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田毅对聂圣哲这类外资企业总监可谓了如指掌,再加上脑海中的系统全方位扫描,更是让这些人的一举一动无所遁形。

像这种外资全资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背后还有基金会支持的企业,它们为了达成特定目的,往往需要在中国境内精心包装出一副良心企业的模样,以便于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就拿德胜来说,其核心产业是美制现代木(钢)结构住宅的研究、开发设计及建造。在2005年,这种风格并不符合当时中国住宅的主流审美趋势。那时,中国住宅的主流审美倾向于现代简约、新古典、欧式古典、新中式等风格,人们更加注重住宅所传达出的舒适感、文化内涵,以及与自然健康理念的契合。但德胜却另辟蹊径,表面上对员工关怀备至,在饮食、住宿、医疗、休假等诸多方面提供了看似优厚的福利,致力于营造出让员工感受到家一般温暖的氛围。而支撑这些福利的资金,实则是老美基金会伸手输血,让他们数据造假,营造出公司不仅福利高而且还盈利颇丰的假象。基于这种虚假繁荣,他们出版了《德胜员工手册》,引得一些企业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而这背后的实质,是让这些购买手册的企业变相地交投名状。

聂圣哲再次开口时,已然切换成流利的英语:“德胜是美资企业,执行ISo标准乃是天经地义。”

“巧了,”田毅几乎同步切到英语回应,每个音节都如同冰锥般尖锐,直直凿进话筒,“我刚和联邦德胜的cEo通了电话。他说中国子公司……有条懂事的狗。”

聂圣哲的声音瞬间出现了裂痕,带着几分恼羞成怒:“田先生,你这是恶意诽谤——”

田毅只是轻笑一声:“苏州税务局的朋友对另外三件事更感兴趣:其一,休宁木工学校地块以零元转让;其二,长江基金会的流水异常;其三……”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对方胃口,“您公司刚往我邮箱发了份采购回扣清单。”

话音刚落,听筒里便传来重物倒地的声响。

田毅暗自腹诽,尼玛,现在美国找来的这些所谓“代理人”,表面上攻击性十足,没想到内在的抗压能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就这还宣称要搞什么养活教育?

在通话同时田毅通过脑海中的系统扫描,调取了聂圣哲以文化人的姿态,在员工群体和教育行业大肆宣扬的“养活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教孩子去做那些他们原本不会做的事,强行要求孩子全面去做一些与他们生活环境不太相符的事,还美其名曰是帮助孩子尽早独立生活,从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从儿童时期就要让孩子学会各种生活技能,诸如做家务、种菜、照顾小动物等等,力求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力更生、勤劳节俭,培养孩子“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价值观,声称这能为孩子的人生托底,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打好基础。它还要求家长作为孩子“养活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亲力亲为地引导孩子。比如从孩子2到3岁开始,就要带领孩子做各种点点滴滴的事,像学习做饭做菜、养花弄草、洗熨衣服等等。学校方面则要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设置实践基地,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生活技能。

乍一听,大家可能觉得这理念挺有意思,认为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最终能够独立生活,适应社会,成为一个会做事、能做事的合格公民,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但实际上,这无非就是古文中“穷人孩子早当家”的现代翻版。然而,当下中国的孩子备受家长重视,父母们都在精心培养孩子,期望为大多数孩子提供更好的起点,可以说全民都在积极接受精英教育。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大家都在精英教育的赛道上竞争时,就需要把专注力集中起来,其他能力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对于孩子来说,读书才是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要务,如果孩子确实不爱学习,那时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发展方向,这样孩子未来的知识结构才会更加合理。

而聂圣哲所推行的这种教育方式,从一开始就分散孩子的教育精力,分散孩子们的专注力,说白了,这不就是“快乐教育”的改良版本嘛。这一套田毅可太熟悉了,毕竟他还为宣传“快乐教育”的组织注入过资金。

当聂圣哲的声音再次传来时,已然透出困兽般的嘶哑:“你想要什么?”

“三个选择。”田毅一边说着,一边踱步走到窗边。此时,锦江上的货轮正拉响悠长的汽笛。“A方案:我向《财经》爆料德胜亏本做公益的真相;b方案:明天一早美国总部就会收到你挪用公款的‘证据’;c方案……”他俯瞰着九眼桥闪烁的霓虹,缓缓说道,“把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那份‘捐赠’转给一路狂奔慈善基金。”

聂圣哲气得牙齿咯咯作响:“你这是勒索!”此刻的聂圣哲真想狠狠地扇自己两耳光,德胜总部一直警告他,田毅是一匹狼,可他总觉得这是总部不了解国内情况,被田毅给忽悠了。现在看来……

田毅悠然地点燃雪茄“不,这是在教聂总监真正的中国商道。你和老美接触太多,都忘本了——”烟圈缓缓飘散在黑暗之中,“跪着赚钱,不寒碜。”

电话在一阵忙音中结束。田毅从容地按下录音笔的停止键,金属外壳上映出他那深邃如渊的瞳孔。与此同时,传真机嗡嗡作响,吐出一份新文件——德胜苏州的股权质押协议,签名处留着聂圣哲那潦草的墨迹。

而另一边,聂圣哲愤怒地摔碎电话后,用安徽方言咒骂着,一把撕掉了《员工守则》。墙角的监控探头闪烁着红光——美国总部其实从未真正信任过这只“白手套”。

田毅翻出休宁县政府的密函,脸上浮现出一抹轻笑,随后拨通电话:“王局长?木工学校那块地改成商业地块,利润给你分三成。钱?德胜的捐赠马上就会到位……”夜色逐渐吞没了他未尽的话语。

田毅一边把玩着鲁班锁,一边在通话结束时“咔哒”一声合拢最后一个榫卯,冷笑道:“工匠精神?不过是资本家为了让工人拧紧螺丝而说的漂亮话罢了。”

华尔街!呵呵,田毅正准备亲自前往香港坐镇。那里的人,他又怎么可能不了解呢?在华尔街那些人的眼中,中国商人分为三种:吃肉的狼,舔血的狗,还有……被剥皮时还能强颜欢笑的狐狸。只有蠢货才会一门心思当狗,怪不得聂圣哲会成为这种站在前面找死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