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爹爹那边,有没有跟您说过太子反应?”
临近年底,准备又是新的一年了,思宁见爹爹自从上次同意自己入东宫后,就再没有相关音信。
算算时间,都快一个月了,思宁不好找父亲询问此事,只好骚扰阿娘了。
若是太子不同意,那她还得早做准备,自己想办法入东宫。
“你爹爹也不好直言,只是暗示了下,太子似乎没听懂,不过你爹爹说倒是荀幕僚听懂了。”
“啊?!”
“也是太子妃有跟没有差不多,不然这种后院的事情,其实跟太子妃提,然后太子妃再跟太子殿下说比较好的。”
男主外,女主内,这时代,大致规矩就是如此。
但也没有分得很清,比如,这时代对于女子谈论政事,甚至是干涉政事,其实并不太过忌讳。
虽没有唐时女子地位那般高,但也没有前世宋明清时女子地位那般低。
如今东宫管家权不在太子妃手上,而是在李良娣手上。
朝堂上还有御史弹劾过太子宠妾灭妻,但作为太子妃生父的范右相竟然还替太子殿下说话,说是太子妃正在休养身体,不能受累,太子也是为了太子妃好,才将东宫的管家权交给李良娣的。
范右相的举动,多少让人不解。
毕竟太子不将管家权给太子妃,反而给良娣李氏,这不仅是不给太子妃脸面,更是打范右相的脸面,打范家的脸面。
但事实就是如此。
范右相这个父亲都不在乎亲生女儿如何,外人就更是低看一眼太子妃。
【那是阿娘你不知道太子妃做了什么事?】
【不然此刻您就不会为太子妃唏嘘,觉得范右相冷酷无情了。】
【反而会夸范右相果断,快刀斩乱麻,直接放弃了太子妃这个女儿。】
知晓一些内幕的人,比如右相夫人进宫探望女儿太子妃,被太子妃气得出宫后病倒了。
则是感慨右相对夫人一如既往的看重,瞧瞧,就是尊贵如太子妃,说放弃就放弃。
还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实际行动上也如此。
太子妃范氏当时听说了朝堂上父亲竟不向着她,还帮着太子找借口打压自己,气得在东宫摔摔打打。
可就是不敢说一句父亲的不是,可见范右相在她心里的威严。
但跟她内心的感情相比,再威严的父亲,也不能压制她内心的那帮助心上人的渴望。
“那怎么办?爹爹这就罢休了?”
“不用你爹提,荀幕僚替你爹提醒了太子,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太子让荀幕僚给你爹爹传话,说是东宫是否再进人这事,先不急,先缓缓。”
“嗯?”思宁还在寻思太子是出于什么目的,才不急于继续选妃妾入东宫后院,旁边林母谢氏就忍不住嘟囔。
“这事还怎么缓缓,你明年就十六了,若是……若是你没被太子看中,再想要在洛京里挑好的郎君,怕是更难了。”
“同年龄的郎君,好的都要被挑走了,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枣。至于小的年纪不适合;大的,那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会没成过亲,阿娘可不愿你嫁过去当继室。”
“阿娘,您别急,太子既然让荀幕僚带话给爹爹,就说明他其实也有意东宫再进人。”思宁抱住母亲谢氏手臂,安抚道。
“那直接就给个肯定的答复不成吗?”
“阿娘,太子或许有事要处理,所以才说缓缓。比如,查清楚为何他成亲许久,东宫一直未有喜讯传出?”
当然,这只是思宁随口一说的,不想,还真的说中了。
嘉平二十八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还未彻底过去,东宫崇仁殿,太子的寝宫,却是静悄悄的,很是肃穆。
“此前我们的情报网太过分散,或者说不够完整成体系。”
“宫内的只管宫内,而且深入不够。”
“宫外的,只有当时孤在边境时设立的刺探戎狄的密探情报网。
至于京中,甚至整个大靖,虽然也有,但太少了。”
“所以,刘平、章衡、左逸飞,孤欲设立玄冰台,用于收集情报。
刘平将宫中情报网及资料规整一下,将其归入玄冰台,且依旧负责宫中情报的收集。”
“至于章衡和左逸飞得更操劳些,宫外情报网的罗织需要你们来进行。”
“章衡你负责将此前设立的针对戎狄的情报网也整合进来,左逸飞你熟悉洛京中的情况,整合此前负责洛京的情报网进来,然后再辅助章衡搭建并扩大宫外的情报体系。”
“待整合扩张完毕,章衡你就当玄冰台这个情报网的都统,监督整个情报网的进行。”
“而刘平依旧负责宫内情报的收集,左逸飞你作为副都统,则接手整个宫外的情报收集。”
“是!”刘平等三人异口同声的应承。
“玄冰台设立第一剑”,太子倏然起立,眯眼道:“就剑斩恋爱脑。”
刘平等三人呼吸一滞,表情一瞬间的扭曲。
好在他们垂头而立,太子殿下又没有看着他们,就没有看见。
不过,想想他们最近查到的东宫后院几位娘娘的性子,一个个都觉得太子这般郑重选妃妾,还是挺应该的。
“孤就不信,这偌大的洛京里,就找不出几个脑子正常的官家女或者世家女。”
想了想,太子还是有些担心,于是咬咬牙,又强调:“洛京里没有,就洛京外找。”
实在是东宫目前四个有名有份的女人,都给了太子大大的惊喜。
柳芳芳是个恋爱脑,从小被宸妃的人洗脑,自以为是的对孤深情,其实都是打着对孤好的名义,在挖掘孤太子的根基。
表妹李良娣,据舅舅说对自己很有几番情意。结果呢,行事小家子气,居然利用管家权,抠扣东宫其她女人的份例。
还总是弥漫着一股酸气,总爱在他跟前说酸话吃醋,跟东宫其她女人斗嘴。
最重要的,还是脑子不够聪明,还太自以为是,舅舅明明留了得力的人在她身边,却总是不听劝。
被动了手脚,十年不能生育,都是自己作的。
袁良媛呢,也是个恋爱脑。在宫外的时候,就有了喜欢的人。
其实他也没觉得这样如何,就算是宫外的时候,嫁过人,守了寡的,他都不在意。
大靖朝鼓励寡妇再嫁,也不觉得寡妇再嫁有什么问题。
但人死了,你进东宫却又郁郁寡欢,一副死了夫君的模样,这不是在膈应他吗?
要不,你就别入东宫继续深情守着,要么入了东宫,你就打起精神,忘了前心上人。
至于太子妃,太子妃更让他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