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今日晚上要吃的是菜园子出产的时令蔬菜,聂玉就有些期待,低头看了看手上的手表,心里想着电厂怎么还没派人来。
海泉中学过于老旧,前几日有几间办公室的电路出现了问题,聂玉因为没课学校的领导让她帮忙对接一下电厂的职工。
聂玉没拒绝,但没想到人家这个点了还没来。
如果晚下班回家,聂家二老肯定会担心。
在不知不觉间,聂玉现在已经会为他人着想了,以前还励志就顾好自己,果然人总是双向的,对你好的人,往往无法忽视,还是像她这般缺爱的人。
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聂玉自己就会想,当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如果早认亲,是不是会有不同的人生。
但这话她从来不开口,可聂老太太仿佛能看穿自己一般,偶尔两人说话聊天的时候,她总会说人的命数有时候就是那么神奇,可能就是要经历那些。
每一段路上发生的事情,都是收获、也是历练,然后才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不得不说,聂老太太是个很有学识的人,聂玉很喜欢跟她聊天。
聂老是个正儿八经退休的军官形象,说话嗓门不受控制的大,但对她很轻声细语,熟悉后就放开了原来的样子,别说,聂玉还是更喜欢他原来的样子,给她的感觉很亲切。
“你好!”
聂玉正在出神的时候,突然有人在身旁出声,聂玉吓了一跳,本能后退,视线看向出声的方向,是穿着电厂工作服的人,来了三人,带头的瞧着跟她差不多年纪。
“你,你们好,抱歉,我刚刚走神了。”聂玉笑着打招呼,“我是聂玉,负责领你们去看需要维修的地方。”
聂玉今日穿了一件蓝色的衬衫,一条白色的裤子,脚上一双黑色皮鞋,头发一丝不苟的挽在脑后,但蓬松的浓密黑发,显得颅顶很高,整个人瞧着年轻不少。
“聂老师你好,我是任文涛,今日是来看线路的,海泉中学的电路会进行重新规划。”任文涛回道,“是高校长让我来的。”
聂玉有些诧异,“高校长说线路要重新规划,这个我不太清楚,我是教导主任让我给你们指一下哪些地方的线路出了问题。”
“任工来了。”局面有些不好发展的时候,高校长来了。
高校长跟任文涛握了手,给他介绍了聂玉,然后给聂玉介绍了任文涛,再就是让聂玉陪同任文涛把学校的每一个房间都逛一逛。
要把学校全部都看完,聂玉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注定要晚了,那就慢慢来吧,就是家里……
“聂老师不用担心,我回去的时候会顺便跟聂老他们打招呼的,等结束的时候,我让任工亲自送你到家。”高校长笑吟吟道。
任文涛面上不显,但心底叹了口气,他这位犹如朋友的长辈又要给自己牵红线了,如果不是高校长坚持,这种活都不需要任文涛亲自出面。
聂玉愣了愣,然后点了点头,之后就是认真的领着人到处看。
任文涛因为知道高校长的心思,所以知道这次安排,可见聂玉的模样,就知道高校长是让自己先看,根本没跟人聂老师说。
不过因为不知情,任文涛现在看到的是日常真实一面的聂玉,说话带着得体的笑容,属于比较公式化,但说话和缓轻柔,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任文涛不明白,这么和善温和的女子怎么会离婚?怎么会那么坚决的靠着自己报复?怎么这么坚韧?
“麻烦聂老师了。”任文涛看了聂玉好几眼,聂玉不是没有感受到,但她看过去的时候,对方一声有礼的话,让她什么都说不出来,人家可能就是这样的性子。
之后任文涛就是非常认真的工作,绘制简图,规划布线……
聂玉看着任文涛非常简单点 就在纸上勾勒出轮廓、形状,距离都是一清二楚。
等整个学校的线路全部规划好后,聂玉不得不正视任文涛,这是个非常有能力的,瞧着绘画跟个艺术家一般,但人家却是工科男。
听那两人来打下手的,对任文涛十分恭敬的模样,她还偷偷听了些,毕竟人总是或多或少会对自己没涉足的领域感兴趣。
但整个看下来,加上规划,足足花了三个小时。
对于干活来说,是高效率了,但对于没吃晚饭的人来说,时间真的很长。
此时聂家,在家的四人已经吃好饭了,聂老太太有些歉意,没想到这么巧,今日聂玉竟然要晚下班,叶暮和程红苗足足在家待了很久。
程红苗还饭后回去了一趟喂奶,现在又赶了过来,聂老太太一个劲的让程红苗吃水果、喝茶,真是太抱歉了。
这边终于结束了,电厂另外两个职工已经回去了,任文涛要送聂玉回家,但在走出校门,看到国营饭店的时候,任文涛提了一下,要不要先去吃个晚饭。
聂玉是真饿了,觉得这位任工应该也是,对方或许还顾及高校长的面子,所以聂玉没有拒绝,道了谢后两人进了国营饭店。
“聂老师有什么忌口吗?”任文涛点菜前先问了聂玉的喜好。
聂玉觉得这位任工真的是个绅士的人,笑着说了自己不太爱吃甜的。
不爱吃甜的,任文涛听到的时候不知道为何,有些伤感,“女同志不都爱吃点甜的吗?”
聂玉没想到对方会须根问底,这跟绅士又有些不相符,但她还是回答了,“就突然有一天不太喜欢了,都说女人善变,可能我就是这样的人吧。”
任文涛眉头微微皱起,“我觉得善变是个褒义词,我有个女儿,所以我觉得女孩子就该娇宠着。”
聂玉一听任文涛说起自己女儿,她就顺着对方的话问了几句。
“你女儿多大了?”
说起女儿,任文涛笑了,“是初中生,刚好是聂老师现在带的初三届,不过她在四中念。”
聂玉笑着夸赞,“四中可是很好的学校,你女儿读书一定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