谢迁的这份圆滑和识趣,以及两人默契的对载垣的情况闭口不言,这份为着载垣着想的心思,他都看在眼里。
他很聪明,也很清楚,人人都有私心。
两位老大人,在其位谋其职,还是为着大明着想的多,这就够了。
于是,在两位老大人找他商讨政事的时候,正巧载垣在的话,不再避讳两位老大人。
甚至,还会让两位老大人时不时充当一下载垣的启蒙师傅。
这两位老大人,不死板,够灵活,这样的老师正合适,不会教迂腐了长子。
虽然没有下明旨,可实际上两位老大人,可是收到了正德给的束修——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各色贡品绸缎十匹等。
名义上,这些是皇帝给的赏赐。
且在初次给皇长子载垣启蒙前,正德还让载垣向两位老大人敬献贽见礼——玉帛一册、孤本书籍各三册。
如正德料想的那般,两位老大人,教导皇长子的时候,直接拿史记来教。
一则则的小故事,说的很是动听,并引导长子去思考,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使劲灌输。
虽然,也免不了朝载垣灌输一点自己想法,可这些在正德看来,无伤大碍。
载垣虽小,可很聪明,也很有自己的主见,不是那么容易收到其灌输影响的。
总是能有选择的吸收别人教导的知识,将别人灌输过来的,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剔除掉。
即使一开始没能剔除,可等他越发成长后,也会将此前吸收的不适合东西,剔除掉。
三岁看到老这句话,在载垣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着小小年纪的长子,正德依然有种儿子以后会非常出色,以及他是大明最适合继承人的想法。
立太子的想法,越发的蠢蠢欲动。
不仅正德看出来了,就是李东阳和谢迁也看出来了。
和正德一样,两人想上奏催立太子的想法,也总是闪现脑子里。
但他们掩饰的好,让好多大臣,甚至后宫众人,都以为陛下对皇长子不够满意,所以迟迟不立独子的皇长子为太子。
或者说,陛下,可能还在等嫡子出生。
毕竟,陛下可是又嫡又长,说不得因为自身的缘故,更为看重嫡子。
这流言,传到永和宫后,永和宫的宫人们也受了些影响。
比如永和宫女官和宫女的头头张尚宫,就坐不住了。
反而,太监的两个头头,魏巡和何立,很是稳得住,还能压制住手底下的一众太监。
“娘娘,宫里隐隐传着一则流言,说是陛下迟迟不立小殿下为太子,是因为自身嫡长子,期待着嫡子缘故。”
思宁缝制衣裳的动作,不疾不徐的继续着,丝毫没受到张尚宫这话的影响。
原本有些心焦烦躁的张尚宫,见思宁这态度,顿时察觉到不对。
一开始她就是打算和娘娘私底下谈,屋里其她服侍的宫人,在得到娘娘同意后,早被她打发出去了。
可即使屋里没有其她人,她依旧忍不住压低声音。
“娘娘您一点也不担心,是因为陛下,有跟您私底下说了什么吗?”
思宁一顿,抬头无语摇头,“并没有。”
心怀惊喜的张尚宫霎时间僵住了,“那娘娘您不担心吗?”
思宁摇头,轻笑道:“不担心,你也不用担心。”
知晓自家主子能耐的张尚宫,焦灼的心终于平静了许多。
只是,她依然疑惑不解,娘娘为何如此自信。
看出对方还在疑惑,思宁语气淡淡道:“这则流言,是本宫让魏巡放出去的。”
在张尚宫怔愣住的时候,思宁继续说道:“尚宫不必忧虑,你稳定好我们的人就可以了。”
张尚宫回过神,没有追根究底贵妃为何如此有信心,而是寻求最终确认。
“娘娘,您确信吗?”
思宁意味深长的笑笑,并透露一个消息,“载垣成为太子前,皇后不会有孩子的!”
张尚宫听罢,眼里精光一闪,心里顿时安定了下来。
既然娘娘说皇后最近几年不会有孩子,那就不会有,她确信娘娘有这样的手段。
至于其中过程,她不需要知道。
思宁看张尚宫那神态,就知晓对方误以为是她动的手。
可她真冤枉,真不是她动的手。
只是因为安插在坤宁宫的宫人,恰巧知晓了这个秘密而已。
知道后,她立马安排人传了这则流言。
为的就是减少投在儿子载垣身上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