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错!”
“别搞怪!”谢氏轻敲思宁脑门。
女儿以前小时候说话不清楚,发育不准的习惯,长大了还偶尔作怪,学小时候说话。
虽然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但听多了也挺有趣的。
而且女儿都是私底下偶尔作会怪,平常都是举止得体,优雅娴静的贵女做派。
“嘶,好疼!”思宁捂着额头。
谢氏翻白眼,“为娘用了多少力道,为娘会不清楚。”
“别装了!赶紧的,说。”
“阿娘你是知道的,女儿的五感,比寻常人敏锐。”
“知道,小时候带你去清虚观,你还得到清虚观挂单的云游高人吕道长的几分青睐,传授了你一门道门导引术——养生功法。”
“练了之后,你五感越发的敏锐了。”
“要不是吕道长明说了,此功法只有养生养身功效,而且只能感官敏锐的人修炼。若不是从未听说过有飞檐走壁的武功,为娘我都怀疑有能修仙的功法了。”
喜爱看话本做梦的谢氏,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流露出一丝遗憾。
“是啊,可惜了!”思宁也挺遗憾的。
跟学习琴棋书画刺绣等技艺一样,思宁在这门导引术上挺有天赋的。
若这世界真有话本里说的武功、修仙功法,那凭自己的天赋,绝对是上等的那种。
飞檐走壁,冯虚御风,绝对不是梦。
可惜,现实就是这是梦。
“好了,别可惜了,你别一而再再而三的岔开话题,赶紧说。”
思宁郁闷,“哪里是女儿岔开话题,分明是阿娘你插话进来,引开了话题。”
“那好,阿娘闭嘴,直到你说完为止。”说罢,谢氏就闭紧嘴巴,只眼神示意思宁。
赶紧说。
思宁:“自从知道青竹姐姐会唇语后,女儿不是让青竹姐姐找了个女徒弟芸竹吗?”
“青竹姐姐教她的时候,女儿好奇,跟着一起学了学,也学到了几分青竹姐姐的本事。”
“你学就学了,但在外别表现出来,不是传出去不好听,而是别人会因此忌惮你,排挤你。”谢氏掌控林府府务,加上青竹又是自己的陪嫁丫鬟,学唇语这事她是知道的。
但不知道女儿竟然已经学到了青竹几分本事!
疑惑的看向青竹,青竹摇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道。
“阿娘你别问青竹姐姐了,女儿从未在青竹姐姐跟前展示过,她并不知道女儿的学习进度。”
说完,思宁捂嘴笑话道:“阿娘你说话不算话,还说闭嘴直到女儿说完为止呢!嘻嘻!”
谢氏才想起自己之前说过的话,不禁尴尬了一瞬间,可很快的就没事人一样,还催促起思宁来。
“好了,回归正题,你继续说。”
“马车里范三小姐和那个柳芳芳手挽着手很是亲热的说着话,因为离得有点远,就算是女儿听力敏锐,也只是听清楚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还是女儿发挥掌握的唇语能力,读出来的。”
知道接下来就是揭露时刻了,谢氏挺着身子,竖起耳朵认真听。
就是旁边侍立一旁的青梅、青竹两位姐姐,跟着自己一起过来的芸香都全神贯注的看着自己,两只耳朵也赶紧竖起。
“柳妹妹你对太子殿下如此情深,太子却……辜负了你,他这般无情,姐姐我这个旁观之人都觉得心寒,若不是陛下已经下了旨意,我是不肯嫁给这般冷酷无情,没有心之人的。”
谢氏和旁听的三个丫鬟,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
思宁嘴角噙着一抹笑,心满意足的欣赏了下阿娘她们差点惊掉下巴的表情后,继续道:“然后就听到那柳芳芳说,‘就算太子对我这般无情,可我的心早就给了太子,已经无法抽身了。真羡慕姐姐你能嫁给太子殿下。”
“妹妹,你……唉……若是妹妹你不嫌弃只是做太子的妃妾的话,等我进东宫后,就让殿下以良娣礼迎你进东宫。”
“不嫌弃不嫌弃,只要能陪在太子殿下身边,就算只是个宫女,我也愿意的。”
“唉,柳妹妹你何必这般作贱自己,太子这等无心无情之人,不值得你这般卑微而又深情的付出。”
“妹妹觉得值得。”
“罢了,到时候只能委屈妹妹你做个良媛了。”
“谢姐姐贤惠大度,能接纳妹妹。只是姐姐,你不喜欢太子殿下吗?”
“我更欣赏温文儒雅的男子。”
“姐姐有意中人了?”
“是啊,可惜他虽未成亲,却有意中人了,看不上我!”
“什么?!”谢氏这次就是记得自己说过不插话的话,此刻也忍不住惊呼出声:“未来太子妃居然另有意中人,而且这么蠢的,居然还主动暴露出去?”
“是啊,这位未来的太子妃的行事,实在是让人难言。”青梅也忍不住摇头出声。
这官宦人家的女郎,应该也跟自家女郎一般,在外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林府的脸面,有分寸且得体。
青竹和芸香也跟青梅一般想法。
她们真的没有料到,范右相的嫡次女,居然这般的没脑子。
“就不怕那柳芳芳,或者哪个恰巧近距离经过马车,将她们的话听了个正着,然后传出去的吗?”青竹想到那天看到的马车,不禁脱口而出疑惑。
“谁知道呢?”
“这等脑子有问题的人,我们正常人还是不要试图去理解她们。”
思宁接话两句后,端起茶盏抿了口茶,润了润喉咙。
“也是。”谢氏附和着,随后目光亮晶晶的看向思宁,“思宁,你喉咙润得差不多了,赶紧继续往下说。”
思宁眨眨眼,无辜道:“没有了。”
“没有了?!”
“对,没有了。”
“怎么就没有了?”
“马车驶远了,女儿听不到,也看不到她们嘴唇动,自然就没有了。”思宁不好意思道。
“好吧!”谢母遗憾的收敛期待目光,转而开始跟思宁探讨起未来太子妃的意中人是谁。
思宁想都不想就丢出一个答案:“女儿觉得是赵王。”
“赵王?”谢氏思索了一下,跟范右相门当户对的人家,跟未来太子妃接触过的,估计就是洛京里的人。
而温文尔雅的、未成亲、还有了意中人的确实只有赵王合适。
“不会吧,太子这运气差的,这选个太子妃,都选到喜欢宸妃儿子赵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