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德坐在书案后面,看着几个年轻人,心里感慨,“年轻就是好,总有使不完的劲。”
“前辈,以往这边的冬天,百姓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天顺帝问道。
额尔德眉头紧锁,“他们的衣食住行,各不相同,条件好一些的,尚可安然度过。条件差的,就难说了。”
达尔接过话茬,“如果没有恶霸乡绅,他们的日子还好一些。可是,历来都是上头说了算,即使有人愿意出头,愿意捐钱捐粮,也是杯水车薪。”
青云回忆着,“记得几年前,我曾在这边待过几天。那年冬天特别冷,大雪纷飞,好些贫苦人家,断粮断柴火。生活本就艰难,可那些个畜生,却趁火打劫,抓走妇孺老幼,以一口饮食为诱饵,把良民转卖为奴仆,再买去各地,以此获取高额利润。”
樵轻尘看着老将军,“官府不管,还是故意放水?”
达尔道:“二者兼而有之。这些问题,达雅和萨日娜最清楚,她俩经常去贫民街,为那些人打抱不平,甚至还被官府抓起来过。”
额尔德道:“阿雅性子直,脾气倔,我说过多次,让她们别出去惹事,可她俩嘴上应着,还是要去那些地方。夫人常为她俩感到后怕,也多次提出,把她嫁出去,免得再生事端。”
青云道:“如今,虽说是夏末,可转眼便是秋季,寒冷随之而来,我们得抽出时间,去民间走访,看看他们可有做越冬的准备?”
额尔德摇头,“既然有许多明智的人,选择留在郡里,就派他们去吧。我们的事情还很多。”
天顺帝问道:“以前的粮草,是怎么安排的?”
“有存下的,大多是自己备下。”额尔德叹息一声,感到有些累,“王上也有明文规定,让专人负责此事,可贪得无厌的家伙,阳奉阴违,我们的粮草,靠省吃俭用而来。”
天顺帝冷嗤道:“除了掠夺抢劫,还有我们提供的吧?!”
达尔点头,“是,我们的将士,没有烧杀掳掠过百姓,所到之处,也有百姓们自愿捐出的。”
额尔德附和,“所以,王上很是讨厌我们父子,连同巴图的父亲,都被他警告过……”
以下的话,额尔德没说,但是,在座的人,都是聪明才智者。
上位者的荣耀,可不仅仅是高位,也是利益权衡与能力的较量。
天顺帝拍版,“让人速速做好准备,统计一下。另外,百姓们有没有土地,今年的粮食,可有被恶劣天气损毁的,其中包括半收成和颗粒无收的。”
额尔德吩咐道:“这些问题,巴图有所了解,速去请他过来。”
樵轻尘思索良久,才附在他耳朵边,轻声说道:“昊天,如果能让种地的人,可以自己收割,并自己管理和储存,是不是就可以让他们顺利过完寒冷的冬天?”
达尔说道:“租种土地的,都是佃农,他们可不敢自己做主,要上交了租子,有剩余,才是自己的。而那些个地主老爷,会每年都提高租子。”
樵轻尘问道:“好收成提高租子,如果没有收成呢,会降低吗?”
达尔摇头,“不会,他们会让佃农以孩子或者自己的老婆,或者让家里的顶梁柱,去签订长工或者短工,来抵押所欠租子。”
天顺帝问道:“今年可有收成?”
达尔道:“不知,要问管理农事的官员,他们比较清楚。”
“我知道,前些日子,曾去过舅舅家,他们的亲戚是佃农,说是租子可以完成,剩下的甚至能比以往都多。”巴图从外面进来。
天顺帝招手,“巴图,不必多礼,过来坐,具体的情况,请详细说说。”
巴图把自己知道的,和从舅舅舅妈那里知道的情况,一一说明,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百姓们有自己土地可以耕种,且能在闲暇时,上山砍柴,还能有自己的牲畜,那么,不管是天灾还是其他,都能顺利度过寒冬。”巴图说着,还拿出一个小手札,递给天顺帝。
樵轻尘替他接过,并打开翻看,“这是谁写的?”
巴图回道:“我舅舅写的,他曾是乡里管事,负责农耕和放牧。”
樵轻尘不是很懂,问道:“你舅舅可有月银,或者官府的批文?”
巴图道:“没有,是族人推举的,舅舅是个热心肠,即使没有官府的俸禄,可他们的信任,让舅舅无法拒绝。”
天顺帝看向青云,“把官府的批文和俸禄,一并送过去,让他负责附近的几个乡镇。”
巴图拒绝道:“皇上,不可,舅舅不适合。倒是我的表兄可以胜任。他能文能武,只是性子直,又不喜贿赂,没能考取功名。”
樵轻尘来了兴趣,问道:“他多大了,可有成家?”
巴图道:“成家了,比我年长两岁。”
青云道:“让他去安排人员,统计一下,看看整个北蛮,有多少人,是特困户,需要救济?”
“谢皇上!”巴图替他的表兄谢过,欲要离开。
樵轻尘道:“巴图,除了对农事感兴趣,可还有别的爱好?”
巴图不得已,只好坐下来,认真道:“父亲虽常年在外,我偶尔会跟随,可大多数时候,还是留在王殿上,参与文治事务。”
额尔德道:“他的功夫不怎么好,但一般的混混,三五几人,还是近不得身。他喜欢大夏的文化,喜欢那边的美食和书法。”
天顺帝问道:“巴图,如果让你协助青九和青十,可愿意留在王殿?”
巴图忙行礼,并依照大夏规矩,跪地叩谢,“谢皇恩典!”
青云心道:“臭小子,油嘴滑舌的,这礼数倒是周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樵轻尘看着老将军,说道:“前辈,我与昊天,青云,会离开这里,青九和青十他们过来,交接之后,便暂时留在此处,也有可能是长住,还请多多指教。”
额尔德虽说年纪不小,哪敢托大,忙起身行礼,“折煞老夫了,还请皇上和皇后娘娘,莫要客气。只要老夫还活着,定当全力以赴,作为大夏的子民,为了民族大义,甘愿赴汤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