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婕妤一脸懵!
【不是?!】
【皇后有病吧!】
【这明显对她们这些后宫妃嫔不利,更对皇后不利!不应该和她们团结一致,对抗朝堂上那些相公们提出的荒谬建议吗?!】
不仅魏婕妤不明白,梅婕妤也不明白。
就是正殿里其她嫔御,也纷纷睁着自己那双疑惑的眸子望向上首恼怒的曹皇后。
思宁敛起看好戏的神态,抬眸,同睁着疑惑的眸子望向曹皇后。
曹皇后眼神凌厉的扫视下首众位嫔御。
突然,目光在苗氏身上顿了下,很快的,在其察觉前移开了。
除了思宁用余光特别关注曹皇后外,其她人都在曹皇后凌厉目光中收回目光。
也就没能察觉到曹皇后的异样。
思宁余光顺着曹皇后方才目光停顿方向望去。
苗氏若有所思中。
思宁收回余光,内心忍不住吐槽。
【难怪曹皇后一眼就关注到苗氏,聪明是聪明了,却不懂得藏拙。】
“立太子乃前朝之事,后宫不得干政。”曹皇后再次扫视底下众嫔御警告道。
登时,底下嫔御们反应过来,一个个脸色微变。
纷纷将头低得更厉害些,仿佛知道错误了。
可思宁余光瞥向旁边的时候,却能瞧见旁边冯才人不屑的撇了撇嘴。
对面的张才人,攥紧手中团扇。
斜对面的俞美人,手中帕子不小心用力扯破了个不小的口子。
……
“特别是魏婕妤……和梅婕妤你们两个!”
“竟然在本宫面前妄议朝政!这是你们能做的事?”
“就是本宫,也不能干涉立太子之事!”
“你们倒是能的很!看来,对宫规显然不够熟悉!”
“魏婕妤、梅婕妤,你们两个禁足三个月,抄宫规百遍,禁足结束,交给本宫查验过后,才能解除禁足。”
皇后的责罚,令魏婕妤和梅婕妤脸色大变。
“娘娘……”
“怎么,你们想抵抗本宫旨意!”警告的目光,扫过两人。
魏婕妤和梅婕妤脸更黑沉难看了,两人殷红嘴唇蠕动了几下后,轻声吐露道:“妾……不敢!”
“妾……哪敢!”
“既如此,还不遵旨?”曹皇后冷冷道。
魏婕妤和梅婕妤握紧手上拿着的团扇,垂眸齐声应道:“妾……遵旨。”
思宁随大流,低头用余光小心翼翼偷看。
内心,却是感觉这幕戏,还是挺可以的。
实在是最近过的有些平淡悠闲了,偶尔出现的波澜刺激,还是不错的。
特别是,这刺激,并不是针对自己的,就更好了。
正想着呢,忽然自己就被牵连了。
不,应该说殿内所有嫔御都被牵连了。
“其她娘子,也要谨记后宫不得干政这条红线!为了让你们印象更深刻些,也抄写一遍宫规吧!这个月结束前,交到本宫这里。”
思宁随大流,脸色忽的有些郁闷,但还是乖乖应答道:“妾,遵旨!”
景佑二年,二月龙抬头后,关于立太子这个风波,终于停歇了。
如思宁此前跟手底下宫人内侍所说的那般。
官家妥协了,但也挣扎着。
他从太宗曾孙中,挑选了堂兄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入宫做为自己养子,并由曹皇后抚养。
至于玉碟宗谱之类的,并没有更改。
他还期盼着,能生下亲子,继承自己的皇位呢!
曹皇后其实心底里,也有点小盼望,能有个自己的皇子。
可官家只碰过她一次,就再没碰过她。
而且,汝南郡王赵允让那边,给娘家和她的……太多了!
再有宗实哥儿,小小的人儿,有礼且对她亲近孝顺。
且和经常进宫并小住一段时间的外甥女高滔滔玩在一起,很有几分青梅竹马的感情。
曹皇后心里微动。
再一想到后宫从未听到过有孕的消息。
或许,陛下不能生!
曹皇后不禁升起对刘太后的向往之情。
“娘子,娘子,奴婢……奴婢突然想到……想到一个……一个特别不好的……的可能。”
茗烟阁东厢房一间屋里,香檀先是看了看屋里,又匆忙走到门口瞧了瞧,都没人后,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支支吾吾道。
思宁继续手上画扇面的动作,待一笔画完想画的山的轮廓后,才将笔搁置在砚台上。
左手从衣襟处掏出帕子,边擦擦手,边抬眸询问。
“什么可能?”
香檀继续走近一些,才小小声道:“娘子,官家,官家不会,不会不能……生吧?”
异常紧张忧虑的香檀,是越说越小声。
最后两个字,几近不可闻。
“什么?”思宁一时间,没听清最后两个字,尝试着在脑海里复盘了下最后两个字的音,忽的,她反应过来了。
擦手的动作一顿,立马反驳道:“不可能。”
历史上,仁宗可是能生的。
只是他儿子养不大而已。
但香檀不知道啊!
她只知道,“宫里头那么多娘子,从官家有人伺候开始至今,从未传出过喜讯。官家如今可是已经二十有六了。”
“……”,思宁很快找到例子打消香檀忧虑,“汉武帝也是少年即位,同样的后宫多年未传出喜讯,同样的二十多岁后宫才头次传出喜讯,快而立之年才得了卫太子。”
言外之意,或许官家子嗣方面,像汉武帝。
香檀听明白了。
“除了汉武帝,其实还有挺多人,也有类似情况的。何况官家身边时刻有太医看顾着,若是官家真的……官家早就……”
有些话,思宁不想说的太明白。
但香檀依然听明白了。
她心里头压着乌云,消散了绝大部分。
只依稀,有些乌云弥漫着。
后宫里头,隐隐约约的,也和此前的香檀一般,嘀咕着怀疑着这个可能。
可赵祯并不觉得自己不能生。
他觉得是后宫里头的妃嫔们,和他没有缘分,所以久久不能替他孕育子嗣。
他觉得,应该继续采选女子入宫。
或许,哪位有缘的娘子,就有福气孕育他的子嗣了呢!
不仅赵祯如此想。
前朝里头,忠心于官家的相公们,也这么想。
暗地里,也推波助澜着官家再次小采选。
期待着,这次小采选里选中的娘子,顺顺利利的孕育上官家的子嗣。
曹皇后很是不高兴。
这显然,打破了她心底的那些渴望。
她觉得宗实哥儿就很不错,心底里,忍不住期待官家是真的不能生。
而不是如汉武帝那般子嗣缘分未至。
但她不高兴,不希望也没办法阻止。
前朝相公们,一点也不反对官家的行为,压根不觉得官家是好女色。
他们觉得官家这是为子嗣选嫔御。
只是……他们后悔了。
就该阻止了官家这次小采选的。
反正有孕的是冯才人,是此前景佑元年就入宫的,而不是这次小采选刚入宫的嫔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