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大早,胡中玥穿着一身红色的旗袍,成为京大附中门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看她一次送了三个进去,旁边的阿姨、大妈们可稀罕了。

一位穿紫衣服的大妈就耐不住好奇,问上了:“姑娘,这仨是你哥哥姐姐?怎么你爸妈不来呢?”

胡中玥笑道:“我爸妈是老师,来了他们压力更大。”

这次送考胡青鸿和姜晓蓉怕给他们压力,就回避了,上午她送小娟、小虎和小兵,小文小武去送小丽,下午就换过来,她去送小丽,文武二将送这仨。

那大妈一听,就说:“那倒也是!你来他们心理上能放轻松点儿~”

另一个穿黄衣服的大妈插话:“你今儿不考?”

红衣大妈指着胡中玥,跟黄衣大妈说:“嗐!这姑娘看起来就不大,估计明后年的吧。今天她送哥哥姐姐,回头哥哥姐姐送她~”

黄衣大妈问胡中玥:“你们家这么多孩子,没少罚款吧?”

红衣大妈:“我估计不能是亲的,她刚说爸妈是老师,双职工,生二胎工作都没了,还能生这么多?”

“诶,您还别说,我们家有一亲戚,人家还真生了仨,工作也没丢。”

“这都没人举报?我家一亲戚,也是双职工,二胎,都七八个月了,躲了大半年,结果被人举报,居委会给了两个选择,要么丢工作,交罚款,要么自己去引产,最后引产去了……”

“我们家那亲戚不一样,人家是……”

胡中玥正听八卦听得起劲儿,俩大妈凑一起,压低声音,自己聊上了,搞得她听八卦听一半,抓心挠肺的。

旁边一位穿着时髦的阿姨凑过来,指着她的衣服说:“美女,你这小旗袍还挺好看的,方不方便问下搁哪儿买的?”

胡中玥略带歉意地说:“不好意思阿姨,这是家里人从沪上带回来的,具体沪上哪家我也不知道。”

她今年得了五件旗袍,有三件是关佩洁在沪上找老师傅定做旗袍时给她做的,有两件是姜晓芸去钱塘市出差给做买的。

那位阿姨一听说沪上带回来的,脸上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难怪看着大方得体,原来是沪上老师傅的手艺。等我女儿考完了,我也要带她去沪上做两件儿~”

“你好,同学,我是京市新华报记者王璞,请问可以采访你几句吗?”

一个拿着话筒的人走过来,胡中玥看到他身上挂了个工作证:京市新华报记者,王璞。

她点点头,打了个招呼:“您好!”

王璞举着话筒问道:“同学,我看你有点眼熟啊,请问贵姓?”

胡中玥:“免贵姓胡。”

王璞惊讶地说:“还真是你呀!胡同学,三年前我还在实习,跟着师傅在这里采访了你,你还有印象吗?”

胡中玥点头道:“有,跟您一起的那位姐姐差不多不惑之年,齐耳短发,戴着眼镜。你们还祝我金榜题名,承二位吉言,我考上了。”

三年前她刚出考场的时候,他们俩就上前来采访,问她怎么这么小就参加高考,考得怎么样。

她当时还说,如果作文不扣分,她应该能考一百四十分以上。

王璞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我和我师父。胡同学,如果我没记错,你可不仅仅是考上了而已,你是那年京市的理科状元,总分712,对吧?”

旁边看热闹的人群炸开了。

“嗬!理科状元呐,这孩子以后出息准小不了!”

“我刚刚还以为是高中生,没想到人家大学都快毕业了~”

“712,三年前,那可是不得了的高分啊,那年题可不简单,文科状元是我一朋友的女儿,才648,这姑娘比文科状元足足高了五六十分,什么概念呐!”

“真是人不可貌相!人家父母怎么养的这是,孩子养这么好!”

“没听说嘛,人家父母是老师,根儿上就好!”

……

周围人赞誉不断,胡中玥笑了笑,谦虚地说:“对,临场发挥比较好。”

王璞问道:“那你有什么临场发挥的小窍门吗?”

胡中玥道:“就是平常心吧。可能是因为我年纪小,觉得自己机会多,所以没有把那一次高考看得特别重,心态平和,大脑就会清明一些。而且我也不觉得一次高考就能决定人的一生,人这一生,虽不过百年,但容错率很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任何一行做到专精尖,都是了不得的人才。”

围观的人也深以为然。

“小姑娘说的对,我们村儿原来有个很厉害的鞋匠,后来被人家鞋厂请过去当什么技术指导,一个月老多钱了~”

“我大姑的嫂子的姐姐的女儿的弟媳妇,绣花绣得好,直接被人家那种定做衣服都得公司请过去当大师傅了!”

“是呀,甭管什么时候,做得好的手艺人那都是赚钱的!”

……

王璞问道:“我看你今天这身装扮很有鲜亮,是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胡中玥:“我是从京大附中出来的,今天坐在里面考试的都是我的学弟学妹,尤其里面还有我几位发小,穿旗袍就是希望他们都能旗开得胜!”

王璞赞道:“胡同学真的很有心啊!你今天是作为学姐,来给学弟学妹们加油的吗?”

胡中玥不好意思地笑了:“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更多的是和在场的叔叔阿姨们一样,以家长的身份来送考的。”

周围人也被这说法吓一跳。

“这年轻轻儿的,当妈了?”

“这姑娘怎么这么想不开呢,小小年纪就当妈,将来有她后悔的时候……”

“你虎哇,人家这么小,能生出高考的娃?”

“她自己说是家长。”

“瞅瞅你,一点儿幽默细菌都没有,人家说的内是以家长身份来送考!”

……

王璞也很是惊讶:“啊?家长?”

胡中玥解释道:“对,我发小离家太远,父母不方便过来,只能由我充当一下家长了!”

旁边之前据理力争的大爷得意了:“你们听听,我说的没错吧!人家就是一比喻,看看你你们这些人,总想在完美的人身上抠出一点儿瑕疵,好找点儿平衡,龌龊不龌龊!”

……

王璞:“原来如此!那你这位临时家长,有什么想对其他家长说的吗?”

胡中玥想了一下,说道:“就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吧!鸡娃不如鸡自己!榜样的力量很强大!”

王璞还是第一次听说“鸡娃”这个词,好奇地问:“鸡娃是激励孩子吗?”

胡中玥笑着点头:“对,为了让娃学习,不停地给娃打鸡血。其实这种做法不太科学,学习一定是要有内驱力的,外部奖励只有瞬时效果。我希望家长,不要把自己没做到事都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个体,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孩子如果优秀就上交国家,孩子如果平凡就承欢膝下。”

那大爷又夸上了:“这话说的真好,优秀就上交国家,平凡就承欢膝下,全都上交国家了,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太太谁照顾呢?真应该叫我那儿子、媳妇过来听听,见天儿的辅导作业就开始唧唧歪歪,没个消停,自己先做好了吧!”

胡中玥很想给那大爷点个赞,瞧瞧人家这觉悟!

王璞也被她这番话震撼到了,忍不住鼓掌:“说得太好了!你爸妈是这样的父母吗?”

胡中玥道:“是的!十几年前,我爸爸只是一名中师生,在一个贫困县城教中学,但现在,他已经拿到了研究生毕业证,在我身后的这所学校当老师。我妈妈也是一样,不断要求自己进步。父母的自律是会带动孩子的!”

王璞道:“果然好花开一树,我以后也要向你父母学习。最后,你想对正在考场里的发小说点什么吗?”

胡中玥正色道:“别怕,我在!”

王璞:“哇,好酷!如果我是你的朋友,我现在完全无所畏惧。谢谢胡同学接受采访,祝你的朋友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胡中玥:“谢谢,借您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