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默,今年二十八岁,在这座南方城市待了六年,做着一份不算喜欢也不算讨厌的设计工作。每天的生活就像设定好的程序,七点半被闹钟叫醒,挤四十分钟地铁到公司,对着电脑屏幕敲敲打打八个小时,晚上要么加班到深夜,要么回到租来的三十平米小窝,点一份外卖,窝在沙发上刷手机到眼皮打架。我总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玻璃罩里的苍蝇,看得见外面的光,却怎么也飞不出去,世界在我眼里,就是地铁里拥挤的人群、写字楼里冰冷的灯光,还有出租屋窗外那片被高楼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三年前和林溪分手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我把自己裹在一层厚厚的壳里,不怎么和朋友联系,也拒绝了所有相亲,总觉得这辈子大概就这样了,按部就班地工作、赚钱、买房、结婚,然后在日复一日的重复里慢慢老去。
那天加班到凌晨一点,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电脑屏幕上的设计图改了第八版,客户还是不满意,我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线条,突然觉得一阵窒息。起身去茶水间接水,路过窗边的时候,无意间瞥见楼下的路灯,昏黄的光线下,有个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员正急匆匆地赶路,车筐里的餐盒摇摇欲坠。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林溪以前常说的话,她说陈默,你别总把自己关在笼子里,多出门走走,你会发现这世界比你想象中宽阔多了。那时候我总笑她矫情,觉得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走走”,赚钱养家才是正经事。可现在,看着窗外寂静的街道,看着远处模糊的城市轮廓,我突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冲动,我想离开这里,去看看林溪说的那个宽阔的世界。
第二天一早,我递交了辞职信,部门经理一脸错愕,问我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我说没有,就是想给自己放个假。其实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不想再待在这个让我喘不过气的城市。收拾东西的时候,我从抽屉最底层翻出了一张照片,那是六年前我和林溪在大学毕业旅行时拍的,照片里的我们站在一座古镇的石桥上,背后是青瓦白墙和潺潺流水,林溪穿着白色的连衣裙,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我搂着她的肩膀,脸上是藏不住的青涩和欢喜。照片的背面,林溪用娟秀的字迹写着:陈默,愿我们永远眼里有光,心中有海。那时候我们以为未来会像这古镇的风景一样美好,可现实却给了我们狠狠一击。毕业之后,我想留在这里打拼,林溪却想回到她的家乡,一个靠近海边的小城,她说那里的生活节奏慢,有她熟悉的亲人朋友,还有看不完的大海。我们为此吵了无数次,从一开始的耐心沟通到后来的恶语相向,最后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傍晚,林溪拖着行李箱对我说,陈默,我们都没错,只是想要的世界不一样。那之后,我们就断了联系,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里,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填补心里的空缺,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只是在自欺欺人。
我决定去照片里的那个古镇,不为别的,就想看看六年前我们没看完的风景。我没有做任何攻略,买了一张最早出发的火车票,背着一个简单的背包就出发了。火车缓缓驶出城市,窗外的风景渐渐从高楼大厦变成了低矮的房屋和成片的田野,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突然觉得前所未有的放松。这几年,我总是行色匆匆,从来没有静下心来看看身边的风景,原来离开钢筋水泥的城市,天空可以这么蓝,云朵可以这么白,连空气里都带着青草的清香。
火车上,我旁边坐着一对老夫妻,看起来六十多岁的样子,大爷穿着一件灰色的夹克,大娘穿着碎花衬衫,两人手里都拿着一个保温杯,时不时互相递水喝。大爷话不多,却总是默默帮大娘整理头发,大娘则絮絮叨叨地跟大爷说着什么,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我忍不住多看了他们几眼,大娘注意到我的目光,笑着跟我打招呼:“小伙子,一个人出门啊?”我点点头:“嗯,阿姨,去古镇走走。”大娘说:“我们也是,趁着身体还行,多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大爷补充道:“年轻的时候忙着工作养家,没时间出门,现在退休了,就想带着她到处转转,弥补弥补以前的遗憾。”大娘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说这些干啥,现在也不晚。”我看着他们相视一笑的样子,心里突然有点酸涩,想起了我和林溪,我们曾经也约定过,等攒够了钱,就一起去环游世界,可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大概四个小时后,火车到达了目的地,这是一个不大的县城,出了火车站,我打车前往古镇。车子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驶,两边是连绵的青山和清澈的溪流,偶尔能看到几户人家散落在山脚下,炊烟袅袅,充满了烟火气。二十分钟后,古镇到了,司机师傅告诉我,古镇不需要门票,沿着青石板路一直走就能进去。我付了钱,背着背包走进了古镇,刚一进去,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是白墙黛瓦的古建筑,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随风摇曳。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上有一座座石桥,桥上有行人驻足拍照,河里有小船缓缓划过,船夫戴着斗笠,唱着不知名的民谣,声音悠扬婉转。
我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着,没有目的地,只是随意闲逛。古镇里人不算多,没有城市里的喧嚣,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和商贩的吆喝声。路边有很多小店,卖着当地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我走进一家卖桂花糕的小店,老板娘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热情地招呼我:“小伙子,尝尝我们家的桂花糕,刚做出来的,甜而不腻。”我买了一块,咬了一口,桂花的香气在嘴里弥漫开来,确实很好吃。阿姨跟我聊起天来,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南方的一座大城市来。阿姨说:“大城市好啊,机会多,不像我们这里,小地方。”我笑着说:“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安静、舒服。”阿姨点点头:“是啊,我们这里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过得踏实。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不过每年都会回来看看,毕竟根在这里。”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六年前和林溪拍照的那座石桥上,桥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旁边多了一个小小的观景台。我站在桥上,看着桥下潺潺的流水,仿佛又看到了六年前的我们,林溪笑着让我帮她拍照,我故意逗她,把她拍得很丑,她追着我打,笑声回荡在整个古镇。那时候的我们,多好啊,眼里只有彼此,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可现在,物是人非,我掏出手机,想拍一张照片,却发现手机里没有一张关于这里的照片,六年前的照片,还躺在我出租屋的抽屉里。我拿出手机,对着桥下的流水拍了一张,照片里的风景依旧很美,可我的心里,却空落落的。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古镇里的红灯笼都亮了起来,灯光倒映在河里,波光粼粼,别有一番韵味。我找了一家临河的民宿住了下来,民宿的老板是个年轻人,大概三十岁左右,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看起来很随性。他告诉我,他以前也是在大城市工作的,做互联网行业,每天加班到深夜,后来因为身体吃不消,就辞职回到了家乡,开了这家民宿。我问他:“不后悔吗?大城市的机会比这里多很多。”他笑了笑:“后悔过一阵子,毕竟放弃了那么多年的积累。但现在不后悔了,在这里,我每天能看到日出日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能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聊天,这种日子,是在大城市里永远得不到的。”他给我泡了一杯茶,继续说道:“其实很多人都像你一样,被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觉得生活就该是朝九晚五、养家糊口,可其实,生活有很多种可能,关键在于你敢不敢迈出那一步。”
那天晚上,我和民宿老板聊了很久,他跟我讲了很多他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讲他如何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释然。我也跟他说了我和林溪的故事,说了我这些年的压抑和困惑。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总要向前看。你出来走走是对的,等你看过更多的风景,遇到更多的人,就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其实都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
第二天一早,我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了,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处的青山被薄雾笼罩着,像一幅水墨画。我洗漱完毕,在古镇里找了一家早餐店,点了一碗当地的特色米粉,味道很不错。吃完早餐,我继续在古镇里闲逛,遇到了一位正在画速写的老人,老人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拿着一支画笔,在画纸上认真地描绘着古镇的风景。我站在老人旁边看了很久,老人注意到我,笑着说:“小伙子,喜欢画画吗?”我摇摇头:“不怎么会,就是觉得您画得真好。”老人说:“我退休前是美术老师,退休后就喜欢到处走走,把看到的风景画下来。你看,这古镇多美啊,每一处风景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条街道都藏着岁月的痕迹。”老人顿了顿,继续说道:“年轻人,别总把自己困在一个地方,多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你的眼界会变得开阔,心态也会不一样。”
我坐在老人旁边,看着他一笔一划地画着,心里突然豁然开朗。是啊,这些年,我一直把自己困在过去的回忆里,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以为生活就只有眼前的苟且,却忘了还有诗和远方。我想起了林溪,想起了我们曾经的约定,虽然我们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她曾经说过的话,却一直刻在我的心里。也许,我们真的只是想要的世界不一样,她喜欢海边的宁静,我向往城市的繁华,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
在古镇待了三天,我每天都早早起床,沿着青石板路散步,看日出,看日落,和当地人聊天,听他们讲古镇的故事。我发现,这里的人们都很淳朴善良,他们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没有城市里的尔虞我诈,没有无休止的加班和压力。在这里,我第一次觉得,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简单,这么美好。
离开古镇的那天,我没有像来时那样匆忙,而是慢慢走着,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充满回忆的古镇。火车缓缓驶出县城,我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平静而坦然。我知道,这次旅行并没有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回到城市之后,我依然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依然要为了生计奔波。但我心态不一样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和迷茫,我知道,世界很大,生活有很多种可能,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也不必纠结于过去的遗憾。
回到城市之后,我没有立刻找工作,而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了很多以前想去却一直没去的地方。我去了海边,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听着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心里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我去了草原,骑着马在草原上奔驰,感受着风的自由,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一只挣脱了束缚的小鸟;我还去了很多小众的城市,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
在海边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林溪,她曾经那么喜欢大海。我拿出手机,翻遍了通讯录,终于找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我犹豫了很久,还是拨通了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那边传来了林溪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陈默?”我深吸一口气,轻声说:“林溪,好久不见,你还好吗?”她沉默了一下,说:“我挺好的,你呢?”我们聊了很久,聊这些年的经历,聊各自的生活,没有指责,没有抱怨,只有平静的问候和祝福。最后,林溪说:“陈默,我听说你辞职旅行了,挺好的,我就知道你总有一天会想通的。”我笑着说:“是啊,多出门走走才知道,这世界比想象中宽阔多了。”
挂了电话,我站在海边,看着夕阳慢慢沉入海平面,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我知道,我和林溪之间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人生就失去了色彩。相反,通过这次旅行,我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接受了世界的广阔,也学会了与过去的遗憾和解。
后来,我找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虽然薪水没有以前高,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开始主动和朋友联系,周末会约上他们一起去爬山、露营、看电影;我也开始尝试新的事物,学习做饭、健身、摄影,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不再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学会了拥抱这个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爬山,站在山顶上,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和脚下繁华的城市,朋友感慨道:“真没想到,原来我们生活的城市这么美。”我笑着说:“不是城市变美了,是我们的眼界变宽了。”是啊,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枯燥乏味,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困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愿意走出去看看。其实,这世界很大,有看不完的风景,有遇不完的人,有做不完的事,只要我们愿意迈出那一步,就能发现生活的无限可能。
现在的我,依然会偶尔想起林溪,想起六年前的那个古镇,但心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酸涩和遗憾,只剩下淡淡的释然和祝福。我知道,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多出门走走吧,去看看这个广阔的世界,去感受不同的生活,你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去的坎,那些耿耿于怀的遗憾,在时间的长河里,在广阔的世界面前,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尘埃。而我们,也会在一次次的旅行中,慢慢长大,慢慢释然,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愿我们都能眼里有光,心中有海,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拥抱这个更广阔的天地。因为只有走出去,你才会知道,这世界,远比你想象中更精彩,更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