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 第372章 温侯动怒,皇甫郦舌如利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2章 温侯动怒,皇甫郦舌如利刃

袁谭之死,牵一发而动全身,天下诸侯皆为之侧目。

最先行动的,是离得近的泰山太守于禁。于禁得到许攸300里加急传讯,立即从泰山出兵三万,进入济南国。

由于许攸提前通知了济南国的守军,于禁不费一兵一卒,便占据了济南国的治所历城,并收编了历城的一万守军。

与此同时,于禁又三百里加急,传讯给许昌的曹操。

曹操接到于禁的书信之后,立即下令曹仁和乐进率军三万赶往平原郡。

随后,又急召谋士们议事。

期间,司马懿向曹操献计道:

“可拜袁尚为青州牧,令袁尚为其兄长带孝,前往收编袁谭旧部。”

“此计甚妙!”

曹操大加赞赏。

遂让人向天子请旨,拜袁尚为青州牧,与蒋奇、荀谌昼夜前往青州,主持青州大局。”

荀彧则向曹操献计道:“吕布性情反覆,虽将女儿嫁与王通,却也不愿将徐州交给王通。吕玲绮虽是独女,但吕布年岁才刚39岁,仍有生下儿子的可能。

丞相若是多送些美貌女子给吕布,再派太医给吕布调制生子药方,或可离间吕布。若是能稳住吕布,我军夺取青州就会多一份胜算。”

曹操觉得有理。

遂派皇甫郦去宫中挑选十名宫女,并带着三名太医前往徐州拜会吕布。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南边的刘表不要捣乱,又派出使者带着圣旨出使襄阳,将封刘表的儿子刘琦、刘琮全都封为列侯。

这一番手段。

足见曹操的老辣和果断。

然而,就在此时,忽见校事府都尉飞跑着来报:“禀报丞相,王通亲率十万大军,自邺城向南,不日便将抵达黎阳!”

曹操大惊。

实在是因为黎阳这个地方太重要了。黄河在兖州境内,河道长度超过1500多里,却仅有三处可以渡河。而在对岸有守军的情况下,实际上只有两处可以渡河。

这两处渡口都在黎阳境内,分别是延津和白马津,两处渡口之间只相距三十余里。

而且,古黄河在流经延津和白马津时,实际上是被许多沙洲分开成了十几条水道,整体看起来呈一个梭子形。使得河床变得很宽,河水也变得很浅。

在白马和延津渡河之时,可以跨过较窄的水道,登上河中的沙洲,再渡过下一个水道,登上下一个沙洲。宽大的河道,遇上枯水季节,水深不及腰,匹马可渡。

而黎阳的对岸没多远,便是整个兖州最重要的地区——陈留郡(今开封市)。

如果王通十万大军从这里渡河并攻下陈留,便可凭借骑兵的优势,将整个兖州搅成一锅粥。甚至,可以派一支轻骑,直逼许昌城下。

(备注:也正因为如此,原本时空中袁绍才会选择在这里渡河与曹操决战。)

……

听了满宠的禀报之后,曹操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问道:“尔等说,本相该如何应对?”

陈群道:“我们与王通刚签订三年不战的合约,王通应该不会主动毁约吧,我看多半是虚张声势。”

“这可难说。”

司马懿道:“属下也认为王通是虚张声势,其真实的用意在于牵制我军兵力,以利于他夺取青州。

但是,我们却不得不用重兵去驻防延津、白马津和官渡。如果我们不派出重兵防守,王通必会化虚为实,攻打兖州。

至于“三年开战冷静期”的合约,实际上在袁谭死后,就自动失效了。王通和我军都会去争夺青州,双方在青州发生军事冲突是不可避免之事。

当然,我们有天子在手,可由天子任命袁尚为青州牧,从而将毁约的责任推给王通。”

曹操闻言,深以为然。

但是,在兖州最大的一支军队,就是曹仁和乐进的三万人马。为了尽快加强白马津和延津的防御,曹操不得不下令曹仁停止进入平原郡,快速回军增援白马津和延津。

与此同时,原本计划调入青州的其它军队,也中途改道前往官渡。不仅如此,曹操还不得不亲率数万大军,昼夜兼程向官渡进发。

至此,王通成功地用五万人马外加数万民夫,牵制了十万曹军主力。

……

再说徐州吕布,在曹操退到彭城之后,吕布轻松地接收了下邳和广陵两郡,然而,这两郡的百姓,除了躲进山中的,几乎全都被曹操强行迁到关中去了。

气得吕布整天骂骂咧咧。

想去收回彭城,但彭城有曹洪带五万人马驻守。

吕布在与曹操的近两年的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军队,现在并没有多少兵力用于进攻,只好暂回郯城。想要招兵买马,扩充军力之后,再收回彭城。

就在此时,魏续来报:“禀报温侯,朝廷的使者到了。”

“不见!”

吕布心中有气,怒气冲冲地说道:“将使者赶出城去!”

魏续闻言,并没有离开。

而是接着说道:“使者说,要与温侯讨论归还彭城之事。”

吕布听说要讨论归回彭城,这才让亲兵去将使者带来堂上相见。

……

没多久,皇甫郦就在亲兵的带领下来到了州牧府。

见面之后,皇甫郦就对吕布深施一礼道:“此前丞相与温侯开战,实属误会!”

“误会个毛线!”

未待吕布开口,一旁的陈宫就厉声斥道:“杀我徐州数十万百姓,强迁百万徐州百姓入关中,岂是区区误会二字可以化解。”

“这都是朝有奸臣啊!”

皇甫郦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朝廷之中,亦不乏袁氏门生故吏。

此前温侯出兵攻打袁术之时,朝中有袁术党羽董承、种辑、吴硕、王子服、吴子兰、吉平等六人结成一伙,暗称“六人盟”。

“六人盟”为助袁术,向天子屡进谗言,说温侯故意怠战,养寇自重,心存反意。又到处散布流言,说温侯欲嫁女给袁术长子,求为太子妃。

天子受到奸臣蒙蔽,故令丞相出兵。皇命难违,丞相迫不得已,只好接下天子圣旨,攻打徐州。

然而,董承等人其实连丞相也不放过,竟然从天子处求得衣带血诏,欲谋害丞相。幸得丞相福厚,才挫败了六人盟的阴谋。”

吕布自然不会相信这些话。

而是问道:“彭城之事如何?”

“自当归还温侯!”

皇甫郦道:“这原本就是一场误会,本使此来,就是受丞相之命,来请温侯去接受彭城,只是……”

“只是如何?”

“只是心中有个疑问。”

“直说便是。”

“多谢温侯!”

皇甫郦向吕布抱拳行了一礼,又接着说道:

“本使听说温侯的女婿王通,医术堪比神医。此前,曾为公孙瓒看诊,并为之特制一副“生子良方”。

已届知命之年的公孙瓒在用了王通的药方之后,遍地下种,广种薄收,如今不过三年时间,又生下了二子一女。

温侯正值春秋鼎盛,龙精虎猛。

但至今却无男丁继承基业,那王通身为温侯女婿,却宁愿将“生子良方”送与公孙瓒一个外人,而不愿送给温侯。

窃以为,王通此举,不惟不孝,而是想吃绝户,图谋温侯的……徐州。”

吕布闻言,脸色大变!

……