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它的平和 > 第2025章 年8月8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张每天早上六点四十准会站在巷口那棵老槐树下等302路公交,这个习惯他保持了十五年。不是因为多喜欢挤公交,主要是骑自行车得绕三个路口,电动车又总担心电池被偷,地铁呢,离小区太远,走路得十五分钟,他总说那十五分钟够他在公交上打个盹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图个省心,生活里能固定下来的事不多,这趟公交算是少数能抓得住的东西。

今年春天来得晚,都三月中旬了,早上还是凉飕飕的。老张把羽绒服拉链往上提了提,盯着手腕上那块磨得发亮的电子表,秒针咔嗒咔嗒往前走,跟他心里的节奏正好对上。他知道再过两分钟,302路就会从街那头拐过来,车头的灯在晨雾里晕开一片黄,司机王师傅会按两声喇叭,像是跟老乘客打招呼。王师傅去年退休了,现在的司机是个年轻小伙,喇叭按得没那么有章法,但老张还是听着顺耳,毕竟这趟车的路线没变,站台没变,连他常坐的后排靠窗位置也总空着,像是专门留给他的。

今天有点不一样。六点四十二了,公交还没来。老张皱了皱眉,掏出手机看时间,屏幕上跳出一条推送,说前方路口水管爆裂,302路临时改道。他愣了愣,这还是头一回遇上。巷口除了他,还有个拎着菜篮子的老太太,也在踮脚张望,嘴里念叨着:“这咋回事啊,平时这会儿早该到了。”

老张没说话,心里却有点不自在。就像一盘下得顺顺当当的棋,突然被人抽走了棋盘,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他转身想往回走,琢磨着要么骑共享单车,要么干脆打车,可脚刚抬起来,又停住了。巷口斜对面新开了家早点铺,橘黄色的招牌在晨光里亮得很,之前他从没去过,总觉得不如常去的那家豆浆摊实惠。这会儿闲着也是闲着,他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

铺子里人不多,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正在擦桌子,见他进来,抬头笑了笑:“叔,您要点啥?我们家刚出锅的糖油饼,还有现磨的豆汁儿。” 姑娘说话带点怯生生的口音,不像本地姑娘。老张瞅了瞅玻璃柜里的糖油饼,金黄酥脆,看着就挺香,他平时不爱吃甜的,但今天鬼使神差地点了一个,又要了碗豆腐脑。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咬了一口糖油饼,就听见姑娘跟后厨喊:“爸,再来两个糖油饼!” 后厨应了一声,出来个系着围裙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锅铲,额头上还挂着汗,看见老张,也笑了笑:“刚出锅的,趁热吃。” 老张点点头,心里琢磨着,这父女俩看着挺实在。

正吃着,外面突然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打在玻璃窗上,溅起细小的水花。老张望着窗外,巷子里的老槐树抽出了嫩绿色的新芽,被雨一洗,看着特别精神。他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有好几年没好好看过春天的样子了,每天早上要么匆匆赶公交,要么埋头骑车,眼里只有上班的路,哪有心思看树发芽。

“叔,您是在附近上班吗?” 姑娘端着豆浆走过来,见他望着窗外发呆,随口问了一句。老张回过神,嗯了一声:“就在前面那条街的印刷厂,干了快二十年了。” 姑娘哦了一声,说:“我们家也是刚从老家过来,我爸以前在村里开小卖部,后来村里没生意了,就想着来城里试试,开个早点铺。” 她说着,眼神有点黯淡,“就是这生意不太好,总怕干不下去。”

老张没接话,又咬了口糖油饼。其实他也有类似的担心,印刷厂这几年效益越来越差,机器老得叮当响,订单也一年比一年少,领导开会总说要裁员,他心里也没底。以前总觉得,干到退休没问题,现在却觉得,说不定哪天就干不下去了。

雨越下越大,老张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七点半了,就算现在出发,上班也得迟到。他叹了口气,想着反正都迟到了,不如慢慢吃。正想着,手机响了,是车间主任打来的,他心里一紧,以为要挨骂,赶紧接了。

“老张啊,你今天不用过来了,” 主任的声音听起来挺急,“厂里那台老印刷机今早突然坏了,维修师傅说最少得修三天,这三天都放假,你在家歇着吧。” 老张愣住了,手里的糖油饼差点掉在桌上。他干了二十年,还是头一回遇上机器坏得这么突然,而且一放就是三天假。挂了电话,他半天没缓过神,有点懵,又有点说不出的轻松。

姑娘见他脸色不对,关切地问:“叔,咋了?出啥事儿了?” 老张摇摇头,笑了笑:“没事,厂里机器坏了,放假三天。” 姑娘眼睛一亮:“那不是挺好的吗?正好歇歇。” 老张也觉得挺巧,要是今天公交没改道,他肯定按时到了厂里,说不定正跟其他人一起围着坏机器发愁呢,哪能像现在这样,坐在早点铺里看雨,吃着热乎乎的糖油饼。

雨停的时候,老张结了账,姑娘死活少收了五毛钱,说:“叔,您是我们家的老顾客了,下次再来啊。” 老张笑了笑,说一定来。走出早点铺,空气里都是湿乎乎的青草味,他没直接回家,而是沿着巷子慢慢往前走。平时这条路上满是行色匆匆的人,今天却格外清净,只有几个小孩在水坑里踩来踩去,笑得咯咯响。

走到巷子尽头,他看见以前常去的那家豆浆摊还在,摊主老李正蹲在地上抽烟,见了他,招手喊:“老张,今天咋没见你?302路改道了,你知道不?” 老张走过去,蹲在他旁边,说:“知道,我在对面那家吃的,还不错。” 老李撇撇嘴:“那新来的能有啥好?贵不说,量还小。” 老张没反驳,只是笑了笑,他知道老李是怕生意被抢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老李说他儿子今年要结婚,彩礼还差几万块,正愁呢。老张想起自己女儿,去年刚考上大学,学费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叹口气,说:“都不容易。” 正说着,老李的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嗯嗯啊啊说了几句,挂了电话,突然拍了下大腿:“嘿,刚才我侄子打电话,说他工地需要人搬砖,一天给三百,管午饭,问我去不去。” 老李眼睛发亮,“我这摊儿中午就收了,正好能去干几个小时,这不就能多挣点了吗?”

老张看着老李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替他高兴。以前总觉得老李守着个豆浆摊,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还能有别的活计。他突然觉得,生活这东西,就像刚才那场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你以为路都堵死了,说不定旁边就有条新道。

那天下午,老张没回家,而是去了公园。他有多少年没去过公园了?好像还是女儿小时候带她去过,后来女儿长大了,他也忙,就再也没去过。公园里人不少,有放风筝的,有打太极的,还有几个老太太在跳广场舞,音乐声震天响。他找了个长椅坐下,看着一个老爷子在湖边钓鱼,鱼竿一动也不动,老爷子却坐得稳稳的,手里端着个保温杯,时不时喝一口,一脸悠闲。

老张突然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喜欢钓鱼,那时候住的地方后面有条河,一到周末就扛着鱼竿去钓一下午,哪怕钓不上来几条,也觉得舒坦。后来换了工作,搬了家,鱼竿就被扔在储藏室的角落里,蒙上了一层灰。他甚至记不清最后一次钓鱼是啥时候了。

正想着,手机又响了,是女儿打来的。“爸,我们学校下周有个摄影比赛,我想拍一组关于老手艺的照片,你知道哪儿有吗?” 女儿的声音雀跃又期待。老张想了想,印刷厂旁边有条老街,以前有个修钢笔的老爷子,还有个扎纸人的老太太,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我明天去看看,要是还在,就告诉你。” 他说。女儿高兴地挂了电话,老张心里也暖暖的,平时跟女儿打电话,无非是问钱够不够花,学习忙不忙,很少说这些新鲜事。

第二天一早,老张没睡懒觉,穿上运动鞋,打算去老街走走。以前上班路过无数次,却从没好好逛过。老街不长,两旁都是青砖灰瓦的老房子,墙头上长满了青苔。修钢笔的老爷子果然还在,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个小镊子,正小心翼翼地修一支旧钢笔。老张走过去,蹲在旁边看,老爷子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随便看,不买也没事。”

老张笑了笑:“大爷,您这手艺,现在很少见了吧?” 老爷子叹口气:“是啊,现在谁还修钢笔啊,都用智能手机了。我这就是打发时间,有时候碰上老主顾,拿来支几十年前的钢笔,修好了,心里也舒坦。” 老张想起自己小时候,第一支钢笔是父亲给买的,英雄牌的,摔了好几次,都是拿去修钢笔的摊上修好的,那时候觉得,钢笔修好了,就跟新的一样珍贵。

从老爷子那儿往前走,没看见扎纸人的老太太,倒是看见一家新开的咖啡馆,门口摆着几盆多肉植物,看着挺雅致。老张犹豫了一下,走了进去。里面光线很暗,放着轻柔的音乐,几个年轻人坐在里面,对着电脑敲敲打打。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服务员过来问他要点啥,他想了半天,说:“来杯最便宜的吧。”

咖啡上来的时候,他闻着有点苦,加了两包糖,还是觉得不习惯。正抿着,看见墙上贴着几张照片,都是老街的样子,有修钢笔的老爷子,有晒太阳的猫,还有墙角的花。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字:“时光很慢,故事很长。” 老张突然觉得,女儿要拍的老手艺,或许不只是修钢笔、扎纸人,还有这些藏在时光里的故事。

他掏出手机,给那些照片拍了照,又走到门口,给修钢笔的老爷子拍了一张,老爷子乐呵呵地配合着。走的时候,他看见咖啡馆的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给多肉浇水,老张走过去,跟他聊了几句,年轻人说他以前在大城市上班,总觉得心里慌,后来偶然来了这条老街,就不想走了,开了这家咖啡馆,不为挣钱,就为图个踏实。

老张想起自己,每天上班下班,像个陀螺一样转,从没停下来想过,自己到底图个啥。印刷厂的机器坏了,他本该着急,可这两天下来,他却觉得心里挺敞亮。就像那台老机器,转了几十年,也该歇歇了,说不定修好了,还能转得更带劲。

第三天下午,老张接到车间主任的电话,说机器修好了,明天正常上班。他嗯了一声,心里有点不舍,又有点期待。挂了电话,他去储藏室翻出了那根旧鱼竿,擦了擦上面的灰,还能用。他决定,周末带女儿去河边钓鱼,顺便拍她要的照片。

第二天早上,老张还是六点四十站在巷口等302路公交,车准时来了,年轻的司机冲他笑了笑,他也回了个笑。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他看着窗外,巷口的老槐树又绿了些,早点铺的橘黄色招牌在晨光里闪着,姑娘正在门口摆桌子,看见公交经过,还挥了挥手。

车到站的时候,老张下车,没像往常一样直奔车间,而是先去了对面的早点铺,买了两个糖油饼,跟姑娘说:“给我打包,带到厂里吃。” 姑娘笑着给他装袋,说:“叔,您慢走。” 他提着糖油饼往厂里走,心里想着,今天上班,说不定能跟同事聊聊那条老街,聊聊那个修钢笔的老爷子,还有那家咖啡馆的年轻人。

进了车间,机器果然在轰隆隆地转着,比以前听起来好像更有力气了。同事们见了他,都说:“老张,这几天歇得咋样?” 老张笑了笑,举起手里的糖油饼:“挺好,还发现了个好吃的早点铺。” 大家都笑了起来,车间里的气氛好像比以前轻松了不少。

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张拿出手机,给女儿发了几张照片,说:“这周末带你去拍老手艺,还有好看的风景。” 女儿很快回了个笑脸,说:“好啊爸,我还想尝尝你说的糖油饼。” 老张看着手机,心里甜甜的。

他突然明白,生活这东西,就像302路公交,有时候会改道,有时候会晚点,你以为计划好的一切都乱了套,其实说不定拐个弯,就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就像那场突然的雨,让他吃到了好吃的糖油饼;就像那台坏了的机器,让他逛了老街,找到了小时候的回忆;就像那些不期而遇的人和事,让平淡的日子里多了些惊喜。

以前总怕生活变,觉得安稳最重要,现在才知道,那些不确定的小意外,就像春天里的新芽,看着不起眼,却藏着勃勃生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上什么,这才有盼头,不是吗?就像老张手里的糖油饼,热乎乎的,咬一口,又香又甜,心里踏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